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中小学音乐理论教学现状与对策思考

浅谈中小学音乐理论教学现状与对策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05

浅谈中小学音乐理论教学现状与对策思考

"

论文关键词:中小学 音乐理论 教学现状 对策思考

论文摘要:实施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人才的必要选择、实施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是音乐教育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小学音乐理论教学现状。其次,从音乐教师要深入的学习、研究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变教师的教学课堂为学生的学习阵地等方面对如何提高中小学音乐理论教学水平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具育一定的参考价值。

1前言

中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时期。但从目前中小学生的知识、技能素养现状和社会对中小学毕业生基本素质的评价看,中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尤其是适应社会变化、发展要求的技能素养,不容乐观。因此,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人,新一轮中小学课程改革已如火如茶的拉开序幕。

音乐课程,作为中小学新课程结构的组成部份,在此次改革中受到格外重视。追其原因,一方面是新课改“体现均衡性,重视艺术类”的表现;另一方面也和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现实背景密切相关,即实施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人才的必要选择、实施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是音乐教育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2中小学音乐理论教学现状

2.1学生面临的困境

学生分化情况严重,特别是在音乐研究性合作学习过程中,有的同学可能是“一路高歌到永远”,有的可能是“默默无语到天明”。例如:现在的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大都喜欢采用分组的的形式,讨论问题、设计演唱形式、创编活动等等都让学生参加小组讨论合作。每次小组讨论的时候只见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在张嘴,但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个别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几分钟后,教师一喊停,学生们立刻安静下来,被叫到发言的同学一张口就是“我认为……”、“我的想法是……”。这样做的结果,许多时候都是小组讨论代替了个体独立思考,优秀学生的个人思考代替了全体学生的思考,从而使学生分化严重,优者更优,劣者更劣,走向两个极端。另外,学分制的实施对学生带来新的挑战:如选课制度,学分获取途径及认同方式等。

2.2学校领导认识面临的困境

重点是党政领导、职能部门领导不能转变观念,落实“教师教育是政府行为”,不能放松对教师的束缚。“会上讲素质教育,会下搞应试教育”,忽视音乐课程,带着这种观念领导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肯定搞不好。例如,在音乐教学中还存在着用专业教育的眼光和要求看待普通中小学的学校音乐教育问题:重视一节音乐公开课的质量,忽视平时的教学质量;重视音乐尖子人才的培养,忽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重视艺术比赛成绩,忽视艺术活动本身的育人目的;重视音乐专业知识,技能训练,忽视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忽视了音乐教育对德、智、体等各育的重要辅助,促进作用。甚至在某些做教学公开课,示范课的“骨干”教师中,存在着抓少数“重点”音乐班的问题等。以上的这些做法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尽管在应试条件下,也对音乐教学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改革实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应该说,只有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才真正给音乐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并为改革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2.3教师面临的困境。

不少音乐教师把“少讲”或“不讲”成为平时教学的原则。在课堂上不敢讲,忌讳“讲”,到了谈“讲”色变的程度。本来一讲就明的问题,非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学习伙伴由自己挑,想与谁交流就与谁交流等等。认为这样就避免了“灌输”、“填鸭”之嫌。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流式学习,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反而造成了音乐课堂教学重主体,轻主导的现象。另外,音乐教师由于对新的教育理念理解不透彻,在课堂教学中存在重形式轻实质的浮夸,一堂音乐课表面上热热闹闹,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内容。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适应多样化的课程结构。

3提高中小学音乐理论教学水平的对策

3.1音乐教师要深人的学习、研究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规定了音乐教材、教学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和教学中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规定了评价哪些基本素质以及评价的基本标准。但对音乐教材编制、教学设计和评价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如教材编写体系、教学顺序安排及课时分配、评价的具体方法等),没有作硬性的规定。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作为教学的指导性文件,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人细致的学习,准确领会其要求,不拘泥于选用的教材,灵活应用当地的各种课程资源。中小学音乐新课程要求教师按课程标准设计教学,而我们的音乐老师们以往都习惯于按教材去设计、实现教学。因此,只有更好的了解音乐课程标准的精髓,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中小学音乐新课程。同时,我们也只有真正理解了新课标的理念,才能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把新的理念落到实处,而不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貌似神离,歪曲本质。

3.2变教师的教学课堂为学生的学习阵地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全员全程参与,促使其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只有让学生全体参与到课堂里去,让他们把自己的能量释放出来,课堂才能“活”起来,这样,教师也就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佳手段,是新型课堂教学方法占领课堂这个传授知识主阵地的重要渠道和措施,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紧张的思维中去体验、去探索、去学习、去创造,并激发起极度的兴趣和乐趣,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拥有一位好老师
我最喜欢的老师
我的老师
我和孙老师
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
我最爱的老师
我的新老师
老师的目光
我最喜欢的人——我的李老师
我的老师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有爱心的陆老师
一封信
我们的班主任
论国际法视野中的战争赔偿及历史演变(1)论文
浅谈培养大学生正确职业价值观意义及途径
经济增加值与企业价值管理研究
探析国际法上的强行法规范(1)论文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
浅谈明晰角色定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实效性
关于英国“雇佣本位”职前教师培训课程类型及特点探析
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浅析
浅论个人在国际法中的地位(1)论文
试论将ISO9000标准引入军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探索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经济绩效分析
关于英国教师看学校督导
试论加强师资建设,提高通识教育质量
浅探墨子处理国家关系的国际法思想(1)论文
战略柔性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后记
心底的呼唤──《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片断赏析
以读促思,由悟导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有感
感觉眼泪──《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后感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杂谈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上课体会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后感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片断及反思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
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片断赏析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实录
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引起的思考──《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有感
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有感
语文也可以轻松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