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高职教学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

浅谈高职教学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谈高职教学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

"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

论文摘要:继续教育是提高高职教学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应在提高对继续教育的认识基础之上,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必要的监督反馈和考核评优机制,拓宽多元化的继续教育渠道,使教学管理人员个体生存更有价值,跟上高职教育改革的步伐。

高职院校管理的核心是教学管理工作,体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与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与水平。然而,在我国,尽管“以教学为中心”几乎是所有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理念,但作为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必由之路的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工作却还没有得到普遍重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职教学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层次不齐的现实。在高职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高职教学管理人员如何跟上高职教育改革的步伐,如何提高专业素质,如何使个体的生存更有价值,加强继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选择。

一、高职教学管理人员的基本任务和角色定位

高职教学管理人员指在高职院校中承担教学管理责任、具有教学管理能力和从事教学管理活动的人员,其承担的主要任务包括:研究教学及其管理规律,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研究并组织实施教学改革;努力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从其角色定位上来看,教学管理人员一方面是学校具体教学管理事务的承担者,例如教学计划的制定和监督执行、考试科目的确定和日程安排、成绩的登记和学分的统计、教材的采购、供应和管理、课务管理和学籍管理等等这些具体而琐碎的工作都需要教学管理人员踏踏实实地去做,要进行调查研究,要广泛征求意见,要作出具体的计划和安排,要进行登记处理,要及时请示汇报;同时教学管理人员又是教师教学的密切配合者,例如教学管理人员要向教师发放教材和课表,解决教师因特殊情况需变动课表、更换教室等一系列问题;另外,教学管理人员还是学生学习的伴读者。教学管理人员从开学起就一直陪伴着学生到期末,如办理在校生报到、注册手续、上课出勤情况的统计、学生考试成绩的总汇、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每学期都要进行资格审查、办理考试作弊、留、降级和退学的手续等,他们承担的许多工作可能是琐碎而平凡,但都是教学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从另一方面来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经济领域资源配置机制的根本转变,对教育、政治、文化乃至人们日常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高职教育领域,原来大一统的教学管理面临着重大的挑战。社会用人标准的变化、高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收费办法的调整、人才市场需求及不断出现的教育纠纷等,都使高职教学管理者和教师、学生以及整个社会处于动态的变化中,高职教育渐渐成为一种投资和消费,过去行政性的教学管理工作向服务型的工作转变。

高职教学管理人员承担的重要任务、多元化的角色定位以及工作性质的转变都要求高职教学管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服务效能。

二、高职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1.现代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新变化的需要受制于我国目前的经济现状,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高等教育需求,继续教育的发展不可或缺。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智力工作者的素质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显得更加重要。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富有变化。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是原有的普通教育体系难以承担的任务,而必须通过继续教育来实施。

2.管理和服务手段现代化的需要

管理和服务是高职教学管理工作者的两大基本任务,当今世界新观点、新理论不断涌现,尤其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在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作为高职教学管理工作者的管理和服务对象,都是具有较高文化修养、善于使用新技术、新工具的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使管理和服务工作更加科学化、现代化。

3.管理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人员个人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从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看,与师资队伍相比,教学管理队伍力量相对薄弱,专业人才和高学历人才的比例偏低;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重教学科研而轻管理的现象,和专任教师相比,教学管理人员的进修机会很少,这种现象使很多为了工作需要放弃了自己的专业而走上管理岗位的年轻教学管理工作者产生心理上的困扰,常常感到失落和不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管理队伍的稳定。因此,学校应该理解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需求,支持他们的学习,主动提供各种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这样才能提高整个高职教学管理者队伍的素质,从而提高整个高职教学管理水平。

三、加强高职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途径与措施

1.提高对继续教育的认识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师是高职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教学管理人员则是决定高职教学管理工作水平的核心力量。师资力量是关键,管理水平是支撑,没有相适应的较高水平的管理队伍,教学质量就难以实现新的突破,高职院校必须切实转变重教学轻管理、重教师队伍轻管理队伍建设的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很难想象,没有高校自身层面对继续教育的正确认识和实践,高校如何能够承担起发展继续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2.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是管理的基础和依据,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相对健全的制度体系是一切管理行为科学高效的前提和根本保障。高职院校应该在学校层面对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作出明确的制度规定,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人员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管理人员的身份与教师的身份是部分重叠的,也是可能适时转换的,所以高职院校既要把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制度建设纳人学校师资建设的综合体系中,更要充分考虑管理工作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加强侧重于管理、服务层面的继续教育,保证在制度的要求下整个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健康有序。

3.建立必要的监督反馈和考核评优机制

坚持按需施教、讲究实效的原则,积极做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是时代的需求。高职院校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同时,也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采集收集信息,建立多层次的监督与反馈体系,保证该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考核,把考核结果与教学管理人员乃至部门工作的评比评优相结合,把考核结果纳人教学管理人员晋升晋级的综合体系之中,保证教学管理队伍的稳定。

4.拓宽多元化的继续教育渠道

(1)学历教育。如前所述,相对于专任教师,高职教学管理人员的学历水平普遍较低,然而教学管理工作是直接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服务的,要求管理人员特别是教学管理人员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因此,学校应积极鼓励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接受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如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双学位、第二学历等,培养熟悉多专业、多学科知识的高层次管理人员。

(2)在职进修。在职进修学习主要是指不脱产或短期脱产接受某一专业或某一领域知识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比较可行的、值得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学校应根据教学管理人员的具体情况,制定明确的进修学习计划,这样既保证了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行,又能有组织有计划地逐步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3)短期培训。短期培训是指结合具体工作情况、岗位的实际需要,有目的地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某一方面知识的培训教育。短期培训可采取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学习班、讲座等形式,或者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结合学校实际需要,选择在假期、双休日等业余时间由本校的教师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某方面内容的培训,这样既达到了培训的目的,又大大减少了学校用于培训的经费支出。

(4)学术交流。定期参加各级主管部门、研究机构以及高等学校等单位组织的各类学术交流会,了解有关教育改革、高教发展的新趋势、新动态、新观点,是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特别是中高层教学管理人员必不可少的学习方式。通过学术交流学习教育政策法规,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把握方向,开阔视野,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使教学管理工作跟上时代的步伐。

总之,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高职院校应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完善继续教育体制,使教学管理人员个体价值有效体现,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袖珍姑娘
金海滩
桃花落了
读《一百个名人成才故事》
看成绩报告单感想
吃哈根达斯
我也是宝贝
学国际象棋第一天
下跳棋
我的神奇朋友
小花洒
笔袋
第一次鼓起勇气
颜色的语言
告别一年级
教师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习得性无力感
论团队建设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1)论文
浅议代建制建设项目政府审计的应对措施
法律视角下的政府审计质量控制
银行营业网点非现场风险审计初探
组织变革理论研究与评述(1)论文
论供电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构建(1)论文
农村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
论国外虚拟团队现状及发展趋势(1)论文
农村审计组织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谈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论企业效率来源与组织形式(1)论文
我国内部审计与西方内部审计的差距
论从实践观点看组织中的学习(1)论文
论建设学习型企业(1)论文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杂谈
《观沧海》简案
《观沧海》教学设计
《观沧海》教学设计
三步读诗法──观蔡艳老师《观沧海》教学课后有感
《天净沙·秋思》简案
《天净沙·秋思》教学案例
《天净沙·秋思》简案
《天净沙·秋思》简案
《观沧海》教学设计
《天净沙·秋思》简案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观沧海》教学设计
似水流年,乡情如歌──《次北固山下》教学案例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评点
《天净沙·秋思》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