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探析新课程标准下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理论发展趋向的研究

探析新课程标准下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理论发展趋向的研究

"

论文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 教学评价 发展趋向

论文摘 要: 本文在分析教育评价理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借鉴美国、日本等体育教育相对发达国家在体育学习评价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高校新的课程目标,从教学评价理论角度,提出关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发展的新趋向。

1.关于教学评价的理论基础

评价是评定价值的意思。学校体育评价就是对学校体育中的人或事物作出的价值判断。教育评价是指在系统地、科学地和全面地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教育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的评价作出判断的过程,目的在于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评价是整个教育评价的核心,包括学生的学习评价和对教师任课的评价,我们理应把对学生的评价置于中心地位。因为学习评价不仅仅反映了课程的最终结果,更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效果。体育课程评价必须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站在素质教育的新起点,探索评价的新思路。

20世纪30年代前,美国学者桑代克提出了学习能力的客观测定,即标准化学力。其特点是评定学生的成绩用统一标准,把对学生横向优劣的比较置于重要地位;其缺点是忽略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学生个性发展和学习评价的多种目标。

20世纪70年代后,欧美和日本普通接受布鲁纳的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的,一个单元的结束和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结束都要进行评价,其评价方式也灵活得多。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很大区别。终结性评价重视的是客观测定与定量分析,强调对学生的最终评分。而过程性评价既重视客观测定与定量分析,同时又重视主观判断(不仅是教师评价,而且包含学生评价)和定性分析,主张把两者结合起来。

新世纪来临之际,世界各国在体育课程的评价方面,几乎沿着一个方向在发展,这就是由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2.学校体育发达国家体育教学评价现状分析

2.1美国学生学习评价工具和方法

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提出了最佳体适能计划。体适能是指从事那些需要耐力、力量和柔韧性的身体活动的能力。最佳体适能的学习评价是为学生提供有关学习和成绩的关键信息,也能够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有学习动力。其评价工具的选择充分考虑到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为他们走向社会制定锻炼计划,自我评价锻炼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力求评价真正反映学生进步的实际情况,这就使评价工具呈现多样化特征。其评价工具有教师观察、日记、日志条目、笔试、讨论、投票表决、角色扮演和健康测试等,这些工具可单独使用,也可综合进行评价。评价工具中以角色扮演和健康测验最有特点。角色扮演是对学生的情感方面的评价,展现了学生认识、理解的程度。如:怎样说服一位朋友戒烟、怎样帮助家人制定锻炼计划。健康测试的原则是:一是不把结果作为等级评价的唯一依据;二是不把结果作为衡量计划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三是不张贴测试成绩;四是根据进步与否而不是成绩高低进行奖励。评价方法有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学习档案评价等。

2.2日本学生学习评价的非成绩评定

日本学生体育学习评价包含体育课的学生成绩评定和体育课的非学生成绩评定两部分。日本对学生体育课学习的非成绩评定采用了四方面三等级标准评定。四方面包括:一是关心、意欲和态度;二是思考和判断;三是技能和表现;四是知识和理解等,并将关心、意欲和态度放在评价内容的首要位置。三等级标准是指:充分满足;大致满足;经过努力可以满足。学生评价包括“评价”和“所见”两大领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评分,取消小学低年级的评分;小学中年级和高年级采用三级评定,高校对选择必修项目的单元测定采用三级评定。“所见”是指学生的闪光点和关注。总之,提倡对逐个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积极评价。

3.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重新定位及其与学习评价的关系

2002年8月6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正式实行。新课程目标包括五个方面,和以前的体育教学大纲有很大的区别,不仅要求学生增强体能,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而且期望学生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等。这就强调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为课程目标。

高校新课程目标突破了原来只注重“生物性”健康这一单维度健康标准的局限,给学校体育带来观念上的转变。它力求突破传统体育课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提出了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其甄别、选拔功能的基本原则,并根据这样的原则对评价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新课程标准在构建评价体系的时候,把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体能、知识与技能纳入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4.高校体育学习评价发展趋向分析

