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高额奖助学金增大情势下大学生利益观教育途径探讨

浅谈高额奖助学金增大情势下大学生利益观教育途径探讨

"

论文关键词奖助学金 大学生 利益观

论文摘要大学生利益观教育是价值观教育的应有之义。利益观的教育成功将有助于价值观教育的成功。本文认为高额奖助学金的发放为利益观教育提供了决好的契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是一个新的课题。文中从高额奖助学金增大情势下大学生利益观的显现及进行利益观教育的契机、意义、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利益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是人们行为的内驱力。大学生利益观的形成有受社会环境影响的因素,但毕竟这种因素是间接的,是潜移默化的。已连续实施两年的国家加大对高等教育的奖助学金的投入力度的政策极大刺激了广大大学生的利益观显现。广大大学生表现出绝非以往的对自身利益的关注及利益取向。

一、高额奖助学金的增加刺激了大学生的利益观显现

高额奖助学金无疑是将相对较大的经济利益摆在大学生面前,将对大学生的利益观产生不是间接的而是直接的影响。虽然已有著述对大学生的利益观、价值观的探讨颇多,但多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的,即假设出现某种情况应该有一种什么样的价值选择。今昔两年奖助学金的增大投入将较大的、现实的、较易触及经济利益切实摆在大学生面前。当然,不可否认大学生群体的主流是好的,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的利益观表现出某种偏差。面对高额的奖助学金许多同学表现出如下倾向:

一是诚信的缺失。面对利益的诱惑,许多同学不惜开出与其实际情况并不一致的证明,如贫困证明、低保证明等。当然在这方面证明出据机构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还有的同学动辄将祖父母、外祖父母搬出,要么说与其家庭同吃同住,要么说他们重病缠身,治疗花去家中资财;还有的同学动辄就说父亲做生意赔款多少多少万;也有的同学虽然父母下岗,但是父母又双双就业,而且收入不低,但在登记时根本不提。如此种种,反映了面对利益同学的诚信受到挑战,诚信的价值理念不堪一击。这种情况与中华的传统美德不符,与当代大学生的身份更是不吻合。

二是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认识的偏差。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使之具有集体主义观念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社会转型、高等教育转型、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西方思潮不断涌入的多重社会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的确立产生着不良影响。根据有关方面对全国八省市大学生的思想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动力来源,有47.3 %的学生认为“为谋求自己美好生活”,有34.3 %的同学认为“报效国家”。择业标准中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和“服从国家需要”的比例不足10 %,“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却占31.7 %之多。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在自我与社会、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关系上,明显向自我和以个人为本位的方向偏移。这样的偏移在奖助学金评定上表现的非常明显。很多同学都是抱着“应该”、“我要”的想法来争取国家的奖助学金,同学更关心的是“我应该得到但我为什么没有得到”,而不是关心“我为什么应该得到及我应该怎样回报”。就这样,在个人利益面前弱化了集体和国家利益。

三是同学之间的关系的淡漠。“拿了励制志奖学金却要遭遇别人的白眼”这是一名同学发出的呐喊。但是从中至少反映出给白眼的同学对之的嗤之以鼻。大学同学之间相处本来应该学会必要的理解和宽容,但是在我们的工作中却发现同学动辄写匿名信反映某某同学不应该得某奖助学金、某某同学受到老师的偏爱、某某同学并不贫困、某某同学挥霍奖助学金等等。而我们在查实的过程中,却发现写匿名信的同学所言往往失实。因此认为利益观的偏差也影响了同学关系的和谐。

以上仅对高额奖助学金刺激下学生利益观的显现倾向进行了介绍,虽不是主流,但是不可小视。

二、高额奖助学金的增加是对大学生进行利益观教育的绝好契机

当前,大学生更为关注的是个人自身的状态和现实的利益,甚至“理想理想、有利就想”、“一切向钱看”等口号被许多大学生推崇,以往的理想主义人生价值观正在退出主导地位,被注重个人的、追逐金钱的现实主义价值观所取代。这种状况与我们对大学生的未来预期是不相匹配的,对大学生利益观教育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

以往对大学生利益观的教育带有预设性的特点,即在假设某一情境出现时,作为大学生应该表现出的利益取向。这样的教育方法的不足一是实效性弱,二是广度不够。而今昔两年的大额奖助学金将活生生的利益摆在同学们面前,可以使很多的大学生们置身于利益之中谈利益观,是置身于利益之中进行利益观教育而不是置身于利益之外进行利益观教育,抛去了很多虚浮的东西。

