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滑铁卢大学创新型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实践与启示

关于滑铁卢大学创新型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实践与启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22

关于滑铁卢大学创新型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实践与启示

"

[论文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关系国家命运和民族兴衰的战略抉择,这就对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创新型科学与工程人才的社会需求,介绍了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独特的科学与工程人才合作教育培养模式,并以此为基础,思考了我国创新型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路径。

[论文关键词]科学与工程人才;社会需求;培养实践

在现代科学与技术引领和推动下,人类社会已经步人知识经济和科技创新的时代,科学技术不断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国民财富的持续增加和生活理想的实现依赖知识的积累和创新,创新越来越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成为世界各国的战略选择。为此,我国政府作出了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在基础研究和科技前沿领域取得一批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创造性成果,将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决策。如何使这一决策得到落实,如何在世界前沿科技发展中展现中国科学家的智慧与才能,如何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技术发展中寻求突破,这既是政府希望尽快解决的难题,也是高等工程教育界有责任思考与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取决于人才战略的实施,取决于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与人才培养机制,也取决于高校内部教育思想、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从高校内部人才培养的角度思考这一问题,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比较成功的高等工程教育经验就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一、加拿大高等教育与滑铁卢大学的成就

滑铁卢大学的工程教育优势,一方面体现在大学利用校园中的多学科优势,实现正式和非正式的跨学科交流与合作,使得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的深度、广度和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大学在知识创新中扮演了最为根本的角色——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科学与工程人才,因为大学中汇聚了杰出的科学人才,科研经费充足,进而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滑铁卢大学建校50年来培养了一代代杰出的创新与创业人才,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原创性科研成果,有些成果已经转化为该校创办的100余家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如今滑铁卢大学被誉为“加拿大高科技的摇篮”,滑铁卢地区也被人们视为加拿大的“硅谷”。"

二、赢得卓越声誉的滑铁卢大学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为什么这样一所只有50年建校历史的大学能够获得如此殊荣?由于没有医学院、法学院,滑铁卢一般不被当做综合性大学来看待,其综合实力无法与多伦多大学平起平坐,但它在工学院和数学院方面的名气不仅在加拿大,即使在整个北美都是首屈一指的。滑铁卢大学真正的王牌不是任何院系,而是它半工半读的合作教育系统(Co-operativeEducation,以下简称Co-op),这与其办学宗旨和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1957年创办之初,当工程系只有75名学生和几名教授的时候,这所学校就开创了一种区别于传统大学的办学模式——将高等教育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即合作教育。合作教育的实行将每学年分为三个学期,学完一个学期的基础理论课后,就要求去校外实习,由学校安排企业或公司到校内面试招聘,学生到企业或公司进行一学期的有偿实习,之后再回到学校继续理论学习。这样循环往复,学生会有5~6个学期的工作实习。目前在校的Co-op学生估计在5000人以上,主要包括工学院与多数数学院学生,也有少量其他院系的学生参加。滑铁卢大学在数学与工程界的名气与这些经过“实战训练”的学生在用人单位的优异表现密不可分。

实习工作虽说是由学校组织招工,但是否能找到工作就要看个人的表现了。如果某学生有两个实习学期都没有工作,那么Co-op的资格就会被取消,他就面临转系或转学。实习工作必须与本专业相关。每个学期工作结束后,学生都要准备一份报告,报告若在学校或者教授那儿通不过就拿不到学分。一个完成了Co-op的本科生毕业时差不多拥有两年的工作经验,而且这个经验多数学生是在6个工作学期4到6个不同的职位上获得的。因为适应和体验了4到6份不同的工作,这就使他们在真正走上科学与工程岗位之前有可能对职业生涯进行深度思考,并制订了可行的规划。他们既掌握学术知识又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可能就自己的未来发展进行具有实用意义的思考。很显然,这种Co-op教育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踏上社会之前,有机会进行多次彩排,进而达到锻炼自己走向成熟与冷静的目的。滑铁卢大学作为Co-op的首创者,在全球拥有接近3000家雇用在校生的公司或企业,这样的规模是合作教育中心的工作人员用50年的时间辛苦努力慢慢积累的,是优秀的学生们用自己出色的工作一点点累积起来的。为了保持滑铁卢大学这~人才科学和工程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Co-op教育中心建成了自己独立的空间大楼一一TheWilliamM.Tatham Centre,内设设备齐全可以容纳12到100人进行能力展示报告的厅,有100个可以进行单独面试的小房间,40个可以进行电话或网上交谈的小单间。Co-op中心定期举办职业生涯规划报告,开展各类咨询与辅导活动。

