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议高校管理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高校 管理学教学 跨文化意识 培养
论文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跨国公司中的跨文化冲突日益增多。高校学生在学习管理学时跨文化意识淡薄,极不利于学生将来适应跨国组织中复杂的文化环境,因此,高校管理专业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就显得特别的重要。要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精心选择教材合理加工利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及加强实践教学等多种途径来达到培养目标。
经济的全球一体化使得各国的经济、技术、文化及人员交流不断增强,也使得跨国公司的管理更加趋于多样性和复杂性。管理领域中有关跨文化管理的新观念和新理论不断涌现。相对于这些新理念,管理学教学中有关跨文化意识的内容偏少,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淡薄。这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不符,也不利于学生将来适应跨国组织中复杂的文化环境。
一、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1.管理实践中的跨文化冲突
跨文化(Intercultural)又称交叉文化(Cross-Culture ) ,它是指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跨文化冲突(Inter-cultural shock )是指不同文化、亚文化之间的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矛盾、相互否定的状态。跨文化冲突体现在包括计划、组织、领导、人事、激励、控制等企业运营的各方面和各个层次上—从宏观决策到操作细节,甚至态度、表情等。它既指跨国企业在东道国经营时与东道国的文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又包含了在一个企业内部由于员工分属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而产生的冲突。跨国公司在组织结构、技术方法、决策程序、设施配备等“硬件”正向趋同方面发展,但由于不同文化而形成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行为准则、思维模式等却在“软件”层面形成文化差异。因此,跨文化管理便成为全球管理学界注视的焦点及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教学环节中跨文化意识的缺失
(1)教师对管理学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认识不足。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过程中,教师对文化意识重要性的认识非常重要。然而在教学实际中,大多数教师最关心的是学生是否弄懂了教科书中的知识,至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学生工作以后的事,目前最重要的是牢固地掌握知识。这种教学行为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忽略文化差异,造成学生跨文化意识薄弱。
(2)缺少合适的教材。跨文化管理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美国。目前,国内教材的编写主要参照国外相关教材,理论偏多,大部分教材没有涉及跨文化的内容,即使少数教材有所涉及,内容也非常有限。不能全面地、系统地、真实地反映出东西方文化在管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真正差异。国外的管理理论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国情和文化环境。这样的教学不利于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教学方法单一。在管理学的教学中,大多数老师还是沿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感知,理解和应用,缺乏对学生思维的启迪。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也只是将课本的知识陈述变相复制成问题的形式,涉及跨文化意识的高质量的问题更是少之又少。虽然,有些教师也采用了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但讨论的主题和进程都是由教师掌控的。这种单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方面是不能起到积极作用的。因为,只有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对比两种或多种文化才能将这些差异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跨文化意识。
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内容
1.跨文化意识与沟通
当今,跨国经营日渐成为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学生将来在企业中所面对的文化氛围不再是单一的文化模式,不同文化模式有不同的沟通方式,来自不同文化的沟通双方很容易发生沟通障碍。所谓跨文化沟通是指在一种文化中编码的信息,包括语言、手势和表情等在其特定文化中有特定的涵义,当它传递到另一文化中,要经过解码和译码,才能被对方接收、感知和理解。所以文化是组织沟通的基础,文化决定了如何发出信息,如何对信息进行理解。如沟通的双方—信息的发出者与接受者—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则二者之间的文化差异 便会产生沟通障碍。由此可见,沟通中编码规则和解码规 则受不同文化背景所支持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的影响,使得跨文化背景下的沟通产生传导的误解。因此,在沟通部分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授关于沟通的基本知识,而且还要介绍文化差异对沟通的影响,注重培养学生在以后的管理沟通中的跨文化意识。
2.跨文化意识与决策
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影响着管理过程的每一环节,文化的影响使管理中的决策模式呈现出文化交融的色彩,不同文化影响下的决策模式具有各自的特征和重心。在决策程序与质量方面,欧洲人倾向于把决策建立在过去的经验上。美国的管理者则相反,他们擅长于制定远期发展战略。在决策时效方面,南美洲的阿根廷、智利、乌拉圭等国,企业的领导偏好于作出迅速的决策。在决策绩效方面,拉丁美洲的企业决策通常体现为低效率,没有充分准备,而把决策建立在个体的直觉和情感上。在决策理性化程度方面,美国和瑞典强调理性化。在决策过程的集权分权方面,日本强调借助他人的力量,进行集体的分权决策。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领悟到文化影响深刻地体现在决策模式中。"
3.跨文化意识与领导
领导是管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只要有人类社会活动就有领导的作用。领导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影响力,一种追随关系。领导行为涉及两个主体: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从领导者本人的文化背景出发,个人主义文化的领导者更多的关注任务的完成,集体主义文化的领导对于员工的各方面的利益给予更多的考虑。高度男性化文化的领导者对于工作内容本身要求较高,强调任务的高效完成。女性化文化的领导者更关注员工的生活质量。例如,他们会努力改善工作环境,即使这样做会使工作成本上升。而追求效率的男性文化领导者会采取一切手段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忽视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从被领导者角度而言,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有效的领导风格有不同的认识,采取集权方式的领导者在高权利距离的被领导者看来是有魄力的表现,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而低权利距离的被领导者会对这种领导方式很不适应。一个采取民主的领导者会受到低权利距离文化的被领导者的欢迎,但可能会被高权利距离的被领导者认为工作效率不高,他们会怀疑领导者的工作能力。在他们看来,过于民主可能是一种没有领导能力的表现。因此教师在讲授领导的有关理论时,应引入权变的思想,指导学生领悟领导的风格应根据所处文化的不同而改变。
4.跨文化意识与激励