因此今年国家奖助学金的投入增大既是考验大学生利益观的一把尺子,又是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利益观教育的一次绝好契机,也将成为大学生正确利益观形成的新起点。

三、高额奖助学金的增加情势下大学生利益教育途径探讨

如何把握契机,增强实效,做好大学生的利益观教育是面对高额奖助学金必须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初步认为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分层次进行利益观教育和引导

利益观的形成需要载体。矛盾(或事件)是形成或纠正利益观偏差的重要载体。因此,抓住奖助学金发放过程中的矛盾就找到了问题解决的突破点。在今昔两年的奖学金评定过程中,暴露出诸多矛盾,一是助学金的比例虽大,但不能惠及所有的贫困生,导致没得到助学金的同学的心理的失衡;二是覆盖非贫困生的奖学金的比例不高,使学习成绩较好,但拿不到奖学金的同学心理的失衡;三是助学金的发放只考虑贫困,而不考虑成绩,因此导致有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心理的失横。以上三种矛盾中的受力主体,利益观取向是有所差别的。因此在把持利益观教育主流导向的基础上对三类学生群体进行分类指导,帮其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或纠正有偏差的利益观是必要和必须的。我们认为,如果大学生有正确的利益观上面所提及的矛盾也将会迎刃而解。

(二)采取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利益观教育方式

在以往的利益观教育中往往重理论、轻实践,重道德说教、轻行为养成。这与当代大学生活跃性格是不相符合的,也很难在大学生中取得成效。因此迎合新形势、适应新要求,探寻利益观教育的新方式是必须要研究的问题。积极探索设计利益观教育的实践模型,如以奖助学金发放为基本素材,组织不同层次的同学座谈、获得奖助学金的同学谈体会,围绕该主题的小品展示,组织受助学生奉献活动,推选优秀奖助学生的典型等。设计实践模型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行动、实践促教育、感知,目的是最大限度提高利益观教育的实效性。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夯实利益观教育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科学性的特征。用这一体系武装学生头脑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大学生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之必需。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意义深远。而利益观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应有之意,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成功无疑将为利益观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利益观是价值观的重要构成部分,从一定程度上讲,有什么样的利益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卓有成效的利益观教育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对国家政策的解读,而且有利于大学生的角色认知,也将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总之,当代大学生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他们能否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将决定着他们在未来社会发展中能否发挥作用、发挥怎样的作用。国家加大奖助学金的投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教育是民生问题”观点的实践体现,如果面对国家的惠生政策,局限于利益之争,则会使国家这一政策的目标大打折扣。

参考文献: [2]韩艳.浅析当代大学生的利益观.焦作大学学报.2007

(1).

[3]孙耀胜. 思想政治工作的物质利益原则探析.河南社会科学.2005

(7) .

[4]赵竹娟. 浅议大学生自我发展需要与利益关系问题.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2).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爱学习的“小问号”
盛子宁的个人简历
爸爸的体重
我们背后的无名英雄――妈妈
我是林黛玉?
冠军
希妹儿的小孩
这就是我
在雨中,飘飞的红丝带
小小的我
46“商场”
我尊敬的一个人
淘气的同桌
殷洪宇
后配额时代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原因探析(1)论文
浅谈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1)论文
对朝贸易与其边境城市的经济发展(1)论文
中小企业集群式国际化战略(1)论文
对中国外汇储备的思考(1)论文
新贸易理论及其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启示(1)论文
关于我国出口货物退(免)增值税(1)论文
国际商务谈判中利益冲突的预防与解决b(1)论文
东亚经济体汇率制度选择的实证分析(1)论文
贸易方式的转变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分析(1)论文
贸易自由化下的日本农业保护政策(1)论文
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述评(1)论文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SWOT分析(1)论文
中西思维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1)论文
联想跨国并购中的融资策略分析(1)论文
五、古代寓言两则(苏教版七年级上)
20 山市
2 走一步,再走一步
《皇帝的新装》备课材料
18 绿色蝈蝈
29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十、社戏(苏教版七年级上)
19 月亮上的足迹
第四课 《风筝》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
26 皇帝的新装
10《论语》十则(人教版七年级上教案)
3 生命生命
30 寓言四则
女娲造人
27 郭沫若诗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