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试析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17

试析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

论文摘要:受不同文化、价值观等影响,英汉语言的礼貌用语也有所不同。这种差异往往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有效进行。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有必要使学生了解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论文关键词:礼貌用语 差异 跨文化意识

1引言

礼貌是各种文化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礼貌用语是人们日常语言交际过程中的重要手段,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礼貌用语。恰当使用礼貌用语,对调和及融洽人际关系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加强,跨文化交际也日益频繁,了解中西方礼貌用语的差异,无疑可以避免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2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表现

在不同场合,不同社会背景和文化的人会话时所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礼貌用语也有天壤之别。下面主要从称呼语、称赞语、致谢、禁忌语与委婉语等方面来谈谈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

2.1称呼语

不同的称呼语体现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取向、社会格局、人际关系等。中国素以“礼仪之邦”甲天下,一直遵循“上下有礼,长幼有序”称呼原则,称呼繁杂;而西方崇尚民主自由,称呼简单明了。

中国文化主张尊老讲辈分,各种称呼五花八门。上辈直系亲属的称呼就有“舅舅”、“伯父”、“叔父”、“姨父”、“姑父”、“舅妈”、“姨妈”、“姑妈”等。同辈中则有“堂哥”、“堂弟”、“堂姐”、“堂妹”、“表哥”、“表弟”、“表姐”、“表妹”。在英语国家中,由于不同的价值观念,亲属的称谓比较笼统且简单,上一辈中只有“uncle”、“aunt”,在同辈中也只有一个“cousin”。晚辈和长辈之间、同辈之间都可以直呼对方的名字,甚至对父母也可直呼其名。而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孩子不能直呼父母、长辈的大名,学生不可直接叫老师的名字,下属不能直接叫上司的名字。否则,就会被视作缺少家教、没有教养、不守规矩等。

在社会交往中,汉语称呼语可用两种表达式来概括:“姓氏+官衔或职务/先生/女士//小姐/老”和“老/小、+姓氏”,如“张局长”、“王先生”、“郑老”、“老陈”等。同样的称呼语套用到英语中去,就可能是无礼、奇怪的,甚至适得其反。若称呼一位上了年纪的美国老先生为“爷爷”则可能会引起老先生的不满而导致交际的失败。英语中称呼语常用的表达式则可归纳为:“Mr./Mrs/Ms+姓名”、“头衔(Dr./Prof.等)+姓名”、直名称呼、专f-j,g谓(Sir,Madam等)。尤其是近年来,西方社会交往中的“称呼”似乎正在经历一场革命,不论地位和职位高低,人们越来越愿意直呼其名了。这似乎意味着人际关系越来越趋于平等了。

2.2称赞语应答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英汉称赞语(compliment)也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中国人的语言较含蓄委婉,西方人的表达则较热情直率。这一点也体现在对称赞语的应答方式上。听到别人的夸奖或赞赏,中国人的习惯是极力否定自己以表示谦虚,如“哪里哪里”、“过奖”、“不敢当”、“差远了”。对他人的恭维、称赞,西方人一般趋于接受,认为否定别人的赞扬是不礼貌的,等于否定别人的判断力和眼光,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比如说英语,外国朋友听了夸奖说:“YourEnglishisverygood.”中国人在这种情况下,大都会说:“Oh,no,notsogood”。其实英语中不常用这么谦虚的说法,一般只要简单地以“Thankyou”或“Thanks”表达谢意就行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两种文化都遵循了各自的礼貌原则。所不同的是,西方人是“尊人不卑己”,而中国人则受到“卑己尊人”礼貌原则的影响而表现出“谦虚”。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在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中,人们把谦虚看成是一种美德;而西方人则认为不尊重事实的谦虚就是虚伪。"

2.3致谢

西方人每天都把“thankyou”挂在嘴边。无论别人给予的帮助是多么微不足道,也不管是上司还是下属,或者是家庭成员之间,西方人都会诚恳地说声“Thankyou”。在中国,关系亲密的家人中也表示感谢,比如,人们常说些“您累了吧?”“辛苦了!”之类的话,但一般不提“谢”字,否则会给人疏远的感觉。

2.4禁忌语和委婉语

英汉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禁忌语和委婉语。为了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败,交际双方应注意如何回避敏感话题、禁忌,如何使用委婉语等。在与外国人交谈时,有些如年龄、收入等敏感话题应该回避。西方人特别忌讳“老”字,尤其是女士,最讨厌别人称她“老”。因为在西方人心目中“老”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就等于无用,因此一般称老人为“seniorcitizens”。而在中国,“老”则是经验和智慧的象征。言语禁忌还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比如人们忌言疾病和死亡;忌言聋、哑、瞎、瘸等身体残疾等等。

3在英语教学中的启示

从上述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中,我们不难看出,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衡量事物的标准。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作为外语教师,我们深深体会到:“Toknowanother’slanguageandnothiscultureisaverygoodwaytomakeafluentfoolofone’sself”。因此,探讨和对比礼貌用语的差异具有其现实意义。

3.1注重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学习一门语言不仅仅是不断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必须针对特定的语境,进行语言知识传授和语言运用教学,培养学生得体合适的语言运用能力,重视语言形式的交际功能教学;培养学生“语用移情”能力设想和理解双方的用意,并尽可能合乎英语的语用原则和尊重对方的民族文化习惯。

3.2注重文化差异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礼貌用语是人们日常语言交际过程中的重要手段,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礼貌用语。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应该重视文化的渗透,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关注目的语的文化习俗,使学生深入了解各种文化的异同,使学生了解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关系,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学生在掌握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能掌握文化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选择恰当的语言结构和表达习惯,避免跨文化交际的失误。

4结语

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体现了礼貌用语的差异。在英语教学中,重视这一方面的内容有助于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能自觉排除文化干扰,避免文化冲突,最终使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猫和老鼠的诡计
书包的呐喊
火星游记
铅笔和书包的对话
电风扇与蒲扇
贪吃兔
海是怎样形成的
春天
书本吵架
红狐狸卖药
博击长空
智选保安队长
龟兔赛跑
老鼠开会
动物界的科技大战
高校学生权利与学校管理权力之应对策略
浅谈对高职学生意识与需求的调查研究
高校学生权利救济的法理分析
高校与大学生法律关系性质分析
浅谈高校学生权利行政诉讼救济的可行性
关于和谐校园视角下的大学生权利体系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思考
论析我国民办学校的教师权利及其法律救济
试论大学生权利受侵与保障
浅谈对数学学科专业教学改革的认识与思考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无效供给”的问题与归因
浅论大学生权利意识淡薄的原因探析
和谐校园建设与多元化高校字生权利救济机制的构建
我国高校学生权利探讨
关于国外私立大学教师权利保障的经验及启示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夏夜多美》教学案例与反思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入情入境多元体验──《荷叶圆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