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复式教学在边疆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浅析复式教学在边疆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7-21

浅析复式教学在边疆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论文关键词:教育结构 复式教学 农村教育

论文摘要:教育发展不均衡是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其主要原因是城乡之间的差距。它是制约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瓶颈。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加之地理区位的不均衡性,导致我国基础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大差异,城镇、坝区的教育相对集中,而山区,特别是边、穷、老、少地区的教育相对分散和滞后。要改变这种状态,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特别是在办学形式方面要作出很好的思考,使不同民族的适龄少年儿童都享受到了平等教育的权利。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中国教育的总体目标,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阶段性教育目标时应遵守的准则,是中国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指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仲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摆在了突出的位置。促进教育公平、保障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只有保持教育优先发展,才能保障全体人民享受到良好教育的权利,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

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加上地理区位的不均衡性,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同时城乡、区域、学校之间的教育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性,不同群体接受教育的机会和程度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们要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旗帜鲜明地将教育的公益性原则贯穿于实现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之中,使教育公平得到真正的实现。

一、提高认识、优化结构、促进教育的公平

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我国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在农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发达地区已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逐步达到普及高中教育的程度。但对于边、穷、老、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加之自然环境的影响,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教育均衡发展就摆在各级教育决策者的面前。虽然仪务教育勘规定了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但由于居住分散,适龄儿童难以就近人学,特别是近几年来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余下的留守儿童要承担家中适当的农活和家务劳动,给他们就近就地人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要使他们享有教育公平的权利,真正达到实现义务教育的目的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教育主管部门只有积极采取措施,优化教育结构,强化校点建设,才能使教育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教育的均衡发展,不只是教育经费的同等划拨,还表现在接受教育的权利、办学条件、教师配备等方面的大致均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面向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把强大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智力资源。农村教育不是城镇教育被动的附属物,它具有与城镇教育同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仍然是全民教育不可闲置的主体,它与城镇教育不是取舍的问题,它们都具有同一发展的必要性,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农村教育依然是义务教育的主体,而抓好农村教育,必须不遗余力地抓好农村教学点特别是一师校点的建设,它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存在的必要性。

复式教学是我国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特殊性,它依据人口分布,语言文化,地理环境,村落的相对距离,特别是边远贫困山区的农村儿童和家庭的需要而设立的一种有效的办学形式,它可以解决儿童上学远的困难,使适龄儿童可以就近就地人学。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人口逐年下降,大量的单式教学班随着生源的逐步减少而造成教师资源的巨大浪费,相邻的教学点相距较远,不能合并,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本教学点不同年级的学生合并在一间教室由一位教师授课,这样,既解决了学生上学远的矛盾,同时,也使教师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许多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都开办了复式教学班(点),韩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印度、秘鲁等国,三分之二的小学都实行复式教学,越南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积极推进农村和山区复式教学的发展,在师范院校建立“复式师资培训的模型”并开发出版了复式教材。尼泊尔在1994年就已实施农村复式教学的教师培训计划,而我国对复式教学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至今仍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来对复式教学进行研究和管理,致使复式教学在普通教育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受制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同时它是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只有全社会共同关注,提高对农村教育的认识,努力调整办学结构,优化办学条件,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农村教育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只有农村教育得到发展,才能谈得上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复式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复式教学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节时间里分别用不同教材,交叉地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师对一个年级的学生讲课,同时组织其他年级的学生自学或作业。同时教两个年级叫二级复式,教三个年级叫三级复式。复式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它主要适应在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学生少,教师少的农村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它是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组织形式。它对我国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养,振兴经济,稳定社会有着积极的特殊作用。

(一)复式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复式教学是近代史上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在长期的奴隶社会中,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例如我国古代的私塾、家庭教师等。这是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小工业和个体生产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要求接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内容增加,私塾和家庭教师的教学形式已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一些进步的教育思想家提倡人文主义文化,弘扬以“人”为中心的理念,要求个性解放,崇尚理性和知识,要求培养身心健康、知识广博、多才多艺的新人,他们主持的学校除招收王公贵族和富商的子弟外,也吸收了一部分贫民的孩子。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学校便产生了编班授课的集体教学形式。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这种教学形式作了理论上的阐述,形成了班级授课制度,并得到了大力推广。随着人学儿童的不断增多和年龄的差异,复式教学也就随着班级授课制的普及应运而生。

17世纪末18世纪初,欧洲的许多国家受文艺复兴思想的影响,提倡以“人”为中心,竭力歌颂“人”的价值和力量,反对封建教会经院哲学宣扬的蒙昧主义,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以便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独立活动。在此前提下,德意志公国颁布了教育法令,大量开办初等学校,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效仿德国令文推广复式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

