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简析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法的改革

简析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法的改革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简析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法的改革

"

[论文摘要]文章将过程教学法引入高校本科翻译教学改革,探讨了其实施的可行性以及对学生翻译能力提高的积极意义,同时对翻译课堂的具体实施过程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论文关键词]英语专业 翻译教学 过程教学法

随着科技信息时代的来临,全球化日益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最突出特征,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2006年2月21日《中国青年报》在第一版刊登题为《我国翻译人才缺口高达90%》的报道,可见我国高校外语教学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不再是作为语言学习的手段存在于英语教学中,而是作为一种教学目的而存在。在这种要求下,笔者试图以过程教学法为切入点探索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一、翻译教学中的传统翻译教学法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翻译课的教学方法基本上延续50年前的模式——课堂灌注法,即老师讲、学生听。从绪论到结束语,一章一节,一举一例照本宣科地讲到底,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在课堂上听听记记,考试前读读背背,考试时抄抄写写,拿上个考分结束翻译课,而且还自我感觉不错。考试结束,学分拿到,翻译知识也基本返还给老师了。现实生活中种种劣质译文,追其根源可能多数由此而来。

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知识传播简单地由教师指向学生,注重翻译的终端效果,即学生的译文。因而,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和合作相当有限,学生之间也缺少必要的合作和交流,从而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由于修课学生多,教师不可能一一提供反馈信息,学生亦无从了解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不利于翻译能力的提高。此外,传统的翻译教学方法片面强调语言知识和翻译知识的传播,而轻视翻译技能的培养,极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翻译实践能力。

传统的翻译教学比较重视翻译的终端结果——译文。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翻译教师仅着眼于对学生译文的评价,如理解是否正确,表达是否准确,译文是否流畅等,而对学生的翻译过程重视不够,忽视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更谈不上帮学生解决问题了。这种教学方法有几点不足:首先,教师无论在批改译文还是讲评译文时,注意力都集中在学生的错误上,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产生畏惧厌恶的情绪;其次,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即创新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的培养;再次,这种“保姆式”的教学方法容易助长学生的依赖情绪,使学生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最后,这种教学法缺乏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学生往往很少对教师批改、讲解的译文进行认真分析和反复推敲,由于印象不深致使教师已经讲解的问题反复出现,此外,教师在学生翻译过程中无法进行监控,若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碰到问题,教师无法及时给予指导。

二、过程教学法与翻译能力培养

(一)过程教学法应用于翻译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可行性

以过程为取向的翻译教学最早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法国巴黎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日本与朝鲜研究系日法科技翻译课程中运用,经十多年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初逐渐形成较为系统的翻译教学模式,法国的Gile(现任欧洲翻译研究学会主席)于90年代中期通过著书的方式比较详细地阐述了这种翻译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及其在教学中的实施方式。随后很多学者又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出发,丰富了以过程为取向的翻译教学理论。

以过程为取向的翻译教学模式是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即知识的掌握是一个过程,学习者在面对复杂问题和任务时,自己去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或完成这些任务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建构主义特别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而学习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特别是一些关键时刻尤其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引。具体来说,以过程为取向的翻译教学模式就是教师给学生布置翻译作业的时候,注重引导学生注意翻译过程,在解决翻译困难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可以使用哪些翻译手段和方法。因此,“授之以渔”是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

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证实,将过程教学法运用到翻译教学当中是可行的,而且有助于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首先,翻译教学是有目标的交际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翻译能力,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大量的翻译实践;过程教学法是一种动态的学习,强调把教学活动放在交际环境当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己查找更多的相关资料,互动学习,在与教师、与同学的交流中实现学习目标。两者的性质与特点是相符合的。其次,翻译还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文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语言学、语法学、修辞学等。在过程教学法中,学生被给予更多机会查找资料,对于其他学科的好奇心和敏感性会得到激发,加上教师的引导,学生会更有兴趣地主动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增强翻译能力。将过程教学法和翻译教学结合起来,能促进教师和学生水平的共同发挥,还可以进一步促进翻译教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最后,翻译课程需要大量翻译实践活动才能提高翻译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在过程教学法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点去寻找和探索更多的翻译实例和相关知识,在讨论中倾听其他同学的见解和看法,无形中增加了更多的翻译实践机会。 "

(二)翻译教学中过程教学法的主要特征

(三)过程教学法是发展学生翻译能力的有效途径

评价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该方法是否有利于当前教学目标的实现。当前我国高校本科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综合目标定位为“翻译能力的培养”。在讨论过程教学法是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翻译能力之前,了解“翻译能力”这一概念十分必要。2003年PACTE研究组的成员埃里森·必比(Illison Beeby)提出了被国内外普遍接受的在翻译教学中发展翻译能力的四个目标:培养学生的转换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对比能力;培养学生语篇对比能力;培养学生的非语言能力。而在翻译教学中采用过程教学法,这几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

