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述网络伦理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积极意义

浅述网络伦理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积极意义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01

浅述网络伦理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积极意义

"

论文关键词:网络伦理 大学生 伦理道德

论文摘要: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利用网络学习、工作、购物、交友等等,网络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发展确实起到了积极因素。它为大学生打开了更广阔的视野,为大学生接收更先进更完整的信息提供了便捷的管道,改变、调整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模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伦理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网络道德沦丧”、“网络中是否存在伦理道德”、“网络伦理问题”等等各大标题都可以在网络中检索出很多相关的信息。但是也不难发现主流思想都是批判的,揭示网络伦理所存在的问题,那么网络伦理这个新兴名词,它的概念是什么?它的特征是什么?它能否对大学生伦理道德观产生积极的影响呢?

一、网络伦理的概念

网络伦理,它的英文名称是:internet ethics。它在学术文献中的定义有三类:网络伦理是指人们在网络空间中应该遵守的行为道德准则和规范。所谓网络伦理是指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所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总和。网络伦理是指在网络信息活动中被普遍认同的道德观念和应遵守的道德标准。

二、网络伦理的特征

首先网络伦理它是一种高度自主的伦理模式。在网络中人们的行为由自己决定,只有自己能控制自己行为,自己全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种高度自主的伦理模式要求人们具备高度自觉的伦理道德观念。没有细致的条文规定可以做什么,只有约定俗成的可为或不可为。但这种高度自主并不是完全没有规范,只是没有明文规定的条文,网络社会存在着奖惩褒贬。它也是一个有是非观念的社会。因为它本身就是个高度舆论化的社会,一旦你的行为违背了伦理道德线,那么大众的口水会无情地“吞噬”你,使你受到舆论的压力。这样一种高度自主的伦理模式是社会发展到后期的理想伦理道德模式,它要求人们自觉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其次相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伦理道德,网络伦理的内涵更丰富,包含的层次更多元化。因为现实的世界是由不同的地域组成的,具有各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法律,不同的传统,也就是由于这些明文规定,将现实生活的伦理地域化。但是在网络这个无国界的交流平台,伦理道德在一个平台产生,思想观念在向大融合发展。由于网民的跨地域性,网络交流中很多约定俗成的伦理道德融合了各种不同的地域之间的差别。也是由于网络的高度自主的伦理模式,为了避免网络社会的混乱,不同的人们在交流中形成了更加全面的更加和谐的网络伦理。这种网络伦理的形成在网络社会中形成了权威性与主导性,使之引导整个网络社会的主流伦理观念。这种伦理观念体现了更加广泛的人民的意愿、思想和利益。目前,网络伦理中,一些公认的伦理规范正在逐步形成:如协作原则、全民原则、自由原则、互惠原则等等。这些原则正是广泛民意的体现。最后网络伦理是一种自由、平等、充分宣扬个性的伦理模式。“网络社会伦理虽然不等于现实社会伦理,但它亦与现实社会伦理一样,既包涵着值得肯定的价值成分,又不乏某些必须加以否定的价值因素。这就是说,在虚拟的网络社会里的道德伦理并不是虚拟的,而有着确定的价值取向。”与现实的伦理道德相比,它缺少了独断的排他性,因此网络伦理本身就是一种平等的伦理观念。

三、网络伦理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积极意义

网络本身的开放性便捷性决定了它能够加快多种文化传播、融合的速度。而各种文化在传播融合的过程中,网络伦理也在向着多元化、多层次化和兼容性发展。同时网络也为多元化伦理道德的传播提供了快捷的传播方式。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会接收到符号数字化了的多元化文化信息。这些信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伦理道德价值观和政治倾向。其中较为突出的影响包括:

(一)自由与平等意识

网络的核心特征是开放性、自由性。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人们以独立的个体存在,拥有平等的地位,享有平等的权利。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发表自己的看法,检索自己需要的信息,选择自己想做的事,而不受任何人的限制和约束。当然对等的,每个人也都没有权利干涉他人,因此在网络世界的这种规则下,能够培养大学生的自由平等意识。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教育大学生尊重他人的自由与平等的权利。这是伦理主体能动性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民主意识