这些长期合作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各大公司的信任,也获得了加拿大国防、核电、军队研究所等要害部门的认可,它们也愿意雇用滑铁卢

一、二年级的本科生参与项目开发,这种长期合作与信任关系是滑铁卢大学Co-op教育办得极为成功的重要原因,也是这所大学在科学与工程人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艰苦努力赢得卓越声望的结果。

三、对我国创新型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的启示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的世纪,知识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目前,创新型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我国要在新一轮竞争中抓住机遇,迎头赶上,通过学习别国技术和经验发展本国经济的“后发优势”已经减弱,必须把创新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形成国家意志,大力发展前沿科技,促进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的产业技术发展,提高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为此,我国必须大力培养和造就拥有持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科学与工程人才。那么,这样的重任由谁来担当?欲担此重任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就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革与创新。"

(一)尽快调整科学与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

我国研究型大学要针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和前沿科技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使命,有更清醒的认识与定位,确立自己更加高远的办学目标。在人才培养方面研究型大学要着重培养可以在科技领域充当领袖的富有创新能力的工程科学人才,而不只是一般性高级专门人才,体现出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高层次性、系统性和综合性;要不断扩大研究生的培养规模,逐步实现向培养研究生层次精英人才的跨越;要吸收国外研究型大学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大胆改革不利于发现、选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传统教育模式,整合、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不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确立崭新的人才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创造有利于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工程科学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与氛围。

(二)切实提高科学与工程人才的实践能力

工程作为具有创造性、综合性的活动,担负着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人类的重要使命。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工程塑造了人类的现代生活,工程技术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高等工程教育是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摇篮,对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形成发挥了主要作用,工程教育中是否注重实践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当前,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及道德、伦理问题使现代工程的复杂程度大大增加,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竞争的加剧对工程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健全,学科专业划分过细,知识面狭窄,面向实际的工程训练不足,工程师的创新能力不强,与企业联系的创业意识薄弱。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将影响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我国高增长企业的发展,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快工程教育改革。截至2006年,我国高校工科专业在校生已经突破600万,我国工科学生人数占所有大、专科生人数的35,是世界上工程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尚处于工业化的中期,“以工业化带动现代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发展道路需要高等工程教育十分重视科学与工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才可能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世界前沿科技的进步和我国科技、工业竞争力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深化工程教育笱国际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我国研究型大学办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要在工程教育方面独树一帜,进人世界工程教育发达国家行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要求我们走国际化的发展之路,特别是要加强与世界工程教育发达国家和大学的交流与合作,既要借鉴它们的办学经验,又要分析它们的不足之处,以及与我们的环境与文化的差异,在提高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程教育声誉的过程中,走出一条跨越式的发展之路。要加快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程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创造能够真正融人世界高等工程教育高水平、高层次的教育环境,要在课程的国际化、人员交流的国际化等方面寻求突破。随着国际人才市场和教育市场的形成,人才培养的标准和整个课程体系也必须与国际接轨;要制订政策鼓励教师与合作单位的研究人员联合进行科学研究、发表科研成果、主办国际学术会议,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促进工科师资队伍建设和工科教师的职业发展,在创新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培养更多优秀拔尖的科学与工程人才。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可爱的小闹钟
小狗储钱罐
文具自述会
“萧萧”牌台灯
啊,朋友
房子随心转
小闹钟
我的芭比娃娃
我心爱的铅笔盒
我爱我的悠悠球
我是“大鲨鱼”
我是快乐的手偶玩具
我是快乐的小维尼熊
我是一只小白猴
石雕鸡
浅谈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基于高校教师的需要的分析
关于高校教师激励的节制变量及其匹配关系
辽宁省高等院校体育教师激励机制的研究
浅析中国传统道德与高等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研究
关于滑铁卢大学创新型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实践与启示
人力资源视角中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分析
关于社会需求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浅谈“临床型”幼儿教师培养策略研究
浅谈如何建立有效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地方高校信息管理专业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试论高等农业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关于社会需求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所在
浅谈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多样性
浅谈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激励政策的理论与实践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谈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