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中职学校生物教学中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试论中职学校生物教学中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论中职学校生物教学中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

【论文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环节,《生物学》是中职学校开设的重要课程,在生物教学中通过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青春期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科学观教育等可有力地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 生物教学 青少年 思想道德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学校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主阵地。学生每天在学校内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学校要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必须抓住各个学科课堂教学这个关键环节。《生物学》是中等学校开设的重要课程,生物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思想教育,对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是青少年最基本的品德要求,现行中等学校《生物学》教材中富含大量“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深入挖掘这些素材,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多种方法,让这些“鲜活”因素有机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首先,结合教材有关内容,通过向学生介绍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及研究动、植物的历史,古今科学家在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成就及其名人名著,特别是解放后我国在藻类养殖研究,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养殖业、医疗卫生业的飞速发展,地方病、传染病的防治,结晶牛胰岛素、酵母丙氨酸转运RNA的人工合成,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大熊猫胚胎的克隆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其次.面对现实,结合教材有关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在生物学等方面的问题。如我国虽然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但因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却相对贫乏,加之人为的不合理的开发,造成生态平衡破坏,使众多野生动、植物面临绝灭的危险等,使学生产生危机感。

再次,利用活动课和社会实践课,带领学生到自己的家乡去采集、制作标本、搞社会调查,尤其是带领学生到自然资源丰富而群众相对贫困的偏远山区去,让学生亲自调查、分析为什么这些地区自然资源丰富而群众却贫困的原因,从而增强他们热爱家乡、为家乡经济振兴贡献力量的决心和信心。

二、适时的青春期教育

目前中等学校的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年龄多为l5~17岁,他们的生理知识尤其是性生理知识相对贫乏,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性问题(如梦遗、手淫、早恋等)、接触到的性信息(如文学作品中的性描写、影视中的性爱场面、网络中的色情网)等缺乏处理经验,且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又不愿互相交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结合教材中儿童少年生理卫生部分内容的学习.在课内向学生讲解男、女性器官的结构、功能和差异;青春期男、女性特征的差异;月经、梦遗等正常生理现象出现的原因等,让学生消除对“性”的神秘感。第二,结合教学组织学生观看“成长中的女孩”、“青春期的奥秘”等科教片;阅读《男孩的秘密》、《女孩的秘密》、《艾滋病的预防》及相关的生理卫生书籍,让学生通过自学了解自已身体的变化,消除对性知识的不合理认识,学会解决自己因生理变化而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第三,结合“遗传的细胞学基础”、“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优生”等内容的学习,组织学生开展“性问题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对自己接触的各类性信息有一个正确的评判,尽而引导他们增强抵御各种不良性信息的能力,建立积极的性价值体系。

另外。青春期由于生理的变化.常出现女生爱烫发、喜浓妆,男生喜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要求他们从坐、立、行等小事做起,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吃零食、勤刷牙、勤洗澡、勤洗衣、不吸烟、不喝酒、不烫发、不浓妆,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三、具体的法律、法规教育

学校对学生的法律、法规教育通常是通过学校的法律常识课和一些专门的法律、法规讲座等来完成的。由于法律、法规条文多,内容广,学生年龄小等,仅靠法律常识课和一些专题讲座很难达到普及法律、法规常识之目的,教学中将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渗透在生物教材内容之中,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接受法制教育,不仅能达到普通普法的目的。而且能使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得到升华。

1.把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教材内容整合,让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了解法律、法规产生的背景,学习法律、法规内容,明确遵纪、守法的意义和必要性。中等学校《生物学》教材可与法律、法规整合的内容很多,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森林法》、《草原法》、《水资源法》等可与“生物与环境”一章内容整合,学生在学习生学知识的同时,了解由于违背自然规律,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的开垦破坏草原植被、乱建工厂、滥开矿山等行为造成生态失衡,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的各种现状。使其产生共鸣——国家制定这些法律是必要的、及时的、自己作为公民不仅要成为遵纪守法者,而且要成为环境保护者、建设者。

2.借“世界环境日”、“地球日”和“植树节”、“爱鸟周”等积极组织学生宣传《森林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让学生成为促进全社会普法的参与者。

3.利用寒、暑假等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了解、分析由于不守法造成森林面积减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为保护环境献计献策和积极参加“营造绿地、蓝天、碧水,建设秀美家乡”的社会活动,使他们成为普法的受益者和改变家乡面貌的建设者。

四、务实的科学观教育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中等学校《生物学》教材中实验、实践内容十分丰富,结合实验、实践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观教育可谓得天独厚。

