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7-30
关于高校二级管理下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
论文摘要:当下社会越来越需要创新型人才,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但如何才能最有效地培养出高水平、高质量的创新性人才?就这一问题,结合理论与实践经验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一些建议。
论文关键词:高校二级管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1 高校二级管理下的院(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006年,党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创新型国家要靠创新人才去建设,而人才培养要靠教育,高校在这方面责无旁贷。在目前的社会中,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例子屡见不鲜,从国家、到地方,从教育部到各个高校,社会各界都开始逐渐认识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大学阶段的学生通常具备创新意识强、思维迅速敏捷、创新灵感丰富、创新热情高等特点。这些特点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辅助作用。但是根据相关资料数据显示,大学生由于年龄、经历等方面的原因,在创新创业能力方面还存在实践与理论脱钩、思维模式片面、创业技能缺乏,空有热情毅力不够等多发面的问题。面对大学生这种特征,高校二级管理下的院(系)一定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有效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2 提高高校二级管理下的院(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对策
针对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我个人认为高校作为教育机构应该不断完善自身的培养体制,帮助大学生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他们今后人生的发展提供帮助,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笔者根据自身在高校中多年的工作经验及调查研究,对高校二级管理下的院(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2.1 教学环节中大量加入开发型、科研型实践课程,促进技能型竞赛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
教学是高校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理论记忆,忽视动手实践能力。如今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必须要改变这种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在课堂上要增加案例式、模拟式、互动式和实训式的教学内容,变“教学”为“导学”。教师们应该鼓励大学生动手参加项目开发、科研训练,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加大学生从事自主创新活动的空间,并积极参与技能型竞赛。
高校应该进行课程改革,改变传统的“讲述式”教学。在加强专业基础课程,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积极在专业领域内开展技能型竞赛。具体来讲,比如学校可以组建专门的创新实验部门,通过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的开设,将科学研究思维训练和科学研究方法训练融入到实验教学和学生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构筑良好的软硬件平台。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目标,大力提倡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创造条件,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的实验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2 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类竞赛活动,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积极性
高校要积极鼓励学生们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比赛,在比赛中开阔他们视野,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创业基金,设立专门的创业导师团,引导学生创业,为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支持与保障,以创业带动就业。学校除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的学科竞赛外,还可通过创新基地来组织和开展校级科技创新活动;面向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开展不同层次的创新实践训练;积极开设以探究式、启发式、研讨为主的大学生培训课程,对课程的目标、性质、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此外,学校的学生管理部门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科技协会、设计协会、发明协会等社团组织,吸引大量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学生。学校可针对课外科技活动出台各项管理、激励政策。要设立创新学分,允许把学生在课外科技活动中获得科技成果折算成相应学分,予以相应免修;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高校应逐步施行导师制,加大本科生培养力度,指导学生学习和成才,加强个性化教育和主体性教育。
2.3 大力强化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实质性明确学生赴企业学习锻炼的任务
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蒋毅坚认为“在地方高校中,创新实践和工程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只有在实践中教会学生怎样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出真正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实践不仅应该包括学生的校园实践活动,也应该包括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应该积极帮助大学生联系各类企业,根据学生们的专业、兴趣等不同特点,推荐他们到相关企业中区进行社会实践。要根据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分层次和类型对大学生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形成创新型的知识结构和加强实践能力提供教学的支撑。以中国药科大学为例,该校以校企互动合作为基础,以创新创业型生物医药高级人才为目标,通过“333”教育(“三个基础、三种能力、三项经历”)和长学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产业研发技能、创业的潜质,可以说这是一种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
3 总结
除了上述对策外,学校还应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检测跟踪机制。建立在校和离校学生创业信息跟踪系统,收集反馈信息,建立数据库,把未来创业成功率和创业质量作为评价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指标,反馈指导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建立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脱颖而出的教育体系。高校二级管理下的院(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因此各大高校应该在充分考虑时代需求的情况下,根据自身定位,制定出合理的创新创业培养模式,从而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家长会
- 不抛弃,不放弃
- 参观王河庙
- 妈妈学乐器
- 我的文章发表了
- 上数学课
- 学会体谅父母
- 我学会了喝咖啡
- 遭遇坏锁
- 骂的滋味
- 由小食品想到的
- 一堂课
- 除夕之夜
- 可恨的骗子
- 班级投稿风
- 浅论公安院校文件检验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 浅议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中医药教育发展
- 试论中医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 浅谈多元主义方法论之于创新中医药教育模式的探讨
- 浅议素质教育对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 试论言语行为理论与翻译教学
- 浅析增强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实效的策略研究
- 谈论从性别视角创新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试论现代教育技术价值的实现——基于价值效益原则的思考
- 浅论从高校知识女性发展的困惑看社会性别教育策略
- 关于加强本科建筑理论教育的思考
-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临床微生物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下的高职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 试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浅谈关于中医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整体优化的思考
- 课堂上飞起纸飞机以后……《地球爷爷的手》教学片段评析
- 小谈《棉花姑娘》的教学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六
- 《称象》教案片断
- 阅读的情感体验要求“真”——《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教学设计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五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八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四
- 《两只小狮子》课堂教学案例与评析
- 五花八门巧识字——《称象》识字教学课例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巧设情境 读悟仿说——《小壁虎借尾巴 》案例分析
- 《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七
- 解读《四个太阳》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