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高校辅导员培养的“唯专业化”和“新专业化”

浅谈高校辅导员培养的“唯专业化”和“新专业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谈高校辅导员培养的“唯专业化”和“新专业化”

"

论文关键词:辅导员 唯专业化 新专业化

论文摘要:辅导员专业化是必须的,但是专业化走向片面和极端,陷入唯专业化则是有害的。高校辅导员“唯专业化”,存在技术化、共性化、外在化三种倾向。超越“唯专业化”,树立“新专业化”,要做到个性化与共性化相统一,艺术性与技术性相交融,自我培养与组织培养相结合,并突出辅导员的个性化,艺术性和自我培养。

当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我们看到,在“言必专业化”的语境下,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培养在“表面繁荣”下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浮躁和偏激,那就是“唯专业化”倾向。反思辅导员“唯专业化”问题,确立正确的培养价值观,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健康发展具有实现意义。

一、唯专业化——高校辅导员专业培养的异变

高校辅导员“唯专业化”,是指把专业化作为辅导员培养的唯一目的和价值标准的思想倾向和培养模。唯专业化是片面的、极端的、被夸大了的专业化,表现为三种倾向:

1.技术化倾向

首先,是在价值取向上的技术化,把专业化当作辅导员发展的唯一目的和唯一评价标准,认为专业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充分而必要条件。其次,在素质要求上的表层化。唯专业化在辅导员要求上,强调可控性和高效性,强调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硬件”因素,而对深层次的、隐性的“软件”因素(如职业认同感、职业价值观、态度等)则重视不够,表现乏力。

其实,不论是专业化还是专家化,都不是辅导员发展的最终目的。辅导员培养的目的应是培养高素质的辅导员,并通过辅导员培养高素质的学生。

2.共性化倾向

在辅导员培养上,突出地表现为“用模式化的方式培养模式化的人”,过多地强调专业化的协会,专业化的培训机构,专业化的课程体系,专业化的评价标准等普适性,可量化,可控制的标准化体系建构。企图通过建立一套统一的,标准化的体系,以批量生产的方式,高效地提高辅导员队伍水平。这些共性化、模式化的措施,在辅导员队伍整体水平还处于“准专业化”的情况下,对提高培养效率,在较短时间内提升辅导员队伍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因其对主体个性的忽视,必将对辅导员队伍,特别是优秀人才的成长带来束缚。3.外在化倾向

唯专业化是一种外在化的培养方式,虽然也要求要发挥辅导员的主观能动作用,但却是以服从“组织安排”为前提的。当前,可以说国家、各高校对辅导员的培养的重视程度、政策环境、培养力度都是空前的,实施了许多“工程”和“计划”,对规范和提升辅导员队伍水平发挥一定作用。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这种自上而下,外加的“工程化”、“行政化”培养模式,往往事倍而功半。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辅导员认为“自己被培养”了。学校组织的培训,口口声声都说是为了辅导员,但是由于没有根据辅导员自身的实际和愿望,变成强加于人,外加于人的“任务”和“负担”。学习成为“别人安排好的”,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既定的内容”展开的,而辅导员没有“参与权”、“知情权”和“选择权”,辅导员沦为“被培养”的客体。这种情况下辅导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二、新专业化——高校辅导员培养模式的超越

从国际上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历程看,教师的专业化历程经历了“专业化”、“反专业化”、“新专业化”的过程。在这里,我们反对“唯专业化”,并非提倡反专业化或无专业化,我们提倡的是一种“新专业化”。这种新的专业化,是对“唯专业化”的改革和超越,在专业化中突出个性化、艺术性和自主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共性化与个性化相统一,彰显个性化

