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文化社团在提高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

浅析文化社团在提高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析文化社团在提高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

"

【论文关键词】文化类社团 工科院校 人文素质 作用

【论文摘 要】本文指出工科院校过弱的文化陶冶导致大学生人文素养相对缺乏;文化类社团活动是丰富校园文化和拓展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载体,工科院校应充分发挥文化类社团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大学人文精神。

“人文”,是指人类创造的文化,是人类实践能力、方式及成果的总称,既体现在物质方面,也体现在制度和精神方面。人文素养可以而且必然会转化为人的外在行为,一个人人文素养的高低在文化素养、审美情趣、思想情感、理想追求、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都能体现出来。因此,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不容忽视。

一、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整体的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在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尚存在较大差距,“人文社会学科缺乏症”日趋严重,具体表现在一些大学生思想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信仰复杂,追求盲目;文化素养不高,知识结构单一,缺乏民族精神,对民族历史优秀文化、优良传统了解甚少;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善处理人际关系等问题。人文基础的薄弱直接导致很多大学生缺乏基本的人文素质,沟通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不足,对世界、人生的看法有所偏颇。

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各种文化和思想观念相互撞击,价值观日趋多元化,使得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面临严峻挑战。另一方面,我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盲目模仿前苏联的教育和办学模式,片面强调专业教育、技能教育和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全面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逐步失衡,人文素质教育薄弱等旧的教育和办学体制、旧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导致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重要原因。

因此,从国内高校教育的实践来看,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亟待加强。

二、文化类社在提高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社团作为活跃在校园里的一种组织形式,在丰富在校大学生课内外生活,活跃校园气氛,增强大学生综合能力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已经越来越被大学生所认可和接受,并逐渐被融入大学校园文化中,成为大学生校园业余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是社团活动是丰富校园文化和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在大学校园里,社团活动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凡是在全日制大学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几乎都参加过学生社团活动或从事过社团工作。据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80%以上的大学生参加过校内社团、跨校社团或网络社团,平均每人参加社团数为1.5个以上。大学生社团以它特有的组织形式和活动特点发挥着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社团是大学校园特有的文化现象,是学生按照兴趣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形成的各性组织,社团成员一般都具有一定的专业特长和共同的兴趣。他们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形成的各种社团组织,在没有任何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开展各种形式的有益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是文化类社团对提高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突出。文化类学生社团对于促进工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向多渠道深层次、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形成高校民主的思想环境、浓郁的学术氛围、健康的文化信息、蓬勃的创造精神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文化类学生社团最直接承载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因此,对于提高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一方面,从文化类学生社团的构成形式来,包括了语言类英语协会、日语协会等,艺术类的有文学社、诗歌协会、绘画协会、书法协会、摄影协会等;历史类的有传统文化协会等,这些文化类学生社团必然是与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和品位、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密不可分的。文化类社团的办团宗旨高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价值为核心,以文化以引导,以创新为追求”的人文价值;无论是在其针对社团骨干组织开展的小众活动如沙龙、自由谈、小型或专业性演出、小型聚会等,还是在其针对更广大学生群体甚至社会群体的普及性活动,如雅俗共赏的讲座、文化月文化节系列活动、参与性强的拓展活动等。其立足点均在于培养大学生具备科学素质的同时具备道德伦理素养、哲学素养、艺术素养、历史素养等人文素质,具备批判和审美的能力,具备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这无论对于他们自身发展还是对于社会发展而言都是必然的选择,由此也才能适应世界进步的潮流。

三、结语

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选择,也是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是当今时代和现实赋予高等学校的重大历史使命。因此,要高度重视学生社团,特别是文化类学生社团在丰富校园文化和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中的积极作用,结合主题教育、形势教育、传统节日和纪念日开展大型文化活动,面向全校学生组织举办内容健康、格调高雅、主题新颖的人文教育专题活动,营造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文化氛围,努力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资料 [2] 武艺.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

(2)

[3] 康琳. 论加强对理工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2)

[4] 汪建华.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J]. 《科技信息》,2007,

(3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孙悟空“妹妹
父母的爱
我是一个“财迷”
爱的章节(一)
妈妈感谢您!
我的朋友——小敏
我们班的特别男生
天使的泪
爸爸的眼睛
“抄“人
“大小人“奶奶
秋琳历险记
“麻烦“班长
那个丫头
我——“滑稽”的我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构想
语文课巧问艺术举要
论新时期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文言虚词的解答技巧
作文改革之我见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
谈初一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中学语文学法指导的原则、方式、途径和注意问题
浅谈“创新”在英语教学中的杠杆作用
教学民主及实施策略
期待语文老师
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学生体质比赛研究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改革
在劳技课教学与管理中的几点尝试
七年级语文下:《真正的英雄》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短文两篇》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在山的那边》教案设计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2
七年级语文下:《爸爸的花儿落了》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狼》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口技》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荒岛余生》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登上地球之巅》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伟大的悲剧》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丑小鸭》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马》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诗两首》设计之一
七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敬畏生命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观舞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