4.1体育学习过程和学生发展之间密切相关的指标作为评分标准

有人说,学校体育以增强体质为中心,就应当把提高体能作为主要目标。其实,体育课的评价应当是体能与技能并重。体育学习过程能提高体能,同时也能提高技能。但是,提高体能与学习过程的相关程度低,而提高技能与学习过程的相关程度高。一个人的体能与提高和遗传、营养、休息、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而运动仅是其中变量之一。有的学生尽管认真学习,但体能提高幅度很慢;有的学生先天条件好,不用练习也能评优,其原因就是因为体能发展与学习过程相关程度小之故。所以体育课考核,应当技能类优于体能类。

4.2成绩评定标准的可操作性与多样化

体育在学年、学期和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其目标往往是抽象的、一般的,其具体的要求往往不明确。因此,在评价过程中要把学习目标具体化,增强评定标准的切实可操作性。同时因各地区和各学校间的差别,也会出现考核的多样化局面,这种多样化有利于结束力和灵活性的结合,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能力及创造性的发展。

4.3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全面的评价需要各种评价工具。测验是学生评价的重要的也是最常用的工具。但是,仅有测验远不足以评价学生学习的全部结果。观察、访谈、日志等调查技术在学生评价中也应收到重视。此外,在测验中,客观式测验与论文式测验也各有作用,偏爱一种方法而忽视第一种方法是不完善的。

4.4体质测试单列

由于个体的差异,以及发展的非同步性,把体质测试内容作为学生成绩评定指标之一,不公平且不合理,应当单独列出,作为学生非成绩测定内容之一。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均反映体育过程中人的身体发展,是一项过程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但其评价方式应当和自己的过去比较,和同龄人的平均数比较。当然要先算出各项的标准百分数,这样比较就可知道哪项发展快,哪项发展慢,便于不断调节自己的锻炼方法。

4.5学生测定与教师测定相结合

高校在评价的过程中,缺少学生的自我评价、阶段评价,在评价的目的上,只求评分的最终结果,忽视对学生的鼓励和鞭笞。教师应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然后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

4.6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我国未来的体育课程将会十分强调对学生体育学习的多元评价,评价的主要内容可能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学生的生长发育;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运动的行为,运动习惯等;意志品质、情绪状态、自信心等;交往能力、合作精神。

5.结语

评价的目的是为学生的教育和发展,体育课评价的区分、区别、选拔的目的是次要的。素质教育与终身体育强调的是重视体育课程评价的教育性和发展性功能。评价不是最终目的,仅是手段。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激励和反馈,通过过程评价,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使双方了解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激励教师和学生进一步努力,不断完善,使评价更好地为体育课程和学生的未来服务。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域外学校体育传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0.

[2]顾渊彦.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0.

[3]曲宗湖,顾渊彦.大学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1.

[4]顾渊彦.体育课程的结束力与灵活性[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 [6]体育课程标准研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8]金娣,王刚.教育评价与测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2.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国庆节我去了朱家尖
游蟹岛
我和大海有个约会
游海底世界
难忘的春游
日本迪士尼
去宝墨圆观光
云南之旅
盛世水晶
草原之旅
游雁荡山
游恭王府花园
坐大轮渡
快乐北仑行
喜怒哀乐的校园生活
关于案例教学在信用证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复式教学在边疆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浅析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析
浅论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诱因及对策
试论基于教学资源库的案例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教学体会
浅析教师教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教育质量
试论在国际贸易教学中加强学生主动参与的措施
浅谈开放教学资源环境下教师作为课程管理者的职责
浅谈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途径的探讨
试论包装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的双语教学
轻工特色高等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浅谈大学公选《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双语教学实践探讨
试论外籍教师绩效与文化管理探析
浅谈抗战时期内迁高校与西南边疆教育的发展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王二小》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王二小》教学设计
《王二小》教学设计
《王二小》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王二小》教学设计
《王二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网络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