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下的高校贫困生心灵教育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下的高校贫困生心灵教育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下的高校贫困生心灵教育

"

[论文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进行高校贫困生心灵教育的基点。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灵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公民教育的需要、高校贫困生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培养高校贫困生心灵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精神激励机制要体现公平公正;规范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位;激发高校贫困生的潜动力;形成思想教育机制;以系统带动合力,形成全方位体系。

[论文关键词]高校贫困生 思想政治工作 心灵教育

目前,高校贫困生问题成为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国家、政府、学校及社会各界除了建立完善资助体系,对高校贫困生进行生活上的关心和经济上资助的同时,也开始寻找对策来加强贫困生的心灵教育,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笔者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层面出发,结合高校贫困生资助方式,来探究高校贫困生心灵教育这一时代问题。

一、心灵教育与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

心灵教育是通过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培育教育客体的爱心、真心、善心的教育活动,激发教育客体的情感共鸣,培养教育客体的良好人格、良好性格和良好品格。

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下的高校贫困生心灵教育主要包含:一是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要体现人本化和人性化;二是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中要注重贫困生内在的精神和心理需求,促使他们追求自我发展,增强心灵健康,消除精神压抑,提升人格尊严的维护,最终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在对贫困生资助的过程中,通过心灵、思想、精神方面的情感关怀和帮助,激发他们自身的能动性,以充满人本化的思想工作,积极开发他们自身的思想资源,唤起他们的上进意识,提高其发展能力,培养其自尊、自强的奋进精神,最终使他们适应大学直至社会生活。

二、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贫困生心灵教育的基点 2.公民教育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战略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进一步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任务。公民教育(Citizen Education)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公民教育指的是旨在培养参与国家或社会公共生活的社会成员获得必要的知识。广义的公民教育则是指在现代社会里,培养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健全自律的、具有公民意识的、具有公民美德的、明达的公民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公民教育是现代化中国的深切呼唤,不论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运行、公民社会的有序管理,还是公民个体权利与义务的有效行使,均需崇尚自由、民主、平等理念,以及积极、有理性、负责任的公民的参与。因而,公民教育就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应有之义。

目前,高校贫困生不仅面临着经济困难、生活困难,还承受着因此带来的心理压力,使他们产生了许多心理问题,如自卑自闭、缺乏自信、紧张焦虑等。要想解决好高校贫困生问题,不仅需要物质资助,还需要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心灵教育,使物质和精神资助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格、性格和品格,促进公民教育的发展。

3.高校贫困生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灵教育,也是《教育法》的精神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下的高校贫困生心灵教育就是要尊重他们、关心他们,维护和提高他们的尊严和价值。在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灵教育的过程中,要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基点,体现人本终极关怀,尊重他们的尊严要求,在物质和生活方面改善其弱势地位的同时,保障他们的生存权利和发展机会,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高校贫困生不仅需要物质的资助,也需要思想和精神的满足与价值的认同。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资助体系。2008年8月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资助法(草稿)》中明确了社会资助的基本原则、管理体制和资金保障,对社会资助的标准作了相对具体的规定,规定了各项社会资助制度的具体措施,强化了管理部门对社会资助申请的审查手段。同时,该法还规定对高校的贫困生,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助学金等资助,有关教育机构可以酌情减免学费。目前,国家及各高校相继制定了一系列资助政策措施,形成了“奖、助、补、减、贷、勤”多种方式有机组成的、无偿与有偿手段相辅相成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

物质资助是对高校贫困生进行物质、经济资助,是一种单纯的外在的资助行为。这可以使高校贫困生在物质生活方面暂时摆脱经济压力。但他们对思想、伦理和心理等精神方面仍然有更大的渴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高校贫困生心灵的健康,更需要自我的精神崇尚。从教育的角度来看,精神是一个人最本质的需要,是人生存的基础和获得社会认同和尊重的标志。从个人权利的角度来看,思想、自尊、精神是人在社会上应享有的自由、利益和权利。同样,高校贫困生也具有对精神至善的追求,有超越实然、应然迈进的思想愿望。对高校贫困生加强心灵教育,促进高校贫困生的思想健康,关注自己的性格养成,使他们自立、自尊、自强,从而不断健全人格,丰富人性,提高思想水平,最终实现自身的全面与健康发展。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灵教育

