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9
网络时代企业的会计业务流程再造(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企业置身于日新月异的市场竞争中,面临着对产品和服务提出更高要求的顾客、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变化的挑战。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储存能力等实现了质的飞跃,远程通讯技术、互联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企业正迈入网络经济时代。
网络经济时代最大的特征是信息传递的迅速、及时和准确,企业会计报表的半年呈报或年度呈报已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实时联机报告系统既是需要又成为可能。全球经济环境下大规模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投资策略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管理者、投资者以及相关利益集团希望可以随时通过在线访问获取企业最新的、历史的会计信息,以便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减少风险。另外从会计信息呈报的内容方面看,投资者要求从看重财务信息扩展到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并重,从着重呈报最终经营成果信息扩展到呈报企业的背景信息和前瞻性信息为主的信息,但目前的会计业务流程并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因此,用信息技术彻底地重新设计会计业务流程,是满足企业内外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研究议题。
一、传统的会计业务流程及其缺陷
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需经过一系列顺序的循环活动,会计核算严格按照“填制凭证一登记账簿一编制报表”的顺序,一层层地进行。这种会计流程虽然在内部牵制方面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会延长时间,降低会计报告的及时性,且使得会计信息内容单一化。时下流行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虽然替代了手工操作,但财务会计流程自动化仅仅是手工财会工作的翻版,并未改变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结构的本质。大部分电算化商品软件一般将会计系统分解为原材料核算子系统、工资核算子系统、销售核算子系统、固定资产核算子系统、成本核算子系统、账务处理子系统、报表编制子系统等相对独立的模块,各模块下再进行细分,形成一个名副其实的“金字塔”式结构。因此各核算子系统之间彼此分割,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信息孤岛,会计数据传输往往是滞后的、零散的。这种财务会计流程并没有改变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结构的本质,也没有消除其缺陷。
1.难以满足管理需要。财务部门只是记录经济业务的资金流信息,并不采集业务活动的全部数据,同一经济业务的相关数据被分别保存在财会人员和非财会人员手中,财务人员手中只有描述业务事件的子集数据也这样忽略了大量管理信息,导致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数据有可能不一致或信息隔阂和信息重复。
2.无法满足实时控制的需要。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所反映的资金流信息往往滞后于物流信息,财务账和财务报告不是当前时点的余额,以至于企业元法从效益角度上对经营生产活动进行实时控制。会计数据通常是在业务发生后采集,会计数据加工是将滞后采集的数掘进行排序、过账、汇总、对账等。财务报告不能直接利用,必须经过若干后台加工才能提交到使用者手中。在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的今日,信息的实时性决定了它的有效性和控制力度,会计信息的滞后性不能使管理者从会计信息系统中得到所需的信息,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不管是手工的会计业务流程还是这种会计电算化方式的会计信息系统,其实质仍然是事后算账,并没有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无法支持事前支持、事中控制、事后分析。
二、将流程再造思路应用于会计信息系统
(一)关于业务流程再造
刍议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的规范
胜利油田实施的网上实时结算系统简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爱我的家
- 我要和字典交朋友
- 我的好朋友
- 聪明的小鸡
- 认真的我
- 校园变成了花的海洋
- 看烟花
- 打电脑
- 我家的雪儿
- 打雪仗
- 三色冰淇淋真好吃
- 不要捉小蝌蚪
- 有趣的迪斯尼乐园
- 给老奶奶打伞
- 我爬到雪山
- 环境教育:艺术、科学与生态批评
- 释义周延开卷然
- 城投公司逃废债行为的商事立法规制
- 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中国文学史的民族特性
- 执政党民主制度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有益探索
- 契接古今中外的理论辨析
- 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时代意蕴及其操作合理性
- “碎片化”: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发展中的迷思
- 文学抗战的艺术呈现
- 清代四川雅安水东乡家族研究
- 让城乡统筹下的产业互动发展落地生根
- 战时国民党政权的边疆开发政策
- 日本与《禁助中国海军协议》
- 晚明清初市民服饰时尚与通俗小说
- 民事诉讼委托代理人制度困惑及破解
- 《信任》教学设计
- 《信任》教学实录
- 《信任》教学设计
- 《信任》教学札记
- 《信任》说课设计
- 《信任》教学设计
-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 《信任》其它杂项
- 《信任》教学设计
- 《信任》教学设计
-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 《信任》教学札记
- 《信任》相关知识
- 《信任》教学设计
- 《我的老师》说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