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我国高等教育(理工科)要面向需求进行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理工科)要面向需求进行改革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9-08

我国高等教育(理工科)要面向需求进行改革

"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社会需求 改革思路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存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脱节、人才培养链不够合理等问题。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从我国高等教育框架结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思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有长足的发展。全国各地新建了许多大学城,新办了许多高校,新建了许多全新的、现代化的、美丽的、宏大的新园区,全国高校硬件条件和环境跨上新台阶,将造福于中华民族子孙万代。全国高校培养学生的容量大大扩大,现每年培养本科生约550万,硕士生约40万,博士生约5万,其规模已跃居世界前列,总体规模世界第一。我国高校科研成果丰硕,近几年全国国家级科技成果奖,高校占60%以上。我国发表科技论文数近几年也飞速增长,2007年总量已居世界第二。其中SCI收录的论文有94800篇,世界第三;EI收录的782.0()篇,世界第一;ISTP收录的45331篇,世界第二。高校无疑是发表科技论文的主力。

以上列举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的硬件条件、学生规模、科研学术成果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与发展,已居世界前列。

以上情况说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脱节,不能适应经济与产业长远、健康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偏“型”,没有形成合理的人才链培养;人才培养质量落后,有知识缺能力。我国高等教育框架结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急需改革。

以下是我的几点初步思考,调查还不充分,想法不成熟,仅供大家参考。

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高等教育和教授的根本任务与目标是培养人才

高等学校肩负着教育与科研两大任务。如何摆正二者关系,是办好高校的重要前提。我认为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科研也是围绕人才培养展开的。这是不同于专业的、企业的科研机构根本所在,也是教授与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的本质区别。当前,我国一些高校,过分突出科研,导向把科研放到了首位,科研成果、学术论文发表被视为学校水平高低的主要指标,全国最好的高校都冠以“研究型大学”的称号,以致二、三流的学校也以争当“研究型”为奋斗目标。这样的导向必然会导致教学地位下降,教学质量下降。教授们忙于申请课题,组织队伍做课题,应付各种评估、验收,科研既是教师提升职称的关键要素,也是工资外收人的主要来源(甚至远高于工资),而教学常陷于“对付”状态。

高等学校的教学应做到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并重,突出启发式教育,突出能力培养,放手让学生自主学、自主动手做。这种模式比上课灌知识难得多,对教师要求高,需要教师有很大的投人。而现状是高校的许多教学延续中学的应试教育模式,以课堂灌输知识为主,学生以应对考试拿学分为主,作业少,特别是大作业少,大实验少,自主创新性的大设计少,教师批改少,个别指导少,因材施教很弱。许多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第一感受就是美国老师对学生的指导比中国教师负责得多。我国高校的教师职称系列,建国初学习苏联模式,设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应是上小下宽的梯队,师生比是很高的。如今我国许多高校的教师队伍,师生比仍很高,但教授、副教授已逐渐成为主体,讲师不多,助教快没有了。谁来关心学生,具体深人指导学生的学习?英国高校设“高级讲师”,一个老师一辈子当讲师,致力于教学生,其工资、地位不比教授低。但中国的教师,即使是基础课、公共课的教师,也要去争取课题、搞研究、发表文章、申请奖,否则升不了职称、当不了教授,名和利都大为受损。"

我们办学的导向、高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学校评估体系、教师职称系列、教授的标准、高校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是到了需要认真改革的时候了。

二、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必须面向社会需求

人才要按需求来培养,这是常识,但做起来又未必。人才需求来自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与提高、国防与军队建设。对理工科人才的需求有几种类型:科学发现与基础研究(科学家),技术发明(发明家),应用求解—工程设计与实现(工程师、程序员),管理与市场(官员、经理)。四种人才按类型分,可分为学术研究型、工程应用型、管理型。从需求看,学术研究型是少量需要,工程应用型是大量需要。现在,国家最好的一流大学,都定位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而研究都向学术研究型发展。教育部学位办2008年3月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叻、法”(讨论稿),把原先已批准的所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都定位为学术研究型,而工程实用型人才培养要另设“专业学位”来发展。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制定的一流大学、一流教授的“标准”,只有学术研究型一种。这样的导向符合人才需求的客观规律吗?适合中国国情吗?中国需要出诺贝尔奖获得者,但中国更需要爱迪生这样的发明家,更需要比尔·盖茨(微软公司)和乔布斯(苹果公司)这样的实业技术型领袖。把国家最优秀的青年才俊都引向学术研究型,于国于民都不利。2007年10月英国政府在“科学与创新策略评估报告”中提到:英国的高校分为研究型大学和面向企业型大学两类,两类各有使命,都很重要……但前者是少数,大量的是后者……研究型大学也要加强知识转化为产业的努力。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经理,只是不同类型人才,都是国家、社会需要的人才链中的一类,绝不能分高低,要引导优秀青年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走不同的路,条条道路都可出一流人才,都需要一流人才,都可获得一流的成功,不要宣传为只有一条路—学术研究型才是一流的。决不能把实用型人才培养界定为低一个档次,推到“高等职业学校”去培养。学校应多元化,人才培养也要多元化。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是很片面的导向。把高校及人才培养引向同质化、学术化,一流学生都导向学术型人才培养,从教育上让社会和青年学生形成学术型高于工程应用型、高级工程师低于教授和研究员的观念,是误国误民的。每个高校,应有自己的特色,一流高校都要培养三种类型高级人才,而不是一种人才。高校的各学科专业,应根据学科专业的性质,决定培养人才类型的定向,不能都搞学术研究型。

三、研究生培养必须明显区分理学与工学的不同性质与标准

根据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急切需要修改“学位条例”,明确区分理学与工学博/硕士生的不同标准,甚至可考虑进一步增加“工程博士”。现有的学科授予点要按其学科性质,明确不同的人才类型培养方向。理学、工学、工程学博/硕士,都要招一流学生,培养出一流人才。要大力发展“专业学位”,决不能把专业学位视为低层次的学位。要积极总结经验,提高培养水平,纠正办学误区,使工程应用型人才在人才链中得到应有的加强。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女孩节”联欢会》
《开国大典》观后感
春天的校园
《开国大典》观后感
《开国大典》观后感
我爱看的革命影视作品3
《开国大典》观后感
中秋赏月晚会
我喜欢的革命影视作品4
《精彩的篮球赛》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开国大典》观后感
《开国大典》观后感(8)
《开国大典》观后感(6)
《雪孩子》故事梗概
建筑工程材料的分类及性质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看图要点
花岗岩和大理石的区别
绘制建筑施工图的步骤和方法
马凳筋概念解读
建筑施工常见问题20条
工程结算疑难问题详解
施工单位的工程报验资料应如何准备
建筑施工常识大全
11G101
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的疑难问题解答
土建与水电工程全套计算规则
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
钢筋知识盲点解读
建筑工程图纸会审技巧
《美丽的小路》训练素材
《美丽的小路》范文习作:争当环保小尖兵
《美丽的小路》写作指导
《失物招领》重点问题探究
《美丽的小路》美文欣赏:风在轻轻说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二
《美丽的小路》教学重点
《美丽的小路》美文欣赏:灾难来临时
《失物招领》老师语录
《美丽的小路》考点练兵:积累篇
《我怀念那条河》
《美丽的小路》教学难点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一
《美丽的小路》趣闻故事:丝绸之路
《美丽的小路》随堂练习 提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