1.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精神激励机制要体现公平公正。美国著名现代伦理学家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就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在一个正义的社会里,平等的公民自由是确定无疑的,由正义所保障的权利绝不受制于政治的交易或社会利益的权衡作为人类活动的首要价值,真理和正义是绝不妥协的。”因此,公平、公正是衡量社会合理性和进步性的基本标志。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公正不仅体现在对高校贫困生权益的维护之中,也体现为社会公正。公平、公正的精神激励机制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在高校精神激励机制的建设中,要多考虑高校贫困生的利益,多倾听他们的呼声,更多地体现对他们的人本关怀和精神支持,这都有利于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促进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

2.规范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提出:“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所谓教育就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高校贫困生在获得政府、社会和学校物质资助的同时,还需要在自我的支配下,以情感、意识等方式,去感受、体悟生活。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灵教育就是要通过营造一个对关怀贫困生、尊重贫困生的氛围,使他们充分感觉到教师、同学、社会各界都在注意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尊重他们,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并进行全身心地投入,投入理想,投入信念,投入人格,投入情感,投入个性,投入热情……投入整个的生命,从而唤起他们对大学生活的热爱,改变他们对社会的不正确态度与看法,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3.激发高校贫困生的潜动力。潜动力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决定力量。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高校贫困生自身潜动力的开发上。一个心灵健康的人,才能拥有正常思维的大脑。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才有信心、有能力去创造。一个心灵残的缺、心理病态人,一颗饱受摧残和打击而发生异变的心灵,它不仅学不到真正的知识,也不可能去创造和发明什么。在对高校贫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意加强心灵教育,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激发他们对生活和劳动的热情和积极上进的精神,提高他们的成功感、自信心,实现向“强势”的转变,使他们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以良好的心态参与社会竞争,进一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形成思想教育机制。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互相寻找、发现,彼此增进理解的过程,是学生智慧的觉醒、力量的增强、某种人生信念与价值的确定。思想教育从本质上说是由人的内在需要所启动的,是自觉的。费尔巴哈指出:“只有把人对人的关系即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关系,我对你的关系加以考察时,才能谈得上道德;只有把对自己的义务认为是对他人的直接义务,只有承认我对自己有义务是因为我对他人(对我的家庭、对我的乡村、对我的民族、对我的祖国)有义务时,对自己的义务才具有道德的意义和价值。”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反映,是客观世界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影响一个人与周围环境是否和谐相处的重要心理特质。对高校贫困生进行思想教育,要注意培养他们的情感意识,遵循思想教育的规律。同时,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尤其是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情感认知和参与意识。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感恩,学会报效社会,使他们正确理解社会和人生,维护他们心灵的纯洁,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最终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5.以系统带动合力,形成全方位体系。能否做好对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教育,事关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努力形成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民政部门加入,社会与高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支持的综合体系,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建立和健全高校贫困生心灵教育的长效机制,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各级政府要强化教育保障机制,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解决高校贫困生就学难的问题,要弘扬“扶贫济弱”的传统美德,引导社会各界关爱贫困学生,关心教育,关心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高校贫困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维护高校稳定,促进高校贫困生心灵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发现
童年
春天的雨
读书改变命运
一双靴子
一件难以忘怀的事
图书陪伴我成长
人生,就像彩色棒棒糖
我的课余生活
不一样的人生
一些路.一些人.一些风景
妈妈,节日快乐
鹰之歌
爱心传递
读书乐
论析反思性教学与外语教师专业发展
试谈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及其对策
浅谈网络技术加强大学生道德培养途径的分析
浅谈教育叙事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自主教学模式探究
关于学校体育伤害原因及责任归属
浅谈高校管理权与大学生权利的冲突及其平衡
再论大学生的道德培养问题
关于大学生权利维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析地方高校教师自我导向发展模式的有效构建
试论高校新闻教育中的职业道德培养
试论高校学生体育伤害民事赔偿及救助机制的构建
浅论高校内部学生管理制度执行中的学生权利保障
试谈高校图书资料的文化价值
试析大学英语自主教学模式下实现教师自主的必要性
高校学生体育伤害的法律责任探究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谈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案例
“读”出来的精彩──《荷叶圆圆》教学案例
在平等、愉悦中,轻松学语文──《荷叶圆圆》教学设计有感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案例
《荷叶圆圆》教学案例与反思
《荷叶圆圆》教学案例及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尊重选择 发展个性──《荷叶圆圆》教学案例与反思
《荷叶圆圆》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