在网络这个开放性的虚拟社会中,人们的行为不受他人的制约,个人的自由意识得到充分体现的同时,其社会性的民主意识也得到了充分的提炼。尊重人权,按照多数人的意愿作为,在网络世界中多数人的相同意愿占主导地位,成为主流思想。约定俗成地少数服从多数是网络世界的规则,这也影响着网络使用者树立民主意识。

(三)权利与义务意识

网络社会中,人们的付出与收获是可以达到对等的。网络世界中的其中一项规则就是按劳分配。在网络世界中,人们追求的自由与平等,没有人有特权。你要获得到权力就必须付出。但在网络世界中这种付出可以是时间,可以是情感,可以是技术等等。

(四)奉献与共享精神

“网络传播从根本上打破了限制人际交往的时空障碍。‘天涯若比邻’,朋友遍天下。”同时网络也打破了信息共享的限制。网络上的信息不是由网络自身创造产生的,而是由在世界各地的网民上传共享的。网络的资源共享性要求人们有奉献精神。如果每个人都只抱着享受资源的心态而不共享资源,那么网络就不可能成为现今最大的资源库。正是由于人们的奉献精神,把信息从子网络中传输到网络中心,与大家共享,才有我们现在这么便利的网络资源库。奉献精神是网络最核心的价值取向。

网络以其独有的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虚拟性为大学生打开了通往世界的门窗,为伦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补充,同时也加速了伦理学的传播运用。所以本文的观点即坚持网络对于大学生伦理道德发展能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参考文献: [2]刘俊英,刘平.网络伦理难题与传统伦理资源的整合[J].烟台大学学报.2004,17:14~18.

[3]马波,杨妍.当代大学生的网络伦理构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6:53~5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红军战士你们真棒!——《长征》读后感
心灵的登高——读《钢铁是怎样炼成》有感
我们渴望这样的老师——读《漂亮老师与坏小子》有感
假文盲
观《假文盲》有感
永不摧毁的毅力,比钢还硬的坚强——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观《梦想中国》有感
读《张海迪》有感
美丽的呻吟——观《禁毒》有感
争做生活的强者—读《鲁滨孙飘流记》有感
假文盲
读《小抄写员》有感
《青少年法制教育》观后感
感恩
纯真的友谊—读《一只蝴蝶》有感
高级教师申报材料
粮食局上半年粮食工作总结
申报省级文明单位申报材料
2011年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申报材料
2011年市政府工作回顾
市文明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申请报告
汽车售后年终总结
斑羚飞渡读书笔记500字精选五篇
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结
电力局创建全国精神文明单位申报材料
烟草专卖局年度工作总结
大一优秀团支部申报材料
社团先进个人申请书材料
2011年优秀团支部申报资料
教育局2011年工作总结
固有风险评估方法及其改进
注册会计师在鉴定资产损失工作中的潜在风险及对策
拓宽思路积极探索项目绩效审计
会计工作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冲突及对策
企业集团审计的几个重点环节
网络经济时代审计面临的挑战
影响独立审计质量的外部因素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经济责任审计
透视CPA审计的独立性
市场机制下政府审计对象研究
县市应建立乡镇政府审计
论如何完善审计强制措施
论内部审计风险的存在及防范
搞好内部审计之我见
新《企业会计制度》与内部审计
寻梦人的忧伤──徐志摩《再别康桥》
凄美的孤独──《雨巷》的情感特征
寂寞的灵魂 飘忽的情思──戴望舒《雨巷》品读
走过雨巷──怀念戴望舒
“雨巷诗人”的悲情之旅──戴望舒与他的恋人
《再别康桥》的抒情结构
戴望舒的文学道路
康桥再会吧
我用残损的手掌
依依惜别的深情──读《再别康桥》
挥别昨日的梦幻──读徐志摩《再别康桥》
我所知道的康桥
鲜明的意境,流动的画面──《再别康桥》赏析
重读《再别康桥》之我见
追悼志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