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9
关于朱熹伦理思想对当代大学生自律教育的启示
"
论文摘要:培育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自律品质是时代的要求,朱熹“重理”、“尚德”的伦理思想,在大学生道德自律教育中具有方法论意义。
论文关键词:朱熹;大学生;道德自律
大学是国家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从这个基地走出去的大学生们对某种思想文化认同如何和思想道德层次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今天,我们的国家,正处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孕育了多元化的价值观念。而多元的价值观必然会对社会原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形成强烈冲击。学校自然不能幸免。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教育者的面前:如何在“纯金与泥沙混杂,美好与丑陋同在”的现实生活中,帮助大学生提升自身的认知能力。分辨现实中的是是非非?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和道德水准?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也不乏众多的圣贤名士。他们留下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内中蕴藏着育人智慧。正因为此,把传统文化儒家学说中道德自律观融入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去,必定会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在此择其一,谈谈朱熹的伦理哲学思想在其教育观上的启发。
一、朱熹的伦理哲学思想中对道德自律品格的强调
朱子哲学的最高范畴就是“理”。他认为“未有天地之前,先有此理”。理先于人类,天地之前而存在,“理”是世间万物的主宰,世间一切都是由它派生而来的,包括人类社会的道德准则。“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为天,地得之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而为性。其张之为三纲,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所以仁、忠、慈、孝、友、恭、和、柔、礼、信等道德规范都是符合“天理”的,因而需要自觉遵循。朱熹主张如何去遵循?以他对“信”的阐述为例:
诚信观是朱熹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朱熹日“诚者,实也。”翻《朱子语类》卷二三“诚者,合内外之道,便是表里如一。内实如此,外也实如此。”什么是“诚”?朱子认为:“诚”就是表里如一,不自欺,亦不欺人。何为信?朱子认为“信是信实,表里如一”,又说“信者,言之有实也”,“信是言行相顾之谓。朱子提倡的“信”就是表里如一,不说假话空话,诚实无欺,做到言行相符。信守承诺。对于“诚信”朱熹赋予其非常高的道德评价。将其视之为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一个人究竟如何才能做到诚信?朱熹从人格修养出发,指出它的基本点是“实其心。诚其意”。网而要想“实其心,诚其意”就必须自修,自省,不懈努力。“诚其意者,自修之首也。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自欺”。朱子认为诚意是自修的第一要务。要自修者,就应当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修善去恶,不虚骄,不自欺,才能逐渐达到“诚”的高度。这就告诉我们,“诚信”的获得需要主体自觉,借助“内圣”功夫收敛身心,只有这样,才能排除内心的私欲,保持善良、诚实之本性。
再如,朱熹对《大学》提出的“三纲领八条目”解释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止者必至於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於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有其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简言之,所谓“三纲领”,即“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在上述阐述中,深刻地表达了他的从个人到社会,从天到人的以“理”为中心的社会整合思想。根据朱熹自注:“明”就是发扬光大,“明德”就是人得之于天而暂为私欲蔽障的美德。朱子提出要“明明德”就是主张明天理,窒人欲,唤醒人内在的良知和德性。他认为,人之问学,首先在于“收拾”自己,明白天理,发挥个体的道德自觉性,以“明德”为指归,注重个体道德培养。文中的“亲”读作“新”。“新民”者意即使民心除去“旧染之污”而焕然一新。朱子意在,在个体“明明德”的基础上,推己及人,教化大众,感化众生,从而实现个体道德性向集体道德性的转化,以至于“止于至善”,进而到达完美理想的道德境界。当“天理”——美好的道德成为人人主动追求并极积遵循的准则时。社会也就实现了除旧布新,臻于“至善”的境界了。从朱子对“三纲领”的阐述中,不难看出,他认为君主平治天下的局面是通过个体道德自觉,道德自律实现的。个体道德理性的实现是集体道德理性实现的基础。当然。朱子所处的时代社会经济基础和历史条件与今天的社会相比自是大相径庭,其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当然也有其特有的历史内涵,但其伦理哲学思想中重伦理、尚德性,充分肯定和强调道德自律品格在个人乃至集体道德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还是值得当今育人者学习和借鉴的。"
二、朱熹的“重理”“尚德”对大学生德性培养的意义
朱熹的伦理哲学“重理”“尚德”,对人的道德品质形成中道德自律品格的重要性的强调,仍值得教育者依重和借鉴。其必要性是由当今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决定的,其现状,不妨略举一二:
1.重智能。轻修身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都在与青年和青年学生交往中谆谆教导青年“要牢固树立远大志向。努力掌握过硬本领”、“要有远大理想,高尚的道德,渊博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和完整的人格”。总书记和总理的这番话是极有针对性的。当今大学生群体中就有相当的一部分人并非如此。他们仅从自身的发展考虑,只注重自身的智能培养,而忽视甚至轻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典型表现为:对智能锻炼性活动积极热情,唯恐落人之后.为争名额,为上名榜而争相自荐,有的甚至不惜花钱拉票:而对一些促进自身道德修养和文明习惯养成的活动,则表现出冷漠、消极,甚至逃避、抵制。
2.重功利。轻德行
3.重享受.轻奋斗
“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这一美德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身上似乎难以发现。一些学生津津乐道的是餐馆之美味,网吧的刺激,交异性朋友甚至是“恋爱”的乐趣。或者是通过某种手段获得毕业论文高分的得意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他们贪图享受,不愿劳心受累。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潘玉贵在一份关于青少年的调查报告中说。有些青年宁愿做“啃老族”也不愿自食其力,宁愿当“二奶”也不愿嫁穷人。还有的“农二代”忘掉了他们父辈敢于拼博、奋斗的精神。最近笔者的朋友向笔者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大专在校生,三年内不仅“通过”了专科各门功课考试,还一举拿下了大本的自考文凭。正当朋友向她表示发自内心的祝贺时。她却津津有味地说出了真实的原委:这一切都是通过采取某种特殊的手段而不用劳心劳力获得的。悲之哉,真让人啼笑皆非!诚然。当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整体状况是健康向上的,但也不可讳言,还存在许多不容乐观的地方,这也正是肯定朱熹的“重理”“尚德”,加强“道德自律品格”修炼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三、当代大学生道德自律品质培养的路径
