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大学生相对过剩的理性思考

关于大学生相对过剩的理性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10

关于大学生相对过剩的理性思考

"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相对过剩 原因 对策

【论文摘要】本文结合当前大学生人才过剩的现状,从经济、社会、政策、高校和大学生自身五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大学生相对过剩的成因,并结合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大学生相对过剩的现状及实质

二、大学生相对过剩的原因

2.学校因素,人才培养规格与市场需求相脱节。高等教育结构与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不相适应,是造成我国高校毕业生呈现就业结构失衡的首要因素。一方面,我国大学学科和专业设置缺乏科学的规划和论证,优势学科与市场需求的优势专业二者间出现较大反差。在经济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对人才需求的规格是不同的,这就要求高校要时刻把握市场发展的动向,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做好专业调整。然而,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高校基本上是根据自己现有的办学条件设置专业、开设课程,很少关注市场的需求,更为甚者的是一些高校出于行政业绩和经济利益,对某些专业进行超大幅度扩招,结果造成毕业生“积压过剩”。另一方面,高校教学质量的下降又加剧了供需矛盾。现在,招生人数在不断增多的同时教学质量却在不断下降,许多高校对教学都有不同程度的忽略,不少高校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学校建设__卜,纷纷大兴土木,扩建校园,对教学与科研的投人则少之又少,而对高校最核心的教学工作置之不理,就必然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越来越远离社会的需要。

3.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首先,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上存在误区。由于大学生自身有某种程度的“特权”思想,认为自己”不同于”、“高于”普通群体,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优越感。使得他们的就业目标自然而然的集中于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或国有大型企业、外企和政府机关,致使这些地方在某些领域人才饱和,供需失衡。其次,大学生知识储备不足,缺乏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随着企业的发展,对于招聘院校和学生的标准越来越高,对于人才综合能力要求也在不断加大,然而目前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却与企业的需求不能匹配。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对毕业生的实际能力提出质疑,“眼高手低”、“心浮气躁”成为出现次数最多的批评词汇。

4社会因素。首先是招聘单位的用人理念催生着人才过剩。随着人才供给的逐渐增多,人才市场近年来开始由用人单位充分实施用人选择权。由于用人单位掌控着毕业生“生杀大权”,招聘条件也越来越苛刻,他们的基本招聘理念是“研究生多多益善,本科生研究研究,专科生不要不要”。在一些大城市的企事业单位,聘用条件越来越挑剔,门槛越来越高,很多企业宁愿高薪引进有经验、熟练的现成专业技术人才,也不愿意培养刚走向社会的经验相对不足的大学生,即使聘用后也尽量延长试用期,不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很普通的工作岗位也动辄要求硕士或博士,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其次是社会特别是家庭狭隘的教育观念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选择。这种社会价值取向的错误,使得许多大学生出现职业观念上的偏差。而且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光耀门媚的思想禁锢着大学生的就业思维,以及高额的教育投入必然要获得高回报等等,这一切都促使大学生的就业定位向更高的目标看齐,加剧了人才的大量过剩。"

5.政策因素。政策倾向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向,也指导着大学生就业的方向。造成大学生人才过剩的现状固然有经济、学校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教育导向的原因,其中最重要得是现行政策的安排。因为我们的教育理念基本上是把大学毕业生需求定位在城市,无论是从专业设置还是大学毕业生的心态上,都是以城市为目标的,自然我们大学生的未来出路也是面对城市的,只有在城市找到了工作才算就业。乡村是在视野之外的,既在教育的视野之外,也在政策的视野之外。此外,政府的投资错位,劳动力市场不完善,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依然存在体制性障碍,缺乏调控,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的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也相对滞后,就业信息沟通渠道不够畅通等等,这些都造就大学生的就业难。

三、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建议

1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解决人才供需矛盾。造成大学生人才过剩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中科技的贡献率太低,经济增长过多地依赖廉价劳动力的贡献,导致人才供需的失衡。因此,要想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加J决调整产业结构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特别是推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以服务于为支撑,坚持“低工资、多就业”的政策,拓宽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满足就业需求。

2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以市场为导向,按需培养人才。高等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培养经济社会建设所需人才。因此,高校的办学方向应该以市场为导向,符合市场运行规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为此,首先高校要加强市场调研,广泛了解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适时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其次,要保证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设优势学科和优势专业,扬长避短,并结合市场需求,及时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课程的应用性和实用性。第三,高校应建立大学生就业服务信息网,加强职业指导和培训工作。

3.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当前,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学生必须摒弃以往的优越感,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首先,加强大学生自身能力培养。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是不仅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全方面综合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大学生不仅要具有本专业的知识,而且熟悉其他领域的知识,为我们从业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高校应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自觉地把个人理想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树立多次选择的就业意识,培养“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理念,鼓励学生参加社会生活实践,了解社会现实状况,转变就业观念,引导他们响应国家号召,到基层和西部欠发达地区贡献力量,施展才华。

4.完善企业用人机制,进一步优化就业环境。转变用人单位的用人理念也是推动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企业的用人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完善企业的用人机制,规范企业的用人标准,尽量做到“人尽其用、人事相配”,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作为企业本身也应立足长远发展目标,加强对员工培训、发展的投入,通过建立长期用人、留人、激励人机制,让人才能真正为企业所用。

5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各种政策保障。我国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映了大学生创业者比较少。据资料显示,美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占IS%左右,我国仅0.3%。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缺少创业氛围。为此,首先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鼓励大学生勇于创新、敢于挑战,彻底改变他们保守、依赖的思想,提供大学生的创业水平。其次要加强对毕业生创业的指导。高等院校要切实在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创新素质的培养上下功夫,使学生学会如何通过创业给自己做饭碗,充分调动高校师生投身大学生科技创业的积极性,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产业化三位一体的办学方法。同时,政府要营造适合创业的土壤和环境,安排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或提供小额贷款担保,解决启动资金,构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建立大学生创业项目推荐库,扶持大学生创业。第三,国家要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在投资、税收、社会保障等方面采取优惠和灵活政策,真心诚意扶持大学毕业生创业。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愉快的校运会
开学畅想
游览榕洽生态园
美食天堂
我当值周生
一次难忘的经历
奥运记事
爷爷又笑了
我爱我的芭比娃娃
4×100米接力赛
赏月
种花生
中秋十五
金色的海滩
秋季田径运动会
试论课程调整下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试论建立学生学风积极性的几个环节
试论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浅析法学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与专业实习研究
试论高校艺术设计课程设置地域特色化研究
浅析复合应用型人才视野下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构建探索
试析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试析高等教育问责的范围
简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
浅谈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实践难题与对策
试析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简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思路浅析
试析就业导向下贫困大学生自尊的中介作用研究
浅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培养体系的构建
浅谈“90后”大学生思行特点、原因及思政工作的途径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文理解
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有感
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后感
《刷子李》教学反思
《刷子李》的反思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探究感悟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杂谈
《金钱的魔力》读后感
《金钱的魔力》教学实录
《金钱的魔力》课文理解
《金钱的魔力》探究感悟
黑衣服──“白点”──小洞──《刷子李》教学一得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好词好句好段
《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