辛亥革命以后,各地的教育经费有了较大的增加,乡村学校的学生人数增多,但师资严重缺乏,因而教育部明文规定:“凡学区居民稠密,满五百户以上者,设多级小学校,满两百户以上者,设单立小学校,”“凡同级同班人数甚少者集合为一组教授”。此时,复式教学已成为我国小学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20年代,由于美国的道尔顿制和设计教学法等流行中国,班级授课制度受到冲击和排挤,复式教学的办学形式也日趋消沉。40年代又呈中兴趋势,开办复式教学的学校又遍及全国。我党在解放区也曾利用复式教学的办学形式来努力发展农村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在农村实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制度,解放了生产力,人民生活逐步改善,适龄儿童人学率迅速提高,农村教育事业空前发展,特别是在山区、牧区、渔区设立了许多教学点,办起了学校。但当时百废待兴,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育经费都比较紧张,因此,绝大多数学校都采取复式教学编制。据统计,1956年,全国小学中就有复式教学班98500余个,占全国小学校总数的33.93%,这标志着复式教学的发展进人了鼎盛时期。1958年至“文革”,由于受“左”倾干扰和十年动乱的影响,复式教学逐步走人低谷。粉碎“四人帮”后,我 国教育得到蓬勃发展,随着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以及仪务教育淤的贯彻实施,复式教学又出现了蒸蒸日上的新局面。1989年9月,国家教委初教司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委托,在河北张家口市召开了中国农村复式教学研讨会,这对我国农村复式教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复式教学的意义

1.复式教学是普及义务教育的重要手段。从我国的总体地形来看,山区占60%以上,特别边沿一线,居民点分散,村寨之间相距较远,且是山高坡徒、沟大水深,交通极为不便,儿童上学极为困难,许多儿童即使勉强上学也不得不中途辍学。我国现今的社会生产发展还很落后,教育发展的水平还比较低,而且极不平衡,十三亿人口,80%在农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要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就必须实行普及义务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虽然全国已有94%以上的地区实现了“普九”,理论上已完成了各率指标,但要真正使人学儿童完成所要学习的年限,复式教学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

2.计划生育政策对复式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关系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圆满实现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宗旨。多年来,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落实,广大人民群众对计划生育的认识不断加深,自觉地响应国家的号召,实行计划生育。许多农村育龄夫妇还自觉坚持“只生一个好”的原则,主动办理了伽生子女i玲。自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学龄儿童逐年减少,招生数也逐年减少。许多单式班现在只有个位数的学生,一所村级完小,学生人数不超过100人,师生比例严重失调,造成了教师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复式教学又彰显出不可替代的优势,并且已呈现出从山区逐渐向坝区扩展的趋势,它既能够解决“要学生上学”,还可解决师生比例失调的矛盾,完全符合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

4.复式教学和教学改革有着密切的联系。班级授课制的产生至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虽然单式教学形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至今仍然是各类小学校的基本教学形式,但是单式教学统一使用同一教材和同一教学进度,从儿童的“平均”情况出发,强调“齐步走”,不考虑儿童之间能力差异和兴趣动机的不同,不利于因材施教。因而,批判和改革班级授课制的活动此起彼伏。

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主题,仍然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等。其主要实质不外乎是突出抓的“自学—释疑—精讲—演练”四个环节的课堂教学的改革。让学生进行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和创新,以达到学生能自主学习的目的,为培养创新精神奠定基础。

复式教学,客观存在着不同年级,不同教材,不同进度的特殊性。其特点是:教师的直接教学与学生的自学作业交替进行。这样,客观上就存在着学科头绪多,授课时间短,教学任务重,几个年级相互干扰等因素,给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学秩序的维持等带来了一定难度。一般地,复式教学课表的编排,均以“同堂异科”编排,把直接教学时间长的学科同便于安排自学作业的学科相互搭配,使学生做到“动”“静”结合。座次安排也按左右划片分别安排不同年级,教学中,为了减少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兼顾的困难,可以按年级分别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当小助手,协助教师搞好班级管理,维持教学秩序。实践证明,复式教学组织得好,安排得当,不但不会降低教学质量,反而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自觉的组织纪律性,完全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宗旨。

教育总是受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生产力的发展不但为教育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影响了学校的教育内容,还会影响到教育的组织和方法。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城乡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加上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完全建立“劳力密集型”生产,从而,人口也不可能相对集中,因此保留并适当发展复式教学,完全符合中国国情。我们应当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坚持走以单式教学为主,单复式教学并进的多规格、多形式的办学之路。特别是在实施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复式教学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有存在的必要,更有发展的前景,各级教育部门应当加以重视和研究。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Books and I are good friends(我和书是好朋友)
Christmas Day(圣诞节)
Believe in yourself(相信自己)
一棵老梨树
experience with foreign coins
do you need my help?
views on English
new librarian
grandfather
etter to Shyness
wonderful life
park near my home
work
collection
trip to America
磁石法则:团队建设的法宝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关于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的研究(glx48)市场营销论文(1)论文
如何让你的企业“长命百岁”?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企业发展趋势:网络化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从炒单看薪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员工激励-企业文化应成为一种待遇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论文
全面绩效管理案例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十二星座办公室守则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先找对的人,再做对的事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反“斩首”与企业变革之道市场营销论文(1)论文
如何对考核者进行训练?(2)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雅芳,让品牌战略成功落地市场营销论文(1)论文
你实现团队管理了吗?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如何打通e-HR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我拿什么标准来调薪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打电话》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二
《再见了,亲人》重点字词梳理
《打电话》考点练兵(一)
《再见了,亲人》整体阅读感知
《再见了,亲人》重点字词意思
《打电话》考点练兵(二)
《再见了,亲人》文学常识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一
《打电话》趣闻故事
《再见了,亲人》随堂练习 提高篇
《再见了,亲人》同步作文之写作指导
《再见了,亲人》同步作文之范文习作
《再见了,亲人》重点语句探究
《再见了,亲人》美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