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关于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03

关于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

[论文摘要]Internet的扩展和延伸,对学生的德育产生了强烈和深刻的影响,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课题,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如何解决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问题,成了高校德育工作者思考和探讨的目标。

[论文关键词]网络,高校德育;影响;主要对策

网络正以迅速、便利、超时空的传递文化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它必然也将对教育事业和高校德育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在网络时代,网络和高校德育工作恰似一柄双刃剑:一方面,网络可以扩大师生交流,开阔视野,提高教育效果;另一方面,网上腐朽思想的侵袭及其它黄色污染同样也不容忽视。邓小平同志在谈到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时也曾反复强调:“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了。”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研究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办法。

一、网络对传统的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网络给每个人提供了充分的自主选择空间,学生不再完全依赖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真正做到了“足不出户能知天下事”。信息网络交互式传播的特点,也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你讲我听,你打我通”的单向灌输模式,这是网络好的一面。但是由于网络是开放的,里面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当学生从网络中吸取有益的知识时,也随时面临有害信息的诱惑和侵蚀网络信息内容的复杂多样,增添了网络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

2.网络的虚拟性成为学生逃避现实的场所,并沉溺于其中。网络游戏深深吸引着青年学生,网络聊天以及由此产生的“网恋”更是让学生充满了好奇。学生过多地沉溺于游戏、聊天,这些对学生的学业完成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得德育工作难度加大。

3.网民的隐蔽性和网络上被极端夸大的自主意识,冲击着人们的责任感,使传统道德规范受到严峻挑战和冲击。网络为网民提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虚拟王国,在这个虚拟王国中,网络用户可以摆脱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摆脱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和困扰,其身份、行为等都能够得到充分的隐匿和篡改,而且大多不需要承担任何的责任和义务,成为一个完全理想的自我。学生整日沉湎其中,往往会产生极端的自我意识,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公共意识、社会责任感,进而会作出一些有失道德规范的行为。

二、网络时代做好高校德育工作的几点对策

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冲击是不可回避的,我们必须正视现实,面对挑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做好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正如江泽民同志所强调的那样,“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1.建立德育网站,开辟新的德育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现在大部分的高校已拥有了自己的校园网。因此,利用校园网络开展德育工作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可由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在校园网上面向全体学生建立德育网站,使之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推动学生德育活动的开展。可以在网站上全方位报道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和学生关心的各种问题,并通过网上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民主决策,力争用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和信息占领网络阵地。同时可以将其他大众媒体的信息移植到网络上,从而实现德育与其他大众媒体的结合与互补,增强德育对学生的感染力、吸引力和教育引导作用。如:学校可以开设德育网上课堂,及时向同学们介绍国际国内时事、党的基本知识,先进模范人物介绍、有关专家的辅导、电视讲座等,使之直接进入网络课堂,利用网络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直观性的优点,使受教育者在无形中接受教育,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又如学校也可开设德育咨询专栏,设置网上聊天室,与同学交流思想,倾听他们的心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准确把握同学们的思想状况,及时了解学生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学生通过访问德育网站,就可以直接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直接学习有关党团的基础知识,了解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并且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把枯燥的理论学习变成情感知识,学生由原来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既丰富了知识、净化了心灵,又培养了爱国主义精神,产生了报效祖国的决心,达到了德育工作的目的。

2.加强高校德育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新型的既懂思想政治艺术,又懂信息网络技术的政工队伍。在网络时代,高校教师要尽快适应新条件下的角色转变,更新观念,用网络及其它高科技知识丰富自己,要熟练掌握驾驭网络;经常上网开辟德育工作的场所,通过校园网向大学生介绍健康的书刊、软件等,丰富思想教育的内容;通过开展“网上论坛”等活动,直接与学生交流思想。另外,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法已不能满足时代对学生的要求,教师应该突破空洞而无实效的说教方式,积极探索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自学讨论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德育模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自我完善需要。我们不应简单地就事论事,而应自觉运用网络这一载体,调动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可在校园网的论坛上开展关于学生行为规范、热点问题追踪、学生管理真知灼见、共话学校发展等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从纯粹的受教育者的角色中解脱出来,从被动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成为教育的主体,提高认识,发展自我,并内化为自身的一种素质。同时可尽量避免网络的负面影响,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

3.带领学生主动进网。首先,对掌握一定网络知识和技术的学生给予他们实践的机会,和教师一起共建校园网,共同维护网络的纯洁;在教师的带领下组成课题小组,攻克网络难关。一方面使学生有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使网络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使学生增强自主性,而不是让网络牵着鼻子走。其次,对已经触网的网络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办提高班以提升他们的网络水平,举办讲座加深学生对网络文化的理解。再者,对未接触网络的学生,学校应该尽可能早开设选修课,通过社团活动等帮助学生尽早触网,争取主动权,避免学生进入网吧接触那些本不应该接触的内容,以致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

4.建立班级和个人网页,开展网页设计比赛,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在校园网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建立班级网页,通过发挥集体协作的精神,集中集体的智慧来增强集体意识。在网页设计中,可根据班级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动态,灵活设置栏目。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思想实际和掌握的计算机技术建立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个人网页,在网上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同时又使自己的辨别能力、分析能力有所提高。还可开展网页设计评比活动,通过生动、活泼有趣的形式,提高学生网页制作水平,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个性特长,在活动中培养自信心,增强审美的能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金鱼
我的妈妈
小蚂蚁沙兰
打雪仗
这就是我
秋的畅想
春天的气息
可爱的小闹钟
三跳比赛
别开生面的运动会
发 奖
我学会了骑车
嗯 到做 到
字 典
浅谈网络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计
日本中小学教学与评价一体化原则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论当前中国文艺理论发展的问题与出路
试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艺术的关系
大胆改革,勇于实践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
中国油画的个性化意识之我见
艺术丑在中国的发展演变
浅析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批判意识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素质教育的体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象山教育思想研究
试析偶遇还是必然?——当代设计思潮与中国传统美学当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长管理行为
中国古代祆教美术遗存的价值及其当下意义
前卫现代艺术和广告设计文化的传达
论校园网在中小学的应用与建设
《少年闰土》实录
《赵州桥》课堂教学实录
《燕子》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北京》实录
《雷雨》教学片段
《坐井观天》教学片断与评析
《火烧云》课堂实录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与评析
《荷花》教学实录
《只有一个地球》课堂实录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及评析
《索溪峪的“野”》教学实录
《小摄影师》教学片断与评析
《全神贯注》第二课时课堂实录点
《全神贯注》教学片断实录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