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蓝海战略:关于提升我国大学竞争力的新策略

蓝海战略:关于提升我国大学竞争力的新策略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9

蓝海战略:关于提升我国大学竞争力的新策略

"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大学面临的国内外竞争将更加激烈,大学欲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应善于运用蓝海战略理论,着力凝练特色,培植优势,增强实力,提升竞争力。

【论文关键词】蓝海战略 提升 大学竞争力

笔者认为,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蓝海战略理论将对我国大学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一、运用蓝海战略提升大学竞争力的必要性

(一)蓝海战略的提出及其内涵

蓝海战略(Blue Ocean Strategy)最早由W. 钱·金(W. Chan Kim)和勒妮·莫博涅(Renée Mauborgne)于2005年2月在二人合著的《蓝海战略》一书中提出。与其对应的是“红海战略”,“红海”是指竞争极端激烈的市场,聚焦于红海等于接受了商战的限制性因素,即在有限的土地上求胜,却否认了商业世界开创新市场的可能,红海战略是基于竞争的战略思维,其竞争结果是“零和博弈”。而“蓝海”是指通过差异化手段得到的崭新的市场领域,蓝海战略是不断建立具有自身特色、显示自身独立价值的战略,其端启于重建主义,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关键点是如何运用知识和思维推动创新,以促进企业内生增长,强调如何开发需求,把重点从竞争转化到价值创新上,系统地跨越现有竞争边界,进行现有元素的重新组合,构建新的市场空间,创造新的需求。

(二)蓝海战略对大学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启示

第一,蓝海战略的核心思想是开辟一片属于自身的发展天地,是具有创新价值的战略。大学在提升自身竞争力的过程中,可运用蓝海战略的核心理念,确立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发展战略,制定符合办学实际和具有自身特色的战略规划。

第二,蓝海战略的基本宗旨是突出强调价值创新,而价值创新必须从自身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法着手,努力创造属于自身的市场空间,从而摆脱竞争。

第三,蓝海战略的目标是取得高效益,建立独具特色的管理和经营模式,在竞争市场上取得先机。提升大学竞争力的目标是使大学获得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使大学更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运用蓝海战略提升大学竞争力的紧迫性

运用蓝海战略提升大学竞争力的紧迫性基于对制约因素的考量。制约和阻碍大学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有:

(一)办学定位不明确和特色弱化

建国以来,我国大学长期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实行的是“刚性”计划模式,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等几乎“千校一面”,大学优势特色不突出,整个大学体系的竞争处于“红海”之中,即在有限区域中对有限资源进行竞争,多数大学没有发展“蓝海”的意识。

(二)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缺失

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是历史的沉淀与传统的创新,具有特色性,排他性,是难以复制和模仿的,是大学竞争力的重要因子。我国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缺失,使得我国大学缺乏培养大师的学术氛围,也使我国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变得“世俗化”。现代大学应凝练自己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形成独特的大学氛围,创造属于自己的“蓝海”文化。

(三)组织结构行政化和低效能

现代大学经营强调机构精简,运作高效。我国大学的组织结构行政化,层级结构臃肿,运行效率低下,不利于大学竞争力的提升。 "

(四)学科专业结构单一和趋同化

一所大学的生命力系于所培养人才的质量,而质量则主要取决于学科专业的设置和建设,学科专业是大学生命体的骨架。大学竞争力也包涵学科专业的结构优势。目前,学科专业结构的单一和趋同化现象,学科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和“跟风”现象都比较明显,严重影响了大学竞争力的提升。

(五)拔尖人才和人才团队建设滞后

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就拥有了竞争制胜的法宝。世界最典型的案例是加州理工学院,请到了包括冯·卡门在内的大师级人物,通过大师又吸引了一批优秀教授,使得只有2000名学生的加州理工学院成为知名度很高的一流大学。我国大学人才队伍引进和培养机制不健全,特别是拔尖人才的匮乏和优秀人才团队建设滞后,严重制约了我国大学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三、运用蓝海战略提升大学竞争力的新对策

(一)凝练彰显自身优势的大学特色

蓝海战略注重创新,在提升大学竞争力上的突出表现就是教育改革的创新,创新定位大学办学发展的目标,改变“千校一面”的局面,结合自身优势,突出大学自身特色。国家制定的教育政策,要为我国大学教育创新创造有利条件,为特色大学的建设创造便利环境。“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因此,大学在提升自身竞争力中要注重内涵式建设,彰显自身优势,凝练自身特色,开创自己的“蓝海”。

