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新时期中国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

浅析新时期中国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26

浅析新时期中国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

"

论文摘要:青年的发展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随着全球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切实加强中国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意义重大。要把握好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鲜明的实践、民族和时代特色。抓准青年价值观变动的特点和规律,使中国青年担负起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神圣使命,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色;中国青年使命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人类认识世界和历史的重要文明成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006年,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要从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高度,抓好大学生的理论学习,在广大青年中培养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不断加强中国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对于有效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应对国际形势变幻,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期中国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加入全球化进程,使我国在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冲击。如何抓住时代机遇,在挑战中获胜,对中国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深远意义。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它的实践基础是建国来我们党对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实践。一方面改革实践的深入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伴随时代发展的创新要求,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健康发展需要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因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地创新和发展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特别是中国青年一代的时代使命。毛泽东同志曾把青年比作“早晨

八、九点钟的太阳”,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青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继承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快速发展时期,青年思想发展问题也日益成为一个单位、一个领域和一个国家发展的重大课题。

从青年发展社会学角度看,青年作为一种社会承前启后、充满活力、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代表,他们的发展程度往往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应对中国青年思想的特点予以关注。成长在新时期的青年,具有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知识广博,思维活跃;第二,求实精神强烈,反对形式主义;第三,参与意识强烈,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第四,求新意识强烈,厌倦陈旧的教育方式。根据青年心理发展趋势的一般特征,这一时期是人生中心理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转折期,人们的独立意识开始增强,世界观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较大。青年时期也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选择什么样的世界观,将决定着他的人生发展方向。在此阶段,要特别注意通过马克思主义教育,批判资产阶级和各种剥削阶级的世界观,积极引导和帮助青年更好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选择、确立产主义世界观。这是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问题。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全党同志,全体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年,是党的一贯原则。我国历届领导人都对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高度重视。例如,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以此来强调青年政治观点塑造和培养的必要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仍然很重视青年的马克思主义教育。邓小平同志指出“共产主义的理想足我们的精神支柱”,“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耐青年进行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是邓小平理论中青年教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讲到“要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007年10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及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

二、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鲜明特色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新时期回眸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取得显著进步。新时期广大青年应把握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民族和时代特色,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一)实践特色

唯物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B克思主义的成就和挫折,辉煌与探索,时刻在启迪着人的思考,规范着历史的脚步。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与实践紧密相连,其内在生命力和本性要求它必须参与实践和改变世界。在这种参与和改变世界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自身也得到检验、补充和发展。不断发展的历史和时代总是向马克思主义提出新的历史课题和任务,也总是会在这种艰辛的探索过程中产生出新的理论成果。“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必须结合中国实际,认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识到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只有坚持与时俱进的实践探索,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二)民族特色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断胜利,其理论的基本原则日益与地域、国家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的基本理论原则对于世界各国都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但是,如果它不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永远难以结出现实的果实和取得现实的胜利。历史和实践表明,凡是社会主义取得成功的地方,总是那些注重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地方。中国是一个古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历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与发展。毛泽东同志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基本原理时,提出了一系列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指导性原则。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党和国家制定民族政策奠定了思想基础,彰显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特色。建国初期,邓小平结合西南地区民族的实际,在《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基本观点和政策措施,对毛泽东的民族理论做了具体阐发和补充,为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提出了“要使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啪理论,着眼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和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深刻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民族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趋势,找到了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捷径,使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少数民族倾注了无限的深情,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了卓越贡献。不仅成功的领导了民族工作的实践,而且在理论上、政策上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民族理论,成为指导各族人民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针。胡锦涛同志也曾多次强调,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三)时代特色

在人类步入21世纪的新时代,发展已不仅仅是实现工业化的进程,还包含着工业化之后的信息化过程以及在工业化、信息化基础上所发生的社会转型和全球化带来的新问题。因此,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面临着严峻的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在时代大潮中不断创新和发展着的理论,它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其顽强生命力的源泉,它的科学性和时代的需要则是其生命力的基础。它必须随着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的转换而不断创新发展,满足时代和历史的需要。教条式的停滞将使马克思主义失去生命力,丧失其存在的依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应该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紧跟时代,与各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才能与时俱进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全球化这样一种大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关于我国社会和经济下一步发展中所必须坚持的根本理念和指导方针。它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础上,结合了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具体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实践;同时,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论和发展目标,科学发展观又积极地借鉴了现代发展理论的有效成果,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一个意义重大的理论创新,突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三、有效推进中国青年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

要将中国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视作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完善。以正确的舆论引导青年,以高尚的精神塑造青年,以优秀的事例鼓舞青年,)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使青年不负历史使命。结合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对有效推进中国青年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全面把握青年价值观变动的特点和规律。要有效地对青年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教育就必须全面把握青年的心理特征,和现阶段青年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的规律及特点,注重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层次性。使青年价值观教育落实到实处,努力探身青年价值观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从更深的层面上把握青年一代的整体价值观念及其取向。

其次,应当积极地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为中国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创造良好宽松的外部环境。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引领青年舆论,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宣传力度。

再次,提供有效评价和激励机制,用典型优秀事例教育广大青年。使当代青年在身份认同的基础上激发内在动力,是新时期推动青年群体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重要途径。例如,每年全国根据不同主题,征集先进事例评选出“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等,这样,既有利于增加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以生动的实例诠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也更容易在青年中产生强烈的反响。

最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帮助青年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青年走向社会的视野不断扩大,各种社会角色的要求和规范也急剧增加。要帮助青年正确处理角色内部冲突和角色间冲突,培养和教育青年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这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只有拥有青年,才能拥有未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观察小蚂蚁
小麻雀
精明鼠家族
蚂蚁
小毛驴
淘气的小白兔
有趣的“肥多多”
黄牛
小乌龟
春天的校园
我真喜欢小鹦鹉“青苹果”
可爱的小猫
可爱的小猫咪
我喜欢的小动物
大公鸡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模式研究述评
关于社会系统论视野中高校人文精神缺失原因及建构路径
试析微博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进
关于高校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解决重大问题典型案例研究
由一节公开课说开去 试论如何上好政治公开课
关于高校债务及风险化解现状探析
关于创先争优贵在符合实际
关于“生产劳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史中的演变及反思
试析新形势下大学德育创新研究
试析模因论在高校英语口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内蒙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试析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
试析心理契约理论的教学医院实习学生管理策略探讨
关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邹议
试析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静夜思》教学反思
《静夜思》教学案例及反思
《静夜思》教学反思
《静夜思》课后反思
《静夜思》教学反思
《静夜思》教学有感
《静夜思》教学反思
《静夜思》中的“疑”
“床前明月光”的“床”作何解
为“大阅读教学”铺路──《静夜思》教学反思
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
《静夜思》教学案例及反思
出错──好事?坏事?
古诗新教 培养自学能力──《静夜思》教学随笔
《静夜思》教学实录及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