激励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一般管理学教材对激励下的定义是:激励就是激励主体通过运用某些手段或方式鼓励客体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紧张状态,积极行动起来,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实现激励主体所期望的目标。激励的目标是为了调动组织成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提高组织的效率。文化因素会影响激励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一方面,文化在需要的形成过程中产生重要影响。除了一些生理的需要之外,社会需要基本是受文化 因素制约的。比如,在美国等个人主义文化中,个体成就具有重要价值,而群体无非是个体达成个体成就的“背景”而已,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特别是上下级的关系对个体来说并不重要。在西班牙、日本、新加坡这些强调集体主义的国家中,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高于个人成就,所以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会高于个体成就需要。另一方面,文化影响管理者采取强化措施的决策。在高权利距离的社会中,比如中国、马来西亚,管理者更倾采取惩罚措施以阻止不利于组织的行为的再次发生。而在低权利距离的国家中如德国、奥地利,管理者更倾向于采取奖励措施以引导员工使其行为符合组织利益。同时,文化也影响人们对强化措施的反应。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对同一种措施的反应是不同的。比如在高集体主义的国家中,员工对组织抱有很高的忠诚度,所以负的强化措施不会使员工对组织产生消极的想法。而在高个人主义的国家中,惩罚措施会使员工对组织产生敌对情绪,甚至导致离职,因为他们对组织的忠诚度是很低的。可见,激励理论也包含了跨文化意识的内容。
三、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途径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只有教师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培养出具有跨文化意识的学生。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和教师的特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高校可以选派优秀的青年教师出国进修深造,专修跨文化管理专业。使教师的科研和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并积极引导教师将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另一方面,高校可以有计划的选派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到跨国企业参加管理实践活动,让教师有机会亲身体验跨文化管理实践,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日后的教学中,教师才能把这些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同时,这些实践活动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有关跨文化管理的案例。这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非常有益的。
2.精心选择教材.合理加工利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教材和教授内容的关系。虽然,教材的编写者一般都是著名教授,这些教材的编排也非常科学。但教师在使用这些教材的时候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将来的就业趋势对教材进行加工和处理。教师在备课时要阅读大量相关的跨文化管理的教材和经典文献。教师也应当针对目前管理学教科书中跨文化意识内容相对缺乏的情况,适当地多增添一些跨文化的内容。这样,可以赋予教科书更多的内涵。总之,教师很好地利用教材,适当增加跨文化内容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3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4.加强实践教学
建立相对稳定的管理专业实习基地是培养管理人才的基本条件。学校可根据当地的情况与相关企业签订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协议,选派业务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企业业务骨干共同担任学生的指导老师,加强实训环节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管理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理论学习,也要进行实践培训,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方面,要注重采用来自跨国组织信息资料管理案例,强调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如何灵活运用管理的理论方法;另一方面,也可以定期或不定期邀请校外专家和企业家走进校园与学生们面对面交流,帮助学生培养管理实践中的跨文化意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缘
- 世博园
- 盼
- 芦笋王子
- 我爱故乡的黄皮
- 看球赛
- 重庆变美了
- 脑白金妈妈
- 旅游天堂——苏梅岛
- 可爱的表妹
- 上帝的“谎言”
- 我懂得了珍惜友谊
- 我长大了!
- 鲜花献给辛勤的园丁
- 沟通之桥
-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空调生产实习报告
- 工民建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 土木工程项目部生产实习报告
- 土木工程认识实习报告
- 暑假工程生产实习报告
- 城市生态课实习报告
- 建筑工程施工实习报告
- 土木工程暑假施工实习报告
- 工业电气自动化实习报告
- 工业设计专业实习报告
- 建筑施工实习报告混凝土裂缝
- 内部网络规划实习报告
- 参观变电站实习报告
- 环境专业污水处理厂毕业实习报告
- 给水排水实习报告
- 关于就业导向下高等职业教育评估体系的思考
- 浅论高职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
- 关于就业导向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研究
- 浅议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 基于就业导向的我国高职高专课程改革
-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应对WTO的主要对策问题研究
-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探讨
-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办好高职教育的几点讨论
- 浅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高职教育新发展
- 关于就业导向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功能初探
- 浅谈高职院校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 浅谈高校实行科技管理创新的主要对策
- 高职院校课程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 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 高等院校在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九
-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之三
-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之十
-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之九
-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之二
-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之一
-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自主 探究 实践——《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 明目标 探教法——《鸟的天堂》教学谈
-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七
-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之三
-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之一
-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之二
-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