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论析河南高等教育与知识社会之建设
"[论文关键词]河南;高等教育;知识社会;创新发展
[论文摘要]知识社会是以知识为基本要素的社会,建基于“知识”这一逻辑起点,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保存知识、传承知识、应用知识、创造知识、涵化知识、交流知识等。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互为依存,是一体化的。因此研究河南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与知识社会的良性互动,既是我省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我省社会和谐发展题中应有之义。
从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功能,引领社会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责任。这是因为它在维护、传播、研究永恒真理方面的作用得天独厚,在服务文明社会众多领域方面的贡献有目共睹。社会的进步需要高等教育提供更多更新的知识和优秀人才,需要高校生产先进的思想引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同时,高等教育也需要社会为之提供资金和各种信息资源,并在社会中实现科研转化。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互为依存,是一体化的。因此研究河南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与知识社会的良性互动,不仅对高等教育事业,对构建我省知识社会将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河南高等教育的布局和结构的失衡,管理的行政化,不仅阻碍了高等教育的自身的发展,对河南经济的发展也形成阻碍,也为河南人口大省在人才培养方面带来压力。
二、知识社会及其特征
20世纪50年代末,作为西方发达国家之首的美国在社会结构方面率先出现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白领工人和服务性行业劳动者的人数第一次超过了蓝领工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使得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知识已经代替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知识劳动者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物质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一些西方学者觉察到这一变化的的历史性意义,开始将工业社会之后的社会叫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等,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在他的《后资本主义社会》中第一次明确指出“我们正在进入知识社会。”也有学者把这一时代称为“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是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征的,它以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包括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技术,涉及到传感技术、多媒体技术、光导纤维技术、集成电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一系列技术,使人类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知识.使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川很显然“信息社会”是关于技术范畴的概念。目前我们国家主要的提法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包括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两大内容。人与社会的和谐需要以社会科学为指导,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以自然科学为指导。因此“和谐社会只能是知识社会”。
总之,作为新型社会形态的知识社会,其特征在于:其一知识社会是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社会形式,知识将比资本更重要,资本和资源的总量和增量将不可能像工业社会那样成为经济成败的模式,决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是知识。其二,在知识社会,知识将是一个独立的主要的生产要素、企业价值的主要源泉、企业的管理模式、财富分配的主要依据乃至社会结构都将因此发生重要变化。其三,知识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维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其四,从知识的特征上考察,知识社会条件下,知识发展是多门类综合性交叉的,知识的创新是有组织有目的的行为。有效应用知识正在成为取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变量,终身猎取知识将成为必然。其五,知识、信息和技术、网络的发展为知识的世界范围内流动和共享成为可能,国际间的科学与技术的合作为知识的全球化趋势推波助澜。"
三、河南离等教育与知识社会协调发展
(一)知识社会的科学规范与高等教育自主发展
知识社会是以知识为基本要素的社会,建基于“知识”这一逻辑起点,知识社会对高等教育基本功能—知识的存储、知识的传承、知识的应用、知识的创造、知识的交流与推广等必然发生深刻影响。那么高等教育如何实现与知识社会的协调发展?我们认为,应按照知识市场需求,进行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从而实现我省高等教育科学有序发展。目前,经济体制上实现了计划到市场的转换,遵循了经济发展规律要求,但对教育资源却一直使用行政的、直接的、微观的集中控制,由政府以行政指令或计划指令的形式调动和配置资源,决定整个高等教育各组成部分占有资源数量的多少等。在这种制度安排中,高等学校办学的主体是国家主管部门,高等学校隶属于政府,学校的设立、经费来源、专业设置、招生计划、教学过程、科学研究、毕业分配、基本建设、后勤服务诸方面,都遵循国家政府或主管部门的指令办事。当然这也不完全是我们省的问题,其中也受中央教育政策的制约。这种以行政约束为主要配置机制的体制,一方面违背了高等教育的规律,限制了高等教育的主动性、竞争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另一方面也使得大学养成了等待,观望的消极态度,缺乏应有的进取和创新精神。这样的模式,缺乏比较,缺乏竞争,在高等教育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不能在国内立足,就更不用说占据世界高等教育更多的市场份额了。因此高等教育的管理与服务不仅体现在高等教育内在质量的提高上,外部的教育环境的改善和优化也是当务之急,强调政府作为基础的行政约束的制度环境应该改变。对高等教育放宽政府控制,这也是经济发展的要求。众所周知,政府在经济领域实施了一系列开放政策,遵循市场原理,重视竞争,使经济活动提高活力,实现结构变革。我们省应率先进行高等教育的改革,在教育和研究领域引入竟争原理和市场原理。知识社会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社会形态,知识社会的发展是靠知识和人才驱动的,因此通过引入市场和竞争原理从而引导高等教育发展依靠创新立足,依靠知识的生产获得资源的配置,进而提高经济活力促进社会发展。实施政府放宽控制并不是放任自流,应由事前控制向事后评价转变,直接控制向远距离操作转变。还应确立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分权范围,使之各行其责。
(二)知识社会结构调整与高等教育结构优化
