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论商务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浅论商务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04

浅论商务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

论文关键词:商务英语 文化意识 文化差异

论文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商务英语在当今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要想与西方进行有效交流,就必须要掌握西方的文化。商务英语并非简单的“英语+商务知识”,商务人员对对方文化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商务谈判和合作的进行,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和文化能力的培养。

一、商务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商务英语是一门特殊用途语体,虽然本质上来讲它是一门语言类学科,但它更是“社会技能学科”,侧重于商务环境中的语言应用能力,尤其是跨文化商务交际的能力。语言与文化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一方面,每一种语言都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为反映文化需要而服务的;另一方面,越深刻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地使用这一语言。在商务英语教学中,一些英语教师只重视语言知识和技能,而忽略了商务文化介人,使语言与文化脱节。而商务英语的各个环节都涉及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问题,如果在贸易实务中忽视这个问题,就会产生很多分歧,不利于成功地达成交易。因为在具体的国际商务交往中,往往会不自觉地借助母语的语言规则、交际习惯、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来表达思想,从而产生误解和冲突,有时甚至直接导致商务谈判的失败。所以,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商务语境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必要而紧迫的。

二、国际商务交往中的文化误解与文化冲突

先来看一个在招待会上交际失败的例子。宴会上,一位美国教授(A)从自己皮包里面取出餐巾纸给一位中国学者(C)用,便有了下面一番对话:

C:'Ihey are so beautiful,aren't they?

A:"Ihey really are.I bought them in New York.

C: Well, well. We don' t have to use them. You may save them for your important guests .

A: What do you mean? Don't you tlvnk you are my impor-tart guest?

在中国人心目中,一旦对方接纳自己,友谊的方式往往是视对方为“自己人”,在交往中,无须过于客气。对话中C的言外之意是“既然我们是很好的朋友,您也就无须将这么好的餐巾纸给我用,不如留给其他重要的人用”。C所说的important guest指关系疏远而需要讲究礼节的客人。C的出发点是为了加强友谊,而结果却适得其反。

还有一个案例:中国有个品牌化妆品“芳芳”,在国内很畅销,因为这名字会使人想起可爱女孩的形象。但该产品推销到美国和其他英语国家时,译者简单地用汉语拼音“fang一fang'’做广告,结果销路很差,原因是在英语中“佃喝一加唱,’是蛇的毒牙的意思。消费者难免会对它望而却步。

国际贸易交往中,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误会有些只是闹出笑话,而有些则会造成经济损失,败坏公司形象。有时不了解贸易国家的文化环境不仅会导致失败,而且会引起国际商务活动的冲突和摩擦。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世界上有许多种文化形式,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国际商务人员不能不考虑的因素。

例如,一般情况下,欧美等国在送礼方面注重的是礼物的象征意义而不是礼物的货币价值,他们只把礼物作为传递友谊和感情的媒体或手段。在美国,一般的商业性礼物的价值在一二十美元左右。因此,有时赠送很昂贵的礼物效果适得其反,对方会怀疑是否有贿赂的嫌疑,这样不但不能加深相互间的了解和增进友谊,反而会引起对方的戒备。

当前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基本都依照“英语十商务”的模式进行。这种单一教学模式使学生误以为会说英语,懂得商务知识就能顺利进行商务活动,造成跨文化交际意识缺乏,更谈不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了。

例如:“You mus have had a tough journey. Please let me help you with the luggage."(您一路辛苦了,请让我来帮您拿行李)通常对方会感到吃惊,甚至不悦。"No, no.听journey is OK, and I can manage my luggage.”