1.结合教材有关内容.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生物科学家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典型实验科学史实及科学家轶事等,让学生领悟科学的崇高和对历史的巨大推动作用,从而增强他们热爱科学的意识。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如结合“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的学习,介绍奥地利学者孟德尔开展植物杂交实验、发现遗传的两大规律,成为遗传学奠基人的事迹;结合“植物分类”教学,介绍我国古代学者李时珍的贡献和对医学事业的推动作用;结合“禾本科”的教学介绍我国当代著名学者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实验及其对人类的贡献等。

2.加强实验教学,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质疑、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首先,通过制定详细、具体的实验目标、操作规范等,要求学生重视实验过程、按规范操作,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等如实记录、认真分析,出现错误及时纠正。如“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要求在高倍镜下观察并绘图。但由于受实验材料、装片制作技巧等的限制,观察所得现象往往与教材所绘插图有差别,学生为求“准确”常常照搬教材。教学中要及时组织学生分析观察现象与教材插图有别的原因,指导他们用笔真实地绘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小麦杂交实验”中“千粒重”数据的获得、“豌豆杂交实验”中籽粒形态数的统计都要求学生一粒一粒的数;“动、植物物候观察”要求他们一年四季定时、定点观察,风雨无阻等,使他们真正体会到“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

其次,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自行选择实验材料、自主设计实验步骤,自由组合实验伙伴,积极探索、创新。如“果树嫁接”实验,教材内容只有“劈接法”、“芽接法”,教完教材内容后让学生自己实践。有一名学生家在农村,家里有果园。寒假期间,父亲因果树品种不好、果品产量低等原因,决定采用“嫁接换头法”改良果树品种。这位学生在帮父亲改良果树时,对果树嫁接的意义、技巧已有了解,实践时的积极性非常高。他联合数名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试验时发现:“劈接法”适宜小砧木嫁接,对大砧木则不适宜。一是不易劈开接口,二是劈口过大夹不住接穗,劈口过小易夹碎接穗,且工作量大,费时费力。通过反复实践,最后发明了“插接法”:用一根竹签在砧木皮层做一插孔即可插接穗。将这一办法在农村推广,深受果农欢迎。

3.引导学生科学的认识生命。人是一种生命的存在,人的生命不仅是生理的生命。而且是心理的社会的生命。教育是一项直观生命并以提高生命力价值为目的神圣事业.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根本。教学中结合“儿童少年生理卫生”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明确生命的结构是复杂的;结合“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等的学习让学生明确地球上生命的出现和人类的产生是漫长的,生命个体——人的诞生、人的生理发展、衰老与死亡是客观的;通过组织学生去医院参观产房、婴儿室、手术室,探望身患绝症病人,观看预防艾滋病、抵制毒品、预防交通事故展览等。让学生体验每个生命的诞生和消亡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和悲痛,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人生的有限与短暂和体验生命的可贵,尽而珍惜、尊重生命;通过参加“抗洪救灾”、“防震救灾”、“见义勇为”事迹报告会,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等,让学生了解生命个体与社会、他人的关系,肯定自己的生命价值,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班的锛偝紓级大王
童年趣事
我懂得了珍惜友谊
郑阿姨
在闰土家第三天
我尊敬的人
我变了
难忘的一个人
人生道路上的老师
烧饼飘香
相遇
在闰土家第一天
我要叫他“周老师”
穷人(续编)
夸夸我的邻居—李小虎
在小规模企业中实施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探讨(1)
关于审批制改变后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思考(1)
审计机关申请财产保全探析(1)
关于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1)
试论加强审计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1)
我国质量成本审计的探讨(1)
商业银行反洗钱审计的定位与方法(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审计调查后的思考和建议(1)
网络环境下的审计创新(1)
财务报表舞弊与审计对策(1)
注册会计师审计价值探析(1)
试论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应用存在的问题(1)
上市公司舞弊及舞弊中的审计策略(1)
间接委托模式下高校内部审计关系缺陷分析(1)
绩效审计的理论与实务探讨(1)
《短文两篇》课文结构分析
《短文两篇》课文简析
《短文两篇》重难点突破
《短文两篇》参考译文
《短文两篇》学法导引
书声朗朗满课堂──《记承天寺夜游》朗读教学案例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短文两篇》课本习题提示
《短文两篇》课文背景知识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反思
《短文两篇》学法指导
《短文两篇》教法指引
“书”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
《短文两篇》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