1.借重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康德认为,真正品德的产生,来自人们意志的自愿,不受外界的约束,可以通过自主规范来约束自己,故道德的最高境界在于“自律”。|所谓道德自律,就是道德主体,用自省的方式,借助其对自然,生活规律的认识和对道德规范的认同,去判定、审视自己行为是否与之相违背,也就是自己给自己立法。变被动为主动践行,自觉约束自己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一直强调道德的规范和良心法庭的建立。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儒学集大成者朱熹,力主“存天理、灭人欲”,主张以“天理”为规范约束人们的言行,从而实现人格的理想化,“止于至善”。反思当今大学生存在的道德自律修养之现状,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大学生们道德自律意识差,自我约束能力低,当然也不无学校传统的德育模式只注重他律而轻自律能力培养的过失所致。孔子目:“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省也。”曾子言:“吾日三省吾身”。朱子说:“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国有着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众多的至圣先贤们提供了丰富而又宝贵的育人经验,应借重这些传统文化的力量来感召当代大学生,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
2.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
道德认知是道德内化和道德行为的先导。一个道德认知水平低下的人,不可能自发的形成自律意识。而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就需要将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才能成为指导大学生高尚的道德行为的指南。因此,大学生的德育应注重以启发诱导为主,再辅之以必要的制度约束。让学生们积极、主动、自觉地从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尚德需求,内心愉悦地接受高尚的道德规范,逐步养成追求高尚品德的自律品格。
3.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道德行为习惯是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的,在渐进的道德行为习惯养成中,经过不断地积累,便会形成一个人道德自律的品质。它能使偶然的道德行为成为一种经常性的行为。届时。无论你身处何地,也无论身边是否存在外在因素的监督,都会自觉地履行道德义务。这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不会感觉到丝毫外在的强制。这时.你不仅会深刻体悟到道德认知的正确性,而且会在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道德情感的共鸣和愉悦。
4.磨炼大学生的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承担道德责任时,克服内心障碍和外部困难的能力和毅力,在实际行动中表现为果断、坚决、勇敢、自制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朱子说“正心诚意”。他主张应高扬儒家“内圣”原则,孜孜追求“内圣”人格,“正心诚意”地注重主体道德的自我完善。在现实中,大学生们大多有道德意志薄弱的表现,在高尚的道德行为面前,有时表现得犹豫、徘徊,甚至患得患失。这不值得大惊小怪,这是一个正常的行为过程。只要将他们的道德意志经过不断地磨炼,使其“干锤百炼”成为“绕指柔”时,最终他们将获得坚韧不拔的道德意志。
今天,人们经常会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种种怪象中惊觉,我们的社会道德怎么了?思想者于是提出了“道德滑坡”的概念,进而究问“重建道德靠什么?”我们说,不管社会是否真的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和自信的: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伦理哲学是提升大学生.以至整个社会道德素养,“养吾浩然之气”内功的良方之一剂。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游乐园
- 拯救地球
- 一幅我喜欢的画
- 雪
- 风
- 走进动物世界
- 凡卡续集
- 假如我会克隆
- 二十年后的我
- 游大奇山
- 爸爸的眼睛
- 诚实王国的故事
- 卖火柴的小女孩
- 我的老师
- 让世界充满爱
- 暑假工程生产实习报告
- 内部网络规划实习报告
- 土木工程项目部生产实习报告
- 参观变电站实习报告
- 建筑工程施工实习报告
-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空调生产实习报告
- 城市生态课实习报告
- 工业设计专业实习报告
- 建筑施工实习报告混凝土裂缝
- 土木工程暑假施工实习报告
- 给水排水实习报告
- 环境专业污水处理厂毕业实习报告
- 土木工程认识实习报告
- 工民建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 工业电气自动化实习报告
- 高等院校在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应对WTO的主要对策问题研究
- 关于就业导向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功能初探
- 关于就业导向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研究
- 浅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高职教育新发展
- 基于就业导向的我国高职高专课程改革
- 浅谈高职院校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 关于就业导向下高等职业教育评估体系的思考
-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探讨
- 浅论高职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
- 浅议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 高职院校课程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 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办好高职教育的几点讨论
- 浅谈高校实行科技管理创新的主要对策
- “作品”与“文品”——析《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的一句话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词句解析
- 名师点拨《小木偶的故事》
- 略而不简,精处悟情——略读课文《卡罗纳》教学案例
- 《去年的树》训练材料
- 《观潮》教学设计之一
- 《观潮》教学设计之九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猫》课文内的成语解读
- 《观潮》教学设计之七
- 《白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观潮》教学设计之二
- 《猫》预习解析
- 《观潮》教学设计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