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17
浅析提高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的策略
"
论文关键词:高职英语 应用能力 提高策略
论文摘要:面对新世纪,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体系必须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文章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需求和学生英语基础水平实际,论述了改进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多数是由中专转变而来,其英语教学起步较晚,尚处于摸索探讨阶段,所以无论是教学条件还是学生现状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在教学方面体现如下:
1.主导思想不明确,教学计划缺乏针对性。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显著差别,就是培养目标不同,前者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后者以培养普通专业型人才为主。目前,各类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培养目标上已经逐步形成特色,其专业课程的设置安排逐步趋于规范。但是,英语教学要达到什么水平,课程怎么安排,实践中有的照搬大学本科计划,有的沿用中专教学计划,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针对性,理论研究与探讨也相对滞后,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和影响教学质量乃至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
2.教学硬件(英语教学基础设施)和软件(英语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不足。目前有很多高职院校是由中专、中技或其他中等院校升格的,英语教学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升格后投入的资金不足和重视的程度不够,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导致教学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新的办学理念的需求,从而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学生人数的增加,师资队伍表现无法完成现有的英语教学任务,而且许多英语教师在教育观念上存在错位和偏差,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基本特征及特殊性认识不足,难以适应高职英语教学。
3.教材无特色。目前尚没有一套完整的符合职业院校学生使用的英语教材。由于学生生源复杂,知识结构、层次不一,比较难找到适合高职学生使用的英语教材,而且目前使用的教材大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交流能力和本专业的英语需求和技能训练。
4.教学方法有待改善。多数高职高专教师的教学模式依然是“以教材为中心”,“以语法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法基本是语法翻译法,而对交际教学法等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则知之甚少。这样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剥夺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语言实践的权利和机会,妨碍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其次,教学对象(学生)方面 2.学生入学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另外,因为英语是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相比,学校给予的重视度也不够。这就造成了实际学习中学生非常容易出现的:“三弱”现象:学心弱。约有80%的新生学习欲望不强,学习动力不足;学力弱。近40%左右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差,“红灯”高挂;学律弱。自学意识差,缺乏自律性,迷恋网络。
二、以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改进英语教学
1.教学模式的创新。传统英语教学模式过于呆板,单一,难以适应教学发展和学生需求。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必须将现在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模式,转变为以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课堂综合应用为主的个性化和主动式的互动教学模式,将高职英语教学重心转向ESP教学模式。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简称ESP)强调从专业的需求出发,探求一种英语与专业相结合的方式。其具体特征是:需求上满足特定的学习者;内容上与特定专业和职业相关;词汇句法和语篇放在与特定专业、职业相关活动的语言运用上,与普通英语形成对照。专门用途英语作为一个完整的将英语语言知识与专业知识融合起来的教学体系,充分体现了语言工具的目的,本质上符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客观实际。ESP将语言分析与学习者需求分析结合起来,学生用什么就学什么,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这也正是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和职业技术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2.教学方法的创新。对学生实行分级教学,因材施教。学生入学时英语基础和水平参差不齐,入学时可以进行统一测试,实行分级教学,合理安排授课形式,优化课程设置,增强实用性。语言水平低于入学要求的学生可以编为预备班,讲授低起点教材,使学生“学一点,会一点”,学有所获,毕业时达到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的教学要求;对于大多数学生可以编为中级班,进行实用英语教学,加强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其英语应用能力;对于小部分入学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编为高级班,除正常的实用英语教学之外,还讲授实用英语听力教程和实用英语交际口语,加强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
3.教材的创新。加强实用教学研究,在英语教学中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高职高专的教材应当力求实现语言生动,材料广泛,富于科学性、知识性和实用性,重点突出实用性。英语教学应该全面贯彻和落实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以语言技能训练为重点,语言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读、译、听、说、写的能力,教材的编排上要强调反复操练,以达到实际应用语言的目的,培养语言实践能力。
总之,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21世纪人才的要求,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注重语言学习规律,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英语听说教学,力求为社会培养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刘润清.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
[3]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2000.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两杯咖啡两杯浓浓的感恩情
- 《会飞的教室》读后感
- 真爱用爱撑起一片天
- 爸爸,我想对你说
- 当老师不在时
- 《第一百个客人》
- 灯下
- 我喜欢的一个人
- 心灵的震撼
- 关爱地球 保护环境
- 争看电视机
- 交通安全 永记我心
- 真情母爱
- 被自己感动
- 可爱校园
- AOC LV242WIM6滤蓝光显示器护眼新选择
- 小型企业的海量存储
- 易信:缴费、挂号,为你方便
- 你的朋友圈被刷屏了吗?
- 最全面的LTE测试方案集
- 华为SVA:软件定义让小站更开放
- 千奇百怪的邀请函
- 64位Tegra K1实战
- 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也许尚未发生
- 良师益友 E学派E10
- 移动互联变虚为实 打印市场需激活潜在需求
- 高手太多努比亚选择“开创者”角色
- In Win 707全塔机箱
- 无线畅享大屏 明基W1075家用投影机
- 作文批改的艺术
- 小学生网络阅读的实践与探索
-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
- 如何指导学生自能读书
- 浅谈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
-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 有趣、灵活、新颖——谈语文教学中的导入
- 情境创设的作用
- 走进农村习作素材库
- 作文教学为小学生作文搭桥引路
- 发展性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与评价策略
-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 让课堂活而不乱
- 小学作文指导中的积累与激励
- 凋零四有,绽放四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