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试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11

试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

[论文摘要]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文章在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两个重点,即创业欲望的唤醒和创业能力的提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进行创业教育长效体系建设的基本构想。

[论文关键词]创业教育 创业欲望 创业能力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超过20%,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教育阶段。在这种背景下,各高校均面临不同程度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学生们也逐渐意识到当前已经进入了“泛精英时代”,人才过剩导致部分大学生遭遇了岗位瓶颈。2008年爆发的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使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进入到前所未有的寒霜期。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大学生每年一次就业率只有60%,到2010年我国大学生累计未就业人数已经达800~1000万。因此,从激发大学生创业欲望和提升创业能力两个方面入手开展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也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实现国家提出的“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根本途径。

一、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2.美国的创业教育。自1947年哈佛商学院率先开设新创企业管理课程以来,美国的创业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1968年只有4所大学开设创业方面的课程,到1997年,全美至少开设一门创业课程的商学院已经超过400家,其中开设4门以上课程的有50家以上。一项研究显示,在被调查的大学中,有37.6%的大学在本科教育中开设创业学课程,有23.7%的大学研究生教育中开设企业学课程,有38.7%的大学同时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开设至少一门创业课程。美国创业教育一方面是创业实践蓬勃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创业教育的研究也提升和促进了美国创业教育及其实践的发展。

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以百森商学院最为著名,它们认为创业教育不是一种 “企业家速成”,而应当着眼于“为未来几代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以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作为其基本价值取向”。百森商学院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强调对受教育者个性品质的培养,以凸显创业教育与商业教育的区别。而我国的创业教育更多的是被看做一项就业政策,是作为一种 “功利性”的教育改革内容而提出来的,通常以岗位职业培训为内涵或以企业家速成为目标。

3.日本的创业教育。从1998年起,日本文部省就和通产省合作从小学开始实施“就业与创业教育”。日本小学有“早起会”,敦促孩子早起,利用早上课前的两三个小时参加勤工俭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就业创业的心理意识和意志品质。日本大学的创业教育更是得到了政府和学校的重视,有着六十多年创业教育历史的日本大阪商业大学成为创业教育的典范,在实践中形成了许多有益经验。

二、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点

1.唤醒创业欲望、点燃创业激情是高校创业教育的起点。创业欲望是指一个人根据社会或个体发展的需要而引发的创业动机、创业意向和创业愿望。创业欲望和创业激情是人进行创业活动的出发点和驱动力,是创业思维和创业行为的前提。欲望与激情是从事一项事业的基础。对于创业者来说,只有对自己的事业具有浓厚的兴趣和激情,才会在创业的过程中保持长久的工作热情和创业激情,而这些往往是创业成功的先决条件。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创业意识是可以被唤醒和强化的,对大学生进行适当的创业意识强化,对于创造力的开发和创业能力的提升能起到良好的催化剂作用。

我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是以农业文化为依托,不重视商业。但是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大学生成长在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大环境下,时代赋予了他们有个性、有主见、有热情的典型特点,他们一般不愿再重复父辈的生活,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人生更加精彩,尊重创造、尊重财富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共识。但是作为独生子女,他们长期处于父母的百般呵护下,又常常表现出懒惰、抗挫折能力差、合作意识差等缺点,立志独立创业的意识不足。这不仅影响到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参与创业的能力,甚至也会影响他们未来就业的竞争力。因此,高等学校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通过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优秀的创业品质。创业品质一般包括自信、坚定、执著、 专注、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等个人品质,同时也包含有良好的商业道德和个人诚信等。只有具备这些优良的品质,大学生才能真正摆脱就业瓶颈带来的困境。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生的一个重要分水岭,现代大学的根本任务乃是培养人才,大学应不断开辟新途径,形成大学与社会无阻隔、无缝链接的沟通机制,不断修正培养目标,让学生体验和适应社会需求,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欲望的心理培育和观念灌输,并从情感方面激发其创业激情和对创业的向往。 "