高等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高等教育离不开社会,同样,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高等教育,大学的核心使命在于培育人才,创新知识,而这个基本使命要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有效动力,就必须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专业结构,提高教育质量。这是因为知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源于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工业时代到后工业时代(知识社会)产业结构的最大区别是,其一,工业时代的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制造业,是资本和劳动密集驱动型,知识社会中,制造业发展到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的时代,其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竟争力的提高更多地靠核心知识和人才支撑,其二,服务业迅速发展。这一产业结构升级和变化带来的是现代制造业核心技术人才、现代服务业人才严重短缺,迫切需要高等教育结构作出调整。目前,河南省虽然也存在层次不同的大学,但结构层次不清甚至是混乱,重点不突出,特色难以体现,盲目追求综合性,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严重。因此,要实现高等教育结构优化问题,我们认为,首先要借鉴国际经验。从世界上很多国家高等教育的结构层次来看,研究生、本科、专科这三个层次呈金字塔形,其中的短期大学和初级学院在社会的知识化过程中特别受重视,并获得了很大发展。由于各国短期大学和初级学院都以培养目标明确、学制短、收费低、区域性强、就业容易而见长,因而颇受各企业生产部门和人才劳务市场的欢迎,促进了其自身的规模和数量的迅速发展。这种教育与全日制以年轻学习者为对象的教育不同,它与取得学位、资格不相干,是实用性的、有关职业技术的短期集中学习,或是长期分散的甚至灵活运用媒体的远程型的学习。我们在构建知识社会过程中,要解决80%的农民和下岗工人的技能和职业问题,国际上通行的短期大学和初级学院是很好的借鉴。其次,为满足社会尖端人才、特殊人才需要和服务人才的需求,应根据我省实际确定扶持对象,在扶大扶强的同时也要扶重扶特。也只有这样,高等教育才能有针对性地为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再次,在规模和效益方面应实现合理规划,科学发展。这几年我省高校规模有了较大发展,但就我省人口而论,和全国发达省份相比,总量不足仍然是我省高等教育人学率偏低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协调好适度扩大规模和提高效益,协调好立足地方和面向全国的关系也是我省高等教育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
(三)知识社会劳动力总体水平提高与高等教育创新发展
知识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和谐社会,是人类理想的发展目标在现实中的具体体现,创新是知识社会的主题,而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创新与理想实现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就不能亦步亦趋地生产知识,要适应并超越当时的社会,培养的人才才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实用性。第一,在专业、学科设置上,教育行政部门应着重从宏观上给予指导,在微观方面进一步放权,使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具有充分的弹性,能够适应社会作出灵活的反应。第二,在课程改革上,应打破原有的课程界限及框架,实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创设新型的综合课程。现代科技与生产的发展,是以综合化为基本特征的,这种社会需求,反映到高等教育中就是课程的综合化。就是要使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相互渗透、交叉进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第三,高等教育在内容上要适应知识社会的需要,就要由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向核心能力的培养上,如典型创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社会心理能力,多元文化能力,媒体应用能力等。为此,教学形式必须由传统的人与人面对面的经典式的学习形式转向现代化的交叉学科学习、项目关联学习、自我调节学习、团队集体合作学习、国际合作交流、媒体支持学习等。
(四)知识与技术全球化趋势与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和合作
马克思主义认为,现代世界历史上的社会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经济的全球化使各国家、民族的交往日益增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技术、教育,文化,医疗等的合作日趋广泛,必将促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合理流动。知识与技术的交流与共享必然是世界和平发展的趋势。作为承载知识生产和传授的高等教育必须加快步伐加强对外开放和合作交流。我们要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的互动,一要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整合科研队伍,寻求科研转化,探索高等教育物化途径。二要充分重视我省高等教育的国内国际间的双向交流。除了有效利用国内高等教育资源之外,根据我省各类中高级人才短缺状况,有计划地与国外名牌大学合作培养现代服务业专业型学位研究生,也是实现我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有效方式。三是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结合。高等学校作为培训、教育、鉴定和研究的场所,应当利用其知识资源和思想的自主性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预测和服务,也就是从经济、社会、政治、科学和技术等方面明确发展趋势,揭示真理与谬误,提醒社会利用最佳的发展模式和机遇,告诫人们避免竭泽而渔的短视行为,有效地回应和参与策划有关社会、文化、经济活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可爱的波波
- 粉笔赞
- 第一次研究
- 美丽的蜂鸟
- 沙丽
- 马蜂风波
- 给聋哑朋友的一封信
- “海洋”游泳
- 漂亮的鸵鸟笔
- 菊花
- 我爱爬山虎的叶子
- 好热啊
- 小摊见闻
- 未来的学校
- 蓝天
- 保育员工作心得体会
- 车间生产实习报告
- 2012年毕业实习报告
- 报社实习心得
- 最新实习报告范文
- 大学生“三下乡”服务队员赴浮社会实践心得
- 电视台实习社会实践报告
- 2012年会计实习报告
- 采矿工程生产实习报告
- 2012年大学生金工实习报告
-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认识实习报告
- 移动通信营业员社会实践报告心得体会
- 农业大学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 会计电算化实训实习报告
- 学生旅行社实习报告
- 专业教师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途径
- 国外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对我们的启示
- 试论高等教育全程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践性思考
- 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 浅论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作用及模式
- 浅谈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讨
- 浅谈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
- 浅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就业指导模式的创新
- 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 试论加强大学生忧患教育
- 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探讨
- 浅析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 浅谈高等学校艺术普及教育刍议
- 关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四步曲”
- 浅析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
- 《母鸡》教学设计
- 《猫》教学设计
- 《猫》教学设计
- 《长城》教学案例
- 《长城》教学案例
- 《母鸡》教学设计
- 《猫》教学设计
- 《猫》教学设计
- 《母鸡》教学设计
- 《猫》教学设计
- 《母鸡》教学设计
- 《母鸡》教学设计
- 《猫》教学设计
- 《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猫》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