综上所述,在日益频繁的商务交际活动中,不同的文化因素在交流时会产生交叉和碰撞。如果不具备跨文化差异和不同的交流沟通方式的知识,就可能会产生误解和冲突,甚至会直接导致商务活动的失败。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出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语言进行涉外商务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中国加人WTO之后商务环境日益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加强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已刻不容缓。"

三、商务英语中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明确教学指导思想,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将主要的精力集中到了“纯语言能力”的培养方面,忽视了文化背景的介绍及讲解。实践证明,成功的商务英语教学,不仅要求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更要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作为商务英语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熟悉商务英语教学所涉及到的两种文化—母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有意识地增加文化差异方面的介绍和讲解,对自身薄弱方面进行充电。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倡教师的自我进修。国际商务英语教师应努力做到精通“双语言”、“双文化”,熟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目前,大多数的商务英语教材都提供了大量的练习。在学习过程中,应充分利用role一play,group discussion, pair一work等方法,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训机会。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将学到的英语知识运用到商务活动中的能力,加速学生将语言训练和商务知识融为一体,从理论向实际技能转化,从而有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增强。

(二)具体教学过程中加强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1.课堂教学导人跨文化意识,注重文化教学

将英语与汉语、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差异作为国际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要教学任务,列人国际商务英语教学的课程计划,对现有的课程安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增设如英语交际文化习俗、英语与英美文化、商务英语与文化、商务礼仪、外事接待英语等社会文化课程,以利拓宽文化视野、增加文化内涵,改变国际商务英语教学中重语言知识教学、轻语言背景教学的不足。增强学生对文化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使其懂得只有狭义的语言能力不足以顺利进行对外交往的道理。教师应引导他们多读有关课外书籍,因为文化知识的获得不可能仅仅来自于课堂。如可通过电影、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他们的知识视野。

2.利用多媒体及其它手段进行跨文化训练

当今通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商务英语课堂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互联网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学习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在线新闻、在线视频等网络资源,从西方社会的日常行为中去学习、体会对方文化与我们的不同。可以让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营造一种文化气氛,在这种环境中学会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并能体会到异国文化的特点,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四、结语

从世界各国企业的国际经营实践来看,注重跨文化交往者成功,忽略跨文化交往者失败。文化因素渗透在国际商务活动之中,并对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涉外商务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外语运用能力,而且必须了解、熟悉异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环境、法律体系、经营习惯以及商业价值观,提高商务文化意识。当前的商务英语教学不但要注重英语语言的培训,更要注重导人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只有认识文化特征,加强文化意识,将语言与文化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运用的准确性,才能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取得成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在那梅花飘香的日子
背叛
为了灿烂的明天
可爱的家乡
绿叶节
找春天
暖流
构建和谐校园得从小事做起
诚实无价
对暑假辅导班说“不”
夜空下的大海
姗姗来迟的南国之春
我的“百草园”
我爱秀江河
七步诗的来历
文明村申报材料
街道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纪实
电信分公司创建省级“消费者信得过单位”汇报材料
申报省一级学校的汇报材料
志愿者协会工作总结
关于创建县级文明单位的申报材料
五好文明家庭申报材料
“先进基层党组织”申报材料
2012年校关工委工作总结
2012年采编部工作总结
基层部工作总结
社会实践中心工作总结
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工作总结
2012年医院客服中心工作总结
巾帼文明示范岗申报材料
施工企业成本控制(1)论文
论审计目的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失信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环境审计探讨
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文献综述(1)论文
浅析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1)论文
现代成本管理模式探析(1)论文
质量成本分析与优化的实证研究(1)论文
浅谈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1)论文
市政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探讨(1)论文
我国推行农业企业化可能性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1)论文
国家审计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论桥梁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1)论文
浅谈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1)论文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分析(1)论文
《包身工》教学设计
第一个尝试用火箭飞天的人──万户
阅读与写作的链接
《包身工》教学设计
世界载人航天历史大事回顾
我对《包身工》的理解和处理
《包身工》教学杂谈
《包身工》教学设计
《包身工》教学设计
《包身工》教学设计
《包身工》教学设计
《包身工》教学案例
《包身工》课文导入
《飞向太空的航程》有关资料
《包身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