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0
浅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儒家生态伦理 德育 现代价值
论文摘要:儒家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在今天仍然体现出宝贵的价值,为人类提供着智慧和启迪。儒家生态道德思想与构筑和谐社会的观点相一致,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需要对其进行正确的现代化转生,使之融人青年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继续体现价值、发挥作用。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在新阶段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不仅是国家建设的指导思想,而且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科学发展观不是简单地要求我们要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而是“把这些要求本身就视为发展的基本要素,其目标就是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植根于现代文明之上的“天人合一”。高校德育工作者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需要在人、社会、自然这个更广阔的背景下研究生态道德教育,构建和完善具有民主精神、反映时代特点的大学生思想教育体系。
生态伦理的理论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中国儒家思想包含着朴素的生态哲学。国际环境协会主席科罗拉多指出:“建立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契机和出路在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中。所以,儒学在新时期完全可以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中,为解决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许多问题提供宝贵的资源。
一、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三才之道”的生态宇宙论所谓“三才”,在《周易))中是指“天”、“地”、“人”;所谓“三才之道”,则指“天道”、“地道”、“人道”。“三才之道”是《周易》里的重要论题。《周易》是中国古代最古老的文献之一,被尊称为《五经》之首。我国当代著名学者杨向奎先生对《周易》的宇宙观给予高度评价,特别强调了它对现代自然科学的价值和影响:“《易》以奇偶为阴阳,阴阳合而万物生,遂为中国传统哲学最古老的宇宙观……阴阳的发现,早于西方的原子说而优于西方的原子说。到现在为止,在哲学上、在基础科学上,正负、阴阳的概念永不可少,没有它们的存在也就没有宇宙,保持它们之间的平衡,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态平衡’。“三才之道”的伟大学说几千年来一直左右着中华民族的思想,对人类认识宇宙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和影响,体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
(二)“钓而不纲,戈不射宿”的环保思想先秦儒家的许多言论都蕴涵着明显的保护环境的思想,强调人对自然的索取应该是有限度、有节制的。《淮南子·主术训》中说:“不涸泽而鱼,不焚林而猎”《周书》讲的:“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人网署,以成鱼鳖之长”,表达的意思都是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规律、合理利用。“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靡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灌灌也。人见其灌灌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孟子·告子上》)孟子这段话细致地记载了牛山由草木茂盛变成秃山的过程,总结出“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的规律,直接表达了警示人们吸取教训,“滋养”、保护环境的思想。
(三)“恩足以及禽兽”的道德关怀理念中国儒家的人文色彩十分浓厚,一向主张以“仁者爱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宽容气度来对待他人,并能够将这种人文关怀推及到其他生命甚至无生命的自然万物,做到“恩足以及禽兽”(《孟子·梁惠王上》)、“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明代王阳明仔细地描述了“大人”的道德关怀心理:“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是故见孺子之人井,而必有休惕恻隐之心焉……见鸟兽之哀鸣毅棘,而必有不忍之心……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大学问》)儒家意义的“大人”(指真正的读书人)见到儿童落入井中、见到鸟兽受困哀鸣、见到草木摧折都有怜悯之心,乃至见到完全没有生命的瓦石被毁,都会产生怜惜之意。儒学关于万物一体—“一体之仁”(《大学问》)的观点,体现出一种深厚的道德关怀理念。
(四)“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生”的问题是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体现了中国哲学的根本精神。《周易》位列中国哲学第一典籍,里面充满了对“生”的讨论,其中‘旧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易传·系辞上》)意指天地万物都在变化,而变化的内容生生不已、不断创新。《易传·系辞下》讲的“天地之大德曰生”也具有很深的哲学蕴意,唐朝经学家孔颖达注疏此句说:“以其常生万物,故云大德也。上天能够绵绵不息地衍生出世间万物,万物又能够不断产生新物,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断、生生不已、永远常新,这就是天地最基本的“德性”,创造了世界的盎然生机。《大学》引用汤之《盘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些都是主张促进事物日新月异、循环发展的辨证思想。荀子讲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徐食也。污池、渊沼、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徐用也;折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徐材也。”(《荀子·王制》)清晰地描述了我国农耕时代生产方式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采取可持续发展措施。
