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探析话语分析中的语篇分析与外语阅读教学

探析话语分析中的语篇分析与外语阅读教学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9

探析话语分析中的语篇分析与外语阅读教学

"

【论文关键词】话语分析 语篇分析 外语阅读教学

【论文摘要】阅读是外语教学的关键,它既是运用外语的一种能力体现,又是学习外语的手段之一。而传统的外语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这一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因此,本文将话语分析中的语篇分析作为应用外语阅读教学方法的补充,主要论述了语篇分析与应用外语阅读教学之间的关系。

阅读是外语教学基础课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学生获得语言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外语阅读教学开展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外语综合能力的提高。然而,传统的外语阅读教学使其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得不到体现,在此情况下,话语分析中的语篇分析的理论和实践为应用外语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1 基本概念

1.1 话语分析:简单来说,即考虑到语言交际的参与者、语言情境,按照一定的对于词句语法等的分析原则与方法,对某一段话所作的连贯性的分析与解释。 不仅囊括了言语行为理论,甚至已经超出单一交际语言学范畴,与人类学、社会学等其他领域紧密相连。 语篇分析,就是从整个内容出发,分析段际、句际的关系,然后分段落找出其中心思想及重要信息,再将长句、难句放入特定的语境中进行语法剖析,有些地方也可以等同于“话语分析”。随着现代语言学界以及教学界对于语篇分析的深入研究,其内容、内涵也在不断得到充实与丰富。语篇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衔接、连贯、句际关系、语篇宏观结构分析及语篇的语境分析。

2 语篇分析与外语阅读教学的关系

2.1 语篇分析的要求:语篇分析,是将文章当做一个统一整体,对其结构进行研究的一种分析方法,因此,运用语篇分析法,不能将理解只停留在文章的单个词或者句的表面意思上,而是要通过对文章结构、作者写作意图的分析,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及主旨、内涵。要求教师尽可能地创造机会,给学生提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加学生直接使用语言的机会,从而帮助学生尽可能多地获取阅读文章的信息,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以及加强阅读理解的能力。

传统外语阅读教学的模式是逐字逐句分析讲解,而语篇分析正好与此相反,反对逐词逐句理解法,提倡科学、系统地对文章进行阅读分析,不仅要分析文章的语言形式特点,还要对句子以上层次进行分析,要弄清语言材料是在文章的哪个具体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如何产生意义,进而把握文章的结构模式以及表现这些结构模式的语言手段,发现其内在规律性的东西。

2.2 语篇分析在外语阅读教学中的意义:不管是人类的思维方式,还是交际表达方式,都是通过语篇来实现的。因此,更深层次的阅读理解也是建立在对语篇的把握上的。因此,语篇分析在外语阅读教学中的主要意义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促使外语阅读教学课堂的结构更加严谨、清晰。

(2)语篇分析使教师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较多地采用一些分析讨论、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格局,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

(3)在文章的分析过程中,由于教师给学生努力创造的各种表达自己想法以及提问、讨论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文章基础知识教授的同时,把重点转移到了对于文章整体语言形式特点、总体结构的分析,以及文章前后句、前后段落衔接方式的分析,使学生从文章整体感觉上了解其内容,并把握住文章的宏观结构,使学生学会文章的阅读方法以及把握方式,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外语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理解能力,提高了外语阅读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2.3 语篇分析在外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3.1 转变外语阅读教学观念,增强语篇分析意识:运用语篇分析理论,重点分析外语阅读篇章的衔接方式、结构形式,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对文章的话语分析的层面上来,强调文章各组成部分对于表现整个文章主旨所起的作用,从而加强阅读课上的语篇分析环节,培养学生语篇分析的能力。

外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在基础知识的教学平台上,将文章的写作技巧、写作风格、表达手法以及深层含义全面教授给学生。因此,要提高外语阅读教学质量,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以往逐字逐句过细研究词汇、语法的教学方式,将着眼点放在文章整体上。其次,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主体的作用,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直接使用语言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增强学生语篇分析的意识及能力。

2.3.2 重视文章语境,加强背景知识学习:加强文章语境的分析,也是加强学生理解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语境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比如让学生参与文章的分析、总结、推理等构建文章中的语境,从而增强学生对于文章语境的敏感度,能够更加准确地找到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使学生养成结合语境进行文章阅读分析的良好习惯。

同时,背景知识是连接文章与读者之间的桥梁,拥有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对于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以及写作目的都有帮助,而且也有助于学生对于文章语言的理解以及使用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自身文化修养的不断丰富与提高,以在课堂讲解中可以渗透与文章相关的背景知识,便于学生理解,以及培养跨文化意识。

2.3.3 正确处理好语篇分析外语阅读教学与基础知识教学的关系:语言基础知识是语篇分析的基础与前提,因此,教师在外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语篇分析的能力,也要引导学生掌握好文章的语言基础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语篇分析并不是意味着完全放弃对于文章词汇、语法的放弃,语篇分析离不开语言基础知识而独立存在,语篇分析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增加学生的语言知识并促进语言基础知识向语言能力的转变,从而提高学生的外语阅读能力。因此,作为语言的构成要素,也不能忽视对于文章词汇、语法的讲解,但还是以语篇分析为主,同时将词汇、语法学习与文章语境相结合进行教学,对于一些较长的句段,也可以采用简明的句法分析方法。

2.3.4 分析语篇结构,指导文章阅读:文章的语篇体式不同,其教学方法也有所差别。例如,就文章的表达方式而言,有记叙、说明、抒情、描写等,每一类都有各自的独特性,因此,表现在文章内容和风格上也就不同。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文章体式,指导学生掌握各种文章体式的独特性,并掌握其中的内在联系以及一定的规律性,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通读全文,划分意义段并概括其中心意思,然后根据文章的引言等从整体上整理文章的结构层次,获得文章的完整信息。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形成对于不同篇章体式以及外语阅读文的表达特点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外语阅读与分析能力。

将以上几个步骤贯穿于外语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久而久之,对于提高学生的外语阅读能力、语言交际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2] 马海英.语篇分析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

[3] 邓小亚.列文森话语分析理论的优缺点[J].科技信息,2010

[4] 周江林教授.“话语分析”课程教案及相关论著.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爷爷,您回来吧!
妈妈哭了
母爱深深
我家的淘气鬼
我的表妹
爸爸真辛苦
我发现我长大了
那一夜,我很凉快
感恩父母
妈妈,我想对您说
我的家
造诣非凡
叶战
老师
开心果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
关于应试教育冲击下的高校美术教育现状
浅谈自组织理论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试论大学音乐教师素质的提高
关于高校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究
试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意义和方法
关于高职院校仪器设备维护保养与维修管理
探讨管理学课程实验教学中的职场化模式构建
关于中外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经营模式比较及启示
试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关于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生态缺失探析
浅谈高校生物化学课程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浅谈新课改下语文课人文精神内化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试论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我国民办高校筹资问题研究
关于构建高等学校辅导员继续教育体系的探讨
《小松鼠找花生果》教学
失物招领(一)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2
《风娃娃》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二)
《司马光》教学设计7
《司马光》教学设计5
《两只鸟蛋》
美丽的小路(一)
《习作二我的自画像》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5
美丽的小路(二)
《司马光》教学设计6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
《比尾巴(第一课时)》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