共性和个性是相辅相承的,没有无共性的个性,也没有无个性的共性。笔者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出辅导员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三个阶段,即共性专业化、个性专业化和专业个性化。辅导员专业化的过程,绝不只是共性化的过程,更应是共性化与个性化对立统一的结果。共性化是广度,个性化是高度,共性化打基础,个性化出特色,共性化形成人才“高峰”,而个性化则形成人才“奇峰”,两者相得益彰共同推进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提升。当前,在唯专业化、共性化过盛的形势下,更应突显辅导员的个性化培养。

蔡元培先生说“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辅导员个性化培养,是指高校辅导员超越机械化、程式化的模仿阶段,突显主体地位和价值,个性多样发展的过程,突出“以个性化的方式培养个性化的辅导员”。一方面,要求在培养过程中对辅导员独立人格、主体地位、多样选择的尊重。辅导员作为德育教师,不能简单地成为政治的工具,而应是一个独立的主体,能思考和批判的个性化的人。另一方面,在培养方法的选择上要个性化,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创设充分个性发展的环境,用个性化的方法,个性化的内容、个性化的评价。

2.艺术性与技术性相交融,突出艺术性

要做到艺术性与技术性相交融,一方面,辅导员要系统学习专业知识,注重研究性学习和工作,善于总结应对复杂多变的学生工作挑战的直接和间接经验,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学生工作“专家”;另一方面,辅导员要在技术性中融入艺术性,体现个人情感、个性品位和教育智慧,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教育家”。优秀的辅导员不仅要朝“专家化”发展,更要朝“教育家”的方向发展,不但要有“专业性”,更要具有“教育性”,达到技术性和艺术性的交融。

3.自我培养和组织培养相结合,强调自我培养

辅导员的培养包括组织培养和自我培养两方面。组织培养对从整体上推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具有重要作用,如解决辅导员职称评定、学历提升、专业技能、专业地位等等功不可没。但同时,行政化的组织培养由于对辅导员个体差异和自主性的忽视,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

辅导员在专家引领、组织培养的基础上,更需要加强自我培养和发展。辅导员的自我培养,是一种内源性的自我发展,它强调辅导员自身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自觉、自为的规划和实施自我发展。首先,要有独立的自主意识,树立坚定的发展目标并做好规划。其次,要有自主学习、自我反思的精神。再次,要进行自主管理、自我激励和自我超越。能够根据变化,用发展的观点评价和监控自我,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发展方向、发展策略,最终达到自我提高,实现自我跨越的目的。

参考文献: [2]梁家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途径分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

(6).

[3]陈步云.论高校辅导员教育个性的培养.思想教育研究,2009,

(3).

[4]陈文海,陈岸涛.高校优秀辅导员专业成长“三部曲”[J].中国成人教育,2010,

(10).

[5]肖薇薇.论高校优秀辅导员职业生涯的自我培养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0,

(1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严慈相济恩威并重――试论差生的转化
管?不管?
三国演义读后感
我和小姨
一份平凡的爱
半个馒头
我们的实验小学
难忘妈妈的目光
生活需要微笑
敢于出错
一起写春联
我遇到了“贿赂”
我的选择没有错
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
电梯超载预防措施探讨
浅谈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工程技术
Blackboard 网络学堂的交互分析及其设计
浅究路桥施工过渡段中施工技术问题
刍议供电企业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变压器主保护原理的研究
探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预防措施
菏泽市生态环境防治形势分析与对策
外宣公示语错译分析
计算机专业青年教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实践研究
大数据技术对高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技工院校计算机实训教学探索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技术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
城市防灾避难园林的规划设计研究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及指导策略
开发生活资源,创新练习设计
浅谈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谈现代远程教育信息及多媒体技术在习作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多元展示材料初探
互动•对话•激趣──自主作文,快乐作文的一点探索与实践
如何指导孩子学习古诗
走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孩子口语交际能力
浅谈语文教师的音乐素养
浅谈电教媒体在古诗教学中的运用
细心爱心耐心
浅谈多媒体技术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创新课堂中的应用
在语文课堂上真情如涌--------语文教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