(二)培植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

蓝海战略强调价值创新,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是大学价值创新的内核,文化与精神是塑造大学个性、产生大师、大家,凝聚师生力量的核心。所以,大学要想办出水平与特色,在竞争中长盛不衰、百年永续,必须培养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继往传承、与时俱进的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大学应该注重培养、沉淀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总结发展历程中的优势传统资源,积极创新新的优势特色,在传承中培植形成独特的文化与精神。

(三)提升大学学科专业建设水平

学科与专业的设置与社会发展需要、市场需求的脱节会减弱大学学科专业发展的生命力,使得大学的竞争力下降。因此,大学学科专业建设应注重调研,科学论证,应以价值创新为目标,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结合自身优势、区域特色,致力于提升学科专业水平。

(四)打造大学拔尖人才和人才团队优势

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说:“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因此,大学提升竞争力就必须优化师资结构,引进大师级人才,营造适宜大师大家成长发展的环境。如健全教师培训、研修机制,为教师的再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建立积极的激励奖惩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设立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措施,为引进的优秀人才积极创造更好的环境与发展空间。

(五)优化大学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

从提高组织内部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大学首先需要建立起具有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较高的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的内部管理成本和有效调动积极性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分权化、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可以减少管理层次,促成权力结构与人员角色的转换,具有更低的组织运行成本,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需求的变化,提高管理弹性、人员积极性和组织亲和力,是大学组织新的“蓝海”。大学应突出学术共同体的属性,按照分权化、扁平化原则推进组织结构的优化,发挥制度的作用,激发大学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大学的运行效率。

(六)增强大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能力

大学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载体。大学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需要中提升的。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侯建国说:“大学只有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紧扣时代脉搏,创新奋进,才能得以快速发展。”大学应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中提升核心竞争力,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人才团队建设为关键,以创新平台为保障,以科技项目为纽带,以机制创新为动力,重点开展关键技术、前瞻性技术研发,构筑服务大学技术创新的完整链条和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提升大学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服务国家目标,提升大学竞争力。

运用蓝海战略,提升大学竞争力是一种新策略,也是一种新视角,具有探索的价值。我国大学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只有抓住机遇,利用机遇,才能将挑战和机遇转化为竞争的优势,才能开启新的“蓝海”。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美丽的家乡
我的家乡真美
夸夸我的家乡
游江滩公园
我爱湛河
愉快的大年
校园的早晨
我们的校园
爱我家乡,爱我江北水城
那双闪光的眼睛
奇妙的水之舞
篮球少年
雪后的校园
古镇新风
再就业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后勤无私奉献先进申报材料
工作岗位调动申请书
大学生助学金申请书例文
员工宿舍、食堂工作总结
电梯维修保养部门工作总结
矿厂运输队红旗手申报材料
2011年法律事务部工作总结
大学转学申请书范文
计划生育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助学金申请书格式范文
2011年优秀团委书记申请报告
2011年度文艺工作总结
小学教师调动申请书
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工作总结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界定与规范
公司治理的道德审计现状与发展趋向
金融生态环境运行中的审计作用研究
审计计划管理模式问题探讨
我国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从审计风险透析我国审计模式的发展趋势
扩大消费需求的基本对策(1)-传播学论文(1)
试论未来设计人才的基本能力(1)-传播学论文(1)
论审计判断偏误的形成机制及其防治措施
在华外企的反避税审计策略研究
浅谈捕捉审计疑点和查证的技巧
对我国构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理性思考
企业品牌运营审计的探讨
风险导向模式下公共财政绩效审计风险测试
论审计证据的证明标准
例说《纪念刘和珍君》的修辞效果
女师大风潮与“三一八”惨案
引领爱与敬重的阅读──以《记念刘和珍君》教学为例谈初高中衔接
杨德群烈士事略
《赤壁赋》教学设计
陶潜的四句诗
未婚妻刘女烈士和珍事略
三月十八日惨案目击记
执政府大屠杀记
鲁迅和他批评过的几位现代文化名人
重读“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人
《赤壁赋》教学设计
血尸
为《记念刘和珍君》中“然”字叫好
《记念刘和珍君》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