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素质本位人才培养模式在IT专业中的实践研究

浅谈素质本位人才培养模式在IT专业中的实践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27

浅谈素质本位人才培养模式在IT专业中的实践研究

"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论文摘要:近年来,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致力于就业导向背景下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把就业导向和素质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一体化统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发展要求,形成了就业导向背景下素质本位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学院IT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实践研究,在IT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专业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年来,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就业导向背景下的素质教育,以培养“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具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的“四具有”特色人才为目标,构建了就业导向背景下素质本位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以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研究了就业导向背景下素质本位人才培养模式在IT专业中的实践途径和方法。

1就业导向背景下素质本位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人才的培养曾经历了“知识本位”模式到“能力本位”模式的转变,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最终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都必须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人的素质提高,而不仅是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通过探索和实践,在借鉴前两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创新提出了就业导向背景下“知识、能力、素质一一三位一体”的“素质本位”人才培养模式,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1.1强调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协调发展

就业导向背景下的素质本位人才培养模式认为,知识、能力、素质是人才培养的三要素,具有不可分割性,它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按照教育教学规律,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来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能协调地发展,培养出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等特点的应用型人才。

就业导向背景下的素质本位人才培养模式,把实现培养目标的途径整合为三大环节:一是理论教学环节,这是提升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环节;二是实践教学环节,这是提升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关键环节;三是素质拓展环节,这是提升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展开环节。三大途径共同作用于人才培养,把所有教育环节都指向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1.3强调了就业导向与素质教育的内在统一性

就业导向背景下的素质本位人才培养模式从人的生存和发展目标出发,贯穿了一条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主线,注重关键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强调“专业能力”与“关键能力”、“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并重,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既培养了学生当前就业需要的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又培养了学生一生发展应有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1.4强调了人才培养的特色性

就业导向背景下素质本位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培养的学生应突出“四具有”特色,即“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具有良好的信急素养,具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这是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人才培养特色,它反映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要求,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学院文化精神在育人取向上的反映,是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等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具体化。

2就业导向背景下素质本位人才培养模式在我院IT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实践

为了推进就业导向背景下素质本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课题组按照就业导向背景下素质本位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结合学院IT专业教学改革实践,在IT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专业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1遵循就业导向背景下素质本位人才培养模式,优化IT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理论教学体系中,正确处理基础课教学和专业教学的关系,以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原则,优化了IT专业学科课程,增加实践课程,开设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三个模块;灵活处理基础模块和技术模块的关系,努力打破专业与学科之间的横向空间壁垒,积极开发综合性课程,实现课程整体优化;在课程设置上,不仅以培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更要关注人文素养的培养,如在学生的课时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保留《ERP)),《电子商务》、《职场教育》等课程的开设,还为学生提供了《创造学》、《音乐欣赏》、《市场营销》等15门公共选修课。

实践教学体系中,强化综合训练、课程设计、企业实习等实训环节,促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使学生较快适应社会需要。与企业合作,不断巩固和扩大稳定的实习基地,拓宽学生实践的平台。在课时的分配上,实践课占40%以上。学生既要进行专业实习,也要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的实习,还要进行吃苦精神等品质的磨练。

在素质拓展体系中,采用课外内相结合的方式,把学生军训、“素质拓展专用周”训练等列人教学进程,周密安排组织训练,增强学生团结协作、战胜自我、克服困难的能力。此外,还开展大量的素质拓展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各级各类比赛、社会实践活动、专业技能大赛等,为学生的素质拓展提供宽广的舞台。这样,学生素质拓展以多元化、立体化的方式展开,多途径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和团结协作能力等职业关键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2,2遵循就业导向背景下素质本位人才培养模式,更新IT专业教学内容

将国际著名IT厂商的培训和认证融人IT专业课程,学生在经过学习必要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同时,接受国际著名IT厂商的培训与认证课程,灵活地掌握可视化程序开发、Web程序设计、系统管理、网络管理、数据库管理、软件侧试、图形/图像制作等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在毕业时,既可以得到国家承认的正规学校教育的学历证书,同时又可拥有多项国际著名IT厂商认证的证书。如,我们选择了世界排名第一的B2B企业阿里巴巴作为学生课外的实践平台,推出了阿里巴巴电子商务认证。"

IT产业的发展,要求 IT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广泛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技术。新的教学内容改革将放在“更新、拓 宽、综合、精练”上,逐步提高教学内容爪先进性、针对性、实践性。课程设置力求小型化、模块化、多元化,顺应科学技术纺合化发展趋势和工程技术综合性特点,逐步提高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引进独创跨学科的结合性课程。