二、儒家生态道德思想的现代价值
生态道德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国民素质,儒家传统生态道德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精神相契合,与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从中可以挖掘出许多具有现代意义的价值因素,并为高校培养适应时代、面向未来的优秀人才提供启示。
(一)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提供了重要补充恩格斯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的,存在于自然界的。这种人与自然的统一论点和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思想非常吻合,而先秦儒家思想很早就有类似观点。儒家也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左传·成公十三年》),强调“天人合一”思想,宋代程颖干脆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河南程氏遗书》卷六)马克思认为:“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因此,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不能违反自然规律,不能超越自然所能接受的限度,只能是“合理地调节他们(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儒家也认为人类活动的目的不是征服自然,而是为了“赞天地之化育”—发展自己、完善自然,其实现途径是通过“尽物之性”:“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可见,儒家生态思想至今还可以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提供了重要的补充,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儒学现代化相结合的有力支撑。"
(二)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提供了有力左证《孝经。圣治》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以人为本的观念在中国历史上源远留长。“以人为本”是管仲最先在《管子.霸言》中说的:“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儒家虽没有直接提及“以人为本”这四个字,但他们的许多观点却明显地表达了这种思想。《尚书·五子之歌》讲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和管仲的提法其实就是一个意思,孔子也说过:“天生万物,唯民为贵”、“为政在人”。(《礼记。中庸》)因此孔子赞誉管仲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论语。宪问》)儒家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了一个弘扬人本精神为核心的个人管理、社会管理、国家管理的思想体系,这为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作为本质和核心,把“以人为本”提到战略指导思想的高度,并提供了民族思想渊源的左证。
(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思想文化资源儒家思想中充满了“和”的思想。西周太史史伯就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孔子吸收了这一观点,提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孟子继承了孔子“中和”的观点,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到了荀子,儒家这一思想又得到进一步发扬:“天地和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礼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天论》)“和”的思想体现了儒家对宇宙本质的生态认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
(四)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历史借鉴儒家思想强调不但要保护自然资源,更要着眼于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长远利用。在孔子“节用”思想的指导下,荀子提出:“以时顺修”(《荀子·王制篇》)、“节用裕民”、“节流开源”(《荀子·富国篇》)等主张;孟子也提出要按照自然的生态节律和动植物的生长特点利用自然资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署不入垮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这些思想都具有明显的循环经济理论色彩,对中国社会形成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传统哲学思想的作用下,中国曾经诞生了发达的农业文明,如四川的都江堰、新疆的坎儿井、广西的灵渠及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都是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深刻的体验和思考之后的生产实践杰作。这些农业生产方式充满生态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实践了儒家所追求的“尽人之性”、“尽物之性”的思想,对我们今天探索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有着宝贵的借鉴作用。
三、儒家生态道德思想的现代化转化
中国儒家传统生态道德思想中蕴涵着许多超时代的人类智慧和现代价值因素,而其中又有许多因素是与科学发展观相符的。站在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审视儒家思想,它毕竟是农业社会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和种种缺陷。因此,高校吸纳儒家生态道德思想教育大学生,必须进行现代化转化,依托现代社会的载体,融人主流意识形态,才能真正实现它的当代价值。