翻译教学以分析翻译能力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为出发点,理解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思维活动、行为表现、运用的知识、采取的策略、发挥的创造力、遇到并解决的问题、决策过程和影响因素,这就确定了过程教学法在翻译教学中的重要位置。过程教学法反映了翻译的实际过程和译者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发展翻译能力。重在描写和解释学生的翻译过程,强调学生反复修改译文的重要性。它突出的是描述译者的行为表现、思维活动、操作过程。这种教学方法的目的是逐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策略能力、专业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翻译实践的同时,体会自己运用的知识、方法以及创造力的发挥,提高综合的翻译能力。

传统的翻译教学强调语言与翻译知识的识记与理解,通过教师不断呈现译例,归纳规律与技法,以此使学生掌握语言与翻译知识。虽然这种方法在翻译教学中仍然盛行,然而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不是掌握翻译技巧、发展翻译能力的有效方法,而是导致翻译教学滞后的原因之一。而过程教学法首先启发了学生的自我意识,教师不限定如何翻译,学生在探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他们对翻译的解释和描述过程,不乏独到的见解。过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成为翻译的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们能主动分析各种因素,查找相关信息,创作出更好的译文。过程教学法在翻译课堂的实施,给原来枯燥的翻译课堂带来了生气,学生获得了充分的自由度、灵活性、选择权、决定权,能够积极展示自己的译文,并给出合理的解释。综上所述,过程教学法是发展学生翻译能力的有效教学途径。

三、过程教学法用于翻译课堂教学的实例

以企业简介为例,常规的翻译教学一般是给学生一篇中文或英文的企业简介,然后让学生翻译,老师逐句讲解。以过程教学法为主导的翻译课堂则包括许多灵活、具体的环节:译前老师对企业简介翻译文体和语言进行简单的讲解,并引导学生查阅翻译项目的相关背景资料;.学生以自愿为原则,分成若干组,每组3~4人,每组学生一份中文的某企业简介,翻译过程中要写好翻译日志;进行小组讨论统一译文风格、规范翻译术语、消灭语法和拼写错误,初步修改译文;每组同学派一名代表,描述和解释小组在翻译过程中的思维活动,重点在于“如何译”“为何如此译”,记录讨论时所争议的问题,以及讨论后译文的更改;老师对每组的发言进行点评,并给大家意见,同学根据老师的建议、讨论的结果,借助词典、平行文本、因特网进行讨论和翻译;老师对于翻译进行全面总结,并给学生建议,学生总结翻译中的心得,对译文进行进一步的润色和修改。

笔者将过程教学法尝试性地引入翻译教学,通过理论论证和实际运用,发现它体现了外语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语言本身到注重语言习得的转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是对我国传统教学法的一种革新。然而,它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对于那些学习动机薄弱的学生收效甚微,所以,如何运用其他教学方法进行配套完善,就成为我们下一步进行探索的方向。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世界上处处留存着温暖-----读《非典英雄》有感
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有感
《我的战友邱少云》读后感
逆境,更利于成材
读《老婆婆的绣花针之李白》有感
读《巴黎圣母院》有感
读《道士塔》有感
读《我的战友邱少云》有感
《彩色童话》读后感
《射雕英雄传》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
我们长大了——观照片展
读《难与易》有感
读《老人与海》有感
观《釜山亚运》有感
入社团申请书范文
社区2011年法律工作总结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总结
小学生品德评语
农机局县级文明单位申报材料
2011年五好家庭申报材料
街道计生协会工作总结
体育总会工作总结
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
环卫局先进党支部申报材料
林业局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关于申请经费的报告
十佳优良学风标兵申请书
大学社团申请书范文
2012年xx市统计局工作总结
市场机制下政府审计对象研究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经济责任审计
新《企业会计制度》与内部审计
固有风险评估方法及其改进
论如何完善审计强制措施
搞好内部审计之我见
论内部审计风险的存在及防范
注册会计师在鉴定资产损失工作中的潜在风险及对策
企业集团审计的几个重点环节
拓宽思路积极探索项目绩效审计
透视CPA审计的独立性
影响独立审计质量的外部因素
网络经济时代审计面临的挑战
县市应建立乡镇政府审计
会计工作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冲突及对策
寻梦人的忧伤──徐志摩《再别康桥》
“雨巷诗人”的悲情之旅──戴望舒与他的恋人
康桥再会吧
戴望舒的文学道路
我用残损的手掌
鲜明的意境,流动的画面──《再别康桥》赏析
《再别康桥》的抒情结构
挥别昨日的梦幻──读徐志摩《再别康桥》
追悼志摩
我所知道的康桥
重读《再别康桥》之我见
走过雨巷──怀念戴望舒
依依惜别的深情──读《再别康桥》
寂寞的灵魂 飘忽的情思──戴望舒《雨巷》品读
凄美的孤独──《雨巷》的情感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