通过将认证培训融入职业技术教育,与ATA公司结成联盟,直接使用来自IT厂商能原版培训教材和案例等,与北大青鸟进行合作,进行课程置换,使学生掌握最新的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同时,针对某项认证进行教学过程的培训、聘请业界资深专家现身说法,讲授各大公司的最新技术发展。

2.3遵循就业导向背景下素质本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

我们遵循“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为学生需求提供支持服务”的先进理念,大胆改革课程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CAI教学、案例教学、网络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式的大量应用,使学生能通过校园网查阅课程讲义、教学计划甚至教师讲课的实况录像。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在设计“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教学方案时,增加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项目答辩等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营造了一种“学”、“教”并重的良好氛围,既强调老师的导学作用,同时又注重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白主学习作用,通过学生“协商讨论”和“资源共享”,有效地获取知识,提高了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和专业综合能力。

遵循就业导向背景下素质本位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改革传统的考试模式,我们确立了“加强平时,注重实践,突出创新,开放灵活”的考试改革指导思想,从注重测试知识向测试素质转变,同时注重对学生的非专业素质的测评。

将考试和就业所需结合起来,把厂商认证培训融入职业技术教育,网络构建的学生参加华为认证,可视化专业、WEB专业的学生参加微软认证和ADOBE认证,软件开发专业的学生参加北大青鸟认证,将学校考试与就业培训“双证”合二为一,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培养了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使毕业生能够“即插即用”,实现零距离上岗。

在软件开发专、!竺的学生中开展每学年一次的阶段性项日答辩,在校期间总共完成三次阶段性项目答辩,每一个项目答辩完全按公司实际项目开发模式进行,既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软件开发的专业能力,又使学生获得团队开发和协作的经验,培养了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胜任工作所必须的交往合作能力、意志品质、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等非令收素质,避免了原有考试形式只考察单门课程的弊端。

3就业导向背景下素质本位人才培养模式在我院IT专业教学改革中的成效

经过儿年的实践,学院就业导向背景下素质本位人才培养模式在IT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力地促进(T专业建设、IT课程建设,提高r令业课程的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厂更多的“王几手快、后劲足”的优秀高职1T人才。

3.1创新了素质教育的体制和机制,打造了一支实施素质教育的“双师型”队伍

为了在IT专业实施好就业导向背景下素 质本位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建立了以系主任为组长的系“学生素质教育指导小组”,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参加,定期研究解决学生素质教育的实际问题,对学生素质教育做出统一规划和安排,组织开展本系学生素质拓展活动。辅导员为本班学生素质教育的指导老师,组织学生参加各项素质拓展活动。为保证就业导向背景下素质本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我们在学生中实施r“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认证制度,在教学计划中设立了“素质拓展训练专用周”。实施就业导向背景下的素质教育关键在有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队伍,我们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形成J’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培训进修制度,逐步打造r,支高素质的“双师型”队伍。这样,我们从机构1和体制土把IT专业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素质拓展联成一个整体,满足了一体化统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发展要求,确保r学院就收导向背景下素质本位人才培养模式在我院IT专业的实施。

3,2素质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有效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绩

3,3学生综合素质普遍提高,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

一是IT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完善。根据IT专业的人刁‘需求状况及职业岗位的特点,通过合理地设置课程、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丰富学生选修课范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1T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二是通过面向就业的实践项目教学,培养r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增强r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网络专业70%的学生在校即获得华为网络工程师认证;软件专业98%的同学在校即获得北大青鸟课程认证;信息管理令业部分学生参加了学院信息管理系统、运动会管理系统等项目的开发;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建立起了学院商务网站,在校即获得了助理电广商务认证和阿里巴巴电子商务认证;IT专业学生连续三年组队参加四川省高校组网大赛,先后取得二等奖和三等奖。三是盯专业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通过人力实施就业导向背景下素质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有了显著的提高,近几年来,我院IT专业学生就业率达到90%以土,远远高于实施教学改革以前,学生不仅普遍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而且还在工作中表现出强劲的可持续发展潜能。

实践证明,四川f.商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导向背景下素质本位人才培养模式一种从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目标出发,将学生的就业与发展统一起来,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和一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明显的示范和推动作用,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一项值得推广的科研成果。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假如我是妈妈
童年你不要走
假如风有颜色
爱的力量
假如我有一朵三色花
学校天天放假该有多好
福娃迎奥运
妈妈的爱
妈妈的翅膀
我愿化作.....
等待放学
你是花神最勇敢的种子
感悟生命的坚强
最爱的颜色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构探讨
试论建构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浅谈高职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浅析就业导向下高职学生素质拓展的路径选择
浅析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及创新思维的几个原则
试论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及途径
试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浅论就业导向下的大学生团队精神培育探析
试论BBS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试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浅谈素质本位人才培养模式在IT专业中的实践研究
试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对策
浅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的路径选择
关于继续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思考
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略论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