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

试论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论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

"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 培养方案 产学研结合 能力培养

论文摘要: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提出以就业岗位调查为依据,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国情、校情、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专业培养目标灵活开展产学研结合教育活动;并以有关专业为依托阐述了主要教学环节开展产学研结合教育的具体方法。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发展比较协调。“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之路”能够有效地解决高等职业教育中存在的办学条件、育人模式、就业水平等主要瓶颈问题,这一规律性的认识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共识。

1开展就业岗位调查,明确培养目标,制订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必须建立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特别是听取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专家的意见,整理归纳确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和职责;根据就业岗位对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进行课程开发。建立课程群;同时有针对性地设置学生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专项培训;最终形成专业培养计划。

例如,作为我校产学合作教育试点的焊接专业,试点方案的制订借鉴上述教育思想,组成专业调研小组,集中走访了华北、中原、辽河、胜利等油田的2O多家用人单位,与200多名焊接专业毕业生进行了座谈,了解他们的工作岗位、具体任务、知识技能要求等各方面情况;听取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经过总结,将焊接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归纳为:焊接工艺员、施工技术员、焊接检验员、产品营销员、复合型工艺员等几大方面。所谓复合型工艺员,就是负责某一车间或分厂的热加工和机械加工等多工种的工艺技术工作,甚至包括行政管理工作。要求毕业生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尤其要具有一定的生产岗位组织管理能力。随着技术的发展,设备的更新,还要求毕业生具有生产中使用的较先进设备的调试、使用、维护能力。另外,突出强调与人相处、与人合作、踏实肯干、不断学习、心理承受等能力的培养。

在前期调研、总结的基础上,成立了由企业专家和焊接学科组成员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讨论制订了焊接专业培养方案。该方案主要内容包括:

1)调查归纳确定的14项毕业生岗位职责,103个工作任务;

2)课程模块(课程群)设置;

3)师资队伍、实验实训室建设、教材等教学资料建设等规划;

4)焊接专业教学计划。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经济发展需要适时修订和完善,其信息来源也是调查研究。调查手段有调查表、网络、电话等;调查时机有召开产学研合作教育研讨会、出差专访、就业招聘、校友返校、网上调查等。将收集整理后的结果及时贯彻到教学计划中。

2根据培养目标,探索实施适合专业特点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2.1以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为先导

赋予“教”与“学”关系以新的含义。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学生要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学会如何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起引导作用。在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通过不断向教师和学生灌输这一教育思想,改变学习内容一切由教师包办的传统教育方法,学生不再由教师领着走或推着走,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订学习计划。

2.2形成产学研结合教育的长效机制

成立产学研结合教育指导委员会;学校与企业建立“双向介入,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通过订单教育、预先签约、岗前培训、科技攻关等多种形式培养急需人才;健全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信息反馈,及时修订人才培养计划。形成“计划、培养、使用、质量反馈、计划改进”的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2.3制订适合“学分制”、“导师制”的教学计划

建立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相互支持、相互渗透的产学合作教育教学体系。“以能力为中心”设置课程模块,灵活设课;学生可以灵活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进度,打破千人一面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式,与导师制相配合,实行“自助式”学习,实现“分方向”培养。

2.4建立稳定的校内外产学研结合教育基地

发挥产学研结合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职能作用,为学生技能训练、工学结合、毕业设计、专业社会实践和参与生产管理等创造条件;校企合作以基地为平台开展科技攻关活动;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基地建设是实施产学研结合教育、校企合作育人的基本保证。

2.5培养一支专兼职结合、素质较高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建立一支业务好、素质高、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顺利实施产学研结合教育计划的关键,也是工作的难点,主要措施有:

1)培养与引进并重,激励与约束结合,提高师资的学历水平,稳定队伍的结构。

2)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科技开发。树立“大科研”意识,设立不同层次的激励政策,利用课外研究小组、毕业设计、专业实践等各种条件开展科研活动,提高教师整体学术水平。

3)规定教师参加生产实践。要求教师下实验室或训练室,到产学合作单位实践锻炼,即可培养教师的工程意识和“双师”素质,也可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4)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兼职教师是产学研结合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实践经验和引导作用是教学中的宝贵财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行政兼职、退休专家教授、校外兼职教师等是这支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2.6以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产学研结合教育

学制有限,不可能多次安排大块时间让学生去顶岗训练。但又要求学生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还要有一定工程实践的经历。为了较好的协调理论、实践、素质之间的关系,教学中可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实验(训练)室随时为学生开放。鼓励学生下实验(训练)室,自行设计并完成综合性实验;接待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为学生开展科技制作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条件。

2)专业实习与专业社会实践相结合。专业社会实践是为了使学生尽早熟悉社会、熟悉专业,培养工程意识而设置的必修环节,学生在校期间每年一次。教学计划将专业实习安排在暑假前,使其与暑期专业社会实践连续,延长学生顶岗锻炼时间,增强实践效果。

3)学生可自行选定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设计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性训练,是学生就业上岗前的一次演习。校内指导教师申报毕业设计题目供学生选择;学生也可到产学研合作教育单位或签约单位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在校内外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这样做可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4)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取证型训练项目。将学生未来工作所必需的职业技能训练与技能证书考核结合起来,与劳动部门联合开展取证训练。训练结束后,考核合格即可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3结束语

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必由之路。通过就业岗位调查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校情和区域经济发展探索实施适应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有一个梦想
校的早晨
四季的雨
当我看见......
爸爸的背
友谊
小时候
声音
感激妈妈
我的梦
四季,我写一首诗
奥运!我为你喝彩
纸船——寄灾区的小朋友
我是一朵花
献给老师的诗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专业教学提升职业能力
论以就业为导向是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就业导向——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刍议之三
浅谈基于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入学教育探析
浅谈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职能的实现机制与主要对策
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关于构建能力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浅论内涵优化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试论大学生就业指导应强化思想教育
试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试论就业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议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于医药类中专计算机教学如何适应学生就业需求研究
试论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
试论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设计的探讨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