(一)以辨证认识为前提任何一种思想体系,其生命力主要在于它能够不断地在肯定中自我否定、在保留中自我更新、在传承中自我创造,而辨证认识恰恰是思想文化在扬弃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前提。对儒学这样一种产生于封建时代并为其统治阶级服务的文化体系,我们要想使之历久弥新,首先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来辨证认识它。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继承、转化儒家思想等传统文化,要采取十七大报告里指出的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二)以时代精神为标杆传统道德虽然内存于现代生活之中,但毕竟产生于特定的时期,留下了深深的历史痕迹;要进行现代化转化,就要树立时代精神的标杆。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生活态度、人生信仰、信念、思维习惯和社会风尚的总的概括。黑格尔把时代精神看作一切文化的根源,他认为:“没有人能够超出他的时代,正如没有人能够超出他的皮肤”。当前对儒家传统道德思想进行现代化转换,就要在青年学生当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树立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标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
(三)采取创造性的方法任何一种文化形态的存在,都不能脱离现实的社会基础。儒家传统生态文化凝聚着深厚的中国哲学智慧,但我们研究它不是为了保存它或完全受之牵制,而是为了对它加以改造、创新和发展。美国学者乔治·麦克林说过“价值观和美德的提升,并且将它们结合成一定深度或广度的文化需要漫长的岁月,需要依赖一代又一代的实践和创造。文化的传承称为文化传统。它反映了人们在发现、反映和传递生活的深层意义时的积累性成果。“只有教育一代代青年人按照时代的需要和自己的理想重新改造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重新设计文化、树立价值观,传统才能“活”起来、“传”下去,也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传统。
(四)走科学化的道路站在当代社会发展最前沿的高度审视,儒家传统生态道德思想要摒弃“畏天命”等愚昧成分,走科学化的道路。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我们用科学的理论对德育现代化作系统的、动态的研究,探索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并符合教育规律的生态德育新路子。所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优秀德育传统与当代科学研究相结合,是实现儒家传统生态道德思想现代化转化的科学道路。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儒家传统生态道德思想包含的生态宇宙观、环保思想及可持续发展观等内容,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基本一致,符合社会主义高等学校培养现代化新型人才的需要,是一笔极具中国特色的宝贵思想遗产。著名学者季羡林说过:“在当今世界,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是中国的文化,如果我们没有了这一点,具有中国特色就成了空话。所以,高校要立足人才培养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做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工作,不断丰富和完善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体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童年趣事
- 《渔夫》续写
- 小草
- 可爱的校园
- 愉快的大年
- 学好语文
- 游上海科技馆
- 老师我想对您说
- 菊花
- 春雨
- 我的读书生活
- 我要克隆
- 我的妈妈
- 想起那事,我就后悔
- 地球颂
- 物流生产实习报告
- 计算机生产实习报告
- 2012年暑期生产实习报告
- 农业机械实习报告
- 机械专业生产实习报告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报告
- 工业电气自动化生产实习报告
- 2012年大学学生实习报告
- 国际经济贸易生产实习报告
- 高分子生产实习报告
- 计算机生产实习报告
- 生物工程生产实习报告
- 配电柜生产实习报告
- 英语教师实习报告
- 机械设计班机电毕业实习报告
- 试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分析
-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专业教学提升职业能力
- 关于就业导向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 浅谈就业导向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探析
- 欠发达地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研究
- 浅析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思政课开放式教改模式
- 试论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设计的探讨
- 试论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几点思考
- 地方高校发展高职教育应解决的几个问题睾
- 浅论就业导向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刨新研究
- 试论大学生就业指导应强化思想教育
- 浅论强化就业导向,促进实用软件人才培养
- 浅论内涵优化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 基于就业导向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 浅析就业导向的艺术生创意、创新和创业教育
- 《观潮》教学设计之二
- 《观潮》教学设计之七
- 《去年的树》训练材料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词句解析
- 《观潮》教学设计之八
- 《观潮》教学设计之九
- 《白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猫》预习解析
- 名师点拨《小木偶的故事》
- 《猫》课文内的成语解读
- 《观潮》教学设计之一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作品”与“文品”——析《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的一句话
- 略而不简,精处悟情——略读课文《卡罗纳》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