2.培养创业知识素质、提升创业能力是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创业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工程,创业者作为其中最关键、最具能动性的因素,其能力和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创业活动的成败。大学生的知识素质对创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创业者需要有创造性思维,要作出正确决策,就必须掌握广博知识,具有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其中包括创业领域的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人文社会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等。 <> 以上是创业者成功创业所应具备的主要素质。当然,并不要求大学生必须完全具备这些素质才能去创业,要求创业者具备以上所有的素质显然也是不切实际的,但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应强调和引导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长效支持体系建设

1.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的重新定位。创业教育的核心并不在于培养精英,而在于培养全体学生的创业能力,为其长远发展提供一种开拓性的价值取向和素质。大学要成为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摇篮和创业者的熔炉,就要教会学生创业,而创业教育正是学生成功创业的有力保障。因此,高校必须尽快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深化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就业教育拓展到以创造、创新、创业为主题的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树立自主创业不仅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更是大学生成才重要模式的新观念。

2.营造创业校园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学生创业的关键在于创业文化,不少人把硅谷的成功归因于 “硅谷文化”。大学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更多的是让学生在人文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大学人文环境的品位极大地影响着毕业生的品位。人文环境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是一门重要的隐性课程。因此,需要从创业文化建设入手,加强校园舆论环境建设,利用校园广播台、网站、论坛、报纸等途径宣传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典型案例,宣传创业精神,激发创业激情,使得大学生了解并掌握商品、价格、利润、成本等概念及其运行规律,具备基本的商业知识和理财能力。

3.坚持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创业实践、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一是坚持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体现创业教育的关键相关要素,体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互助性;二是坚持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知识培训,通过举办创业沙龙、创业社团等创业实践活动,检验所学知识,积累创业经验,提升创业能力,体现知识内化与知识外化的循环性;三是坚持创业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相结合,通过与成功创业者的接触与交流,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中融入创业能力准备工作,让创业素质锻炼成为学生的自觉选择,体现目标引领与任务执行的双向性,注重引导学生强化实践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创业的执行力。

4.“专职+兼职”的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我国多数大学的创业课程师资是经过简单培训的非商科出身的学生辅导员,他们缺少实践经验。高校应借鉴国外经验,使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多样化,优化专兼职师资队伍结构,吸引来自投资、财务、法律事务、风险资本等领域的专家和成功人士,吸引资深兼职教师的加盟,为大学创业教育提供新鲜的血液。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丑小鸭新传
新龟兔赛跑
彩虹和风雨的故事
奇奇的故事
鱼的日记
笨笨后悔了
小伞兵旅行记
森林王国的大转变
花儿的眼泪是露珠
兰花和桂花树
大拇指历险记
忘我是一种美德
幸福的回忆
新龟兔赛跑
加菲猫和欧迪狗
售后服务部年终工作总结报告
公司2011年度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
物业公司2011年工作总结与2012年工作计划
派出所申报先进集体典型材料
“五好文明家庭”申报材料
十佳宣传委员评选申请书
助学贷款申请表及申请材料
设备部半年度工作总结
青年文明号申报材料
社区“八一”建军节工作总结
酒店保安部年终工作总结
机械呈交班青年文明号申报材料
2011年酒店工作总结
市级文明单位申报材料
物业公司青年标兵申请材料
现行独立审计模式的缺陷与重构
加入WTO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战略分析
市场参与者行为与审计独立性
改善公司治理提高审计师独立性
以“三全”视角管理目标成本(1)-成本管理论文(1)
关于我国政府审计质量特征的一个分析框架
试论审计风险及其控制
对改善审计判断的思考
关于利用国有商业银行股改时机开展银行效益审计的思考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三维模式机制的构建
风险概念在审计中的应用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与对策
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界定、成因及对策
持续经营审计判断模型研究:回顾与前瞻
高速公路全过程跟踪审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杂谈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血·红字·罪与罚──《记念刘和珍君》创新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