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试论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15

试论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

[论文关键词]就业指导;现状;问题

[论文摘要]文章从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现状,客观分析了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如就业体制不完整,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不尽人意等。同时,对高校指导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走出“应试指导”误区,建立现代高校营销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地方人事部门的沟通与联系。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从精英教育逐步过渡到大众化教育,由此大学生的就业也从精英就业转变为大众化就业。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同时其局限性也日益突显,难以满足青年学生成才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客观认识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探讨新时期就业指导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对于提高和改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 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与问题剖析

近几年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不断突显,高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重视程度逐年增高,各高校都把就业指导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就业指导的形式与方法日趋灵活多样,企业与社会人士的参与度逐步提高,就业指导工作呈现出多形式、多元化的局面,为大学生的求职择业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指导和服务。但同时,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与我国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学生的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的距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就业指导工作“治标”不“治本”现象较突出,职业生涯规划缺失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是近几年实行大学生自主择业之后才逐步开展的,并且是在大学生就业面临形势日渐严峻的前提下才得到充分重视。就业指导的内容主要围绕就业政策讲解、就业信息提供、求职面试的方法技巧、求职心理调试等展开,都是为解学生“燃眉之急”而支的招,其特点是“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难以充分发挥就业指导的作用,真正体现其价值。虽然大部分高校已有这样的共识,却苦于师资匮乏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显得力不从心。

1.3就业指导机构与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不尽人意,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员虽然目前各高校均设立了专门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但其职能主要体现在处理大量与就业相关的事务性工作,没有固定的人力和精力专门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从事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相关培训,并不完全适合专职的就业指导工作,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能力素质及占有信息方面均难以达到就业指导人员应有的素质要求。"

1.4就业体制仍不完善,就业指导与市场需求联系不够紧密由于现有的就业体制仍不完善,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与人才需求市场的联系并不紧密,没有建立合理规范的就业管理系统,缺乏宏观、全局性的与就业相关的信息调研与反馈系统,使高校难以真正把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人才供求等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这些都是单一的学校行为难以驾驭的情况,有待政策改进和支持。

2 对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建议

2.1就业指导应走出“应试指导”误区,建立和完善大学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将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就业指导课程如同企业生产的产品包装固然重要,但市场经济的质量原则更是“金科玉律”。作为学校和大学生本人都必须充分认识到只有实现两者的结合才会真正成为受市场欢迎的产品。现阶段,高校要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角度出发,就业指导工作必须走出“应试指导”的误区,不仅立足于解决学生的一次性就业率,更重要的要把眼光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离开学校后在社会生活中的适应和发展能力上。就业指导工作类似于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关系到学校培养产品的质量,关系到一个大学生人才未来潜能的开发与利用,理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就业指导要重视大学生情商的开发,要引导学生充分认同和接纳自我,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客观评价自我,进而对自己将来作出计划和准备,培养自我决定未来出路的能力。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摆脱单一指导服务的功能,尽快完善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辅导、咨询等全方位的服务,建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学生应把大学作为人生奋斗规划的新起点,就业指导应根据大学各阶段学生的特点确立相应的指导目标,选择合适的形式和方法,帮助大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顺利就业。如新生阶段注重对自我的了解和认识,对环境的适应,建立和谐集体为目标,就业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知能力,找到自信心;二年级学生在正确自知的基础上完善自我,以确定自己的兴趣和初步的专业选择方向,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为目标;高年级则注重了解与专业相关的知识,评估自我,根据所选专业需求特点拓宽自己的能力结构,提高职业修养,加强实践锻炼的机会。就业指导的重点在多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合作和组织能力及挫折承受能力;毕业生着重于实现角色转换,明确定位,为就业作具体的准备等。指导的重点在就业信息提供、求职、面试相关具体指导等。总之,就业指导应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让学生在大学阶段就完成分析自我、分析环境、确定目标、采取行动的过程,在就业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和充足的心理准备,以实现成功就业。

2.2建立现代高等教育营销理念,不断发现和满足市场需求高等教育也有市场,也可以借助营销的理念,即发现需求和满足需求。在内部,应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延伸服务内容,将勤工助学、毕业实习、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考研深造等纳入就业指导中心的职责中,取得学生的信任,建立系统的内部服务体系,为学生的成才搭建一个更好的平台。对外,应通过勤工助学、毕业文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指导、就业指导中的用人单位人力资源帮助等,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不断了解市场的用人需求,调整学校教育和就业指导的思路甚至是专业设置。当然,高校的人才培养周期很长,需要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不能完全依据市场。

2.3实现就业指导学科化、专业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真正实现就业指导的职能,必须提升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的职能,使高校就业指导向着学科化、专业化发展的方向迈进;同时要加大经费的投入,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以适应新时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际需要,满足其功能。在国外发达国家,就业指导机构经费充足,就业指导人员素质要求极高,必须具有心理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等知识,同时还要求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逐步改善高校就业指导人员队伍,以保障就业指导的成效。为了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工作,还可以成立学校的就业指导委员会并进行实质性的运做。除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外,还应将全程就业指导工作纳入招生办、教务处、学生处、各院系和各类人员(尤其是专业课教师)的职责中,专兼职相结合,使就业指导工作真正成为全员、全程的工作。"

2.4发挥就业者的主体作用,使其明确定位,做出现实合理的选择应该发挥作为就业者——高校毕业生的主体作用,中低年级的学生可以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的要求进行系统教育和辅导,在适当的时候,尤其是高年级,可以通过本专业人力资源现状和发展分析的讲座、毕业生交流会、专业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职业能力倾向测试、职业发展咨询等形式,帮助毕业生逐步明确自己的职业取向和定位,做出现实合理的选择,避免就业选择的盲目性、随意性。

2.5加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与地方人事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建立全面的毕业生供给与人才市场需求的信息库学校人才培养必须与市场挂钩,学校应按市场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及时了解就业信息,从而在第一时间对学生做出科学指导。作为就业指导部门应加强高校与地方的协调,加强与就业市场的联系,及时了解市场需求与社会变化,为学生提供具有全局指导意义的信息。

3 小结

总之,新时期的就业指导工作亟待改进和提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同时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加强实践与研究,在大学全程的就业指导方面探讨适合各校特点的指导方案,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与文明同行-------递铺镇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查报告
雨中麓
生死攸关的烛光
读《名人的故事》有感
一个让我敬佩的人
快乐数字
给奶奶的一封信
我爱我家
丢失的骆驼
彭飞
徐有
美丽的小区
第一次来加拿大
不打不相识〈二〉
期末考试
试论创新之源——新经济时代人类个性复兴的探究
浅谈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探析
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探析
搞好就业指导工作与深化教育改革关系的思考
新建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论析
试论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树立创新意识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初探
社会转型时期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困境与对策
浅论如何做好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浅谈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试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策略初探
浅论当代中国教师面临的教育伦理问题
浅论构建完善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运作机制
浅析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关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不足及其创新研究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
《春雨的色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春雨的色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
《春雨的色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春雨的色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
《春雨的色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
《春雨的色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春雨的色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春雨的色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春雨的色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