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论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作用及模式
"论文关键词:艺术教育;大学生;高等学校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亟待加强和完善。它对于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陶冶情操、调整心理,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对高校的艺术教育所具有的作用、功能和地位以及开展高校艺术教育的模式进行了探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已经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新的挑战无处不在。教育作为一国之基业,在当今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倍受关注的地位,因此,新的形势对教育在培养和造就我国2l世纪的一代高素质新人方面提出了全新的和更高的要求。
在新的形势下,我国高等学校如何才能适应培养和造就新一代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呢?本文谨从加强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一个侧面,谈几点认识,仅供大家参考。
(一)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
首先,加强和完善高等院校艺术教育,是当前我国高教育普遍所面临的一项迫切的和久远的任务。毋容置疑,艺术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高校美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在新形势下,加强和完善高校艺术教育,不仅是当代素质教育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也更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
其次,教育常识告诉我们,艺术教育具有“辅德、益智、促体”的独特作用。它对于提高青年人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培养个人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等,都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我国早期著名现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艺术教育具有“辅德性”,可以起到以美启真,以美导善的作用。
艺术教育的目的还在于要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进而化为一种美的意识,使其道德、情操、精神得到不断升华,达到完善和谐的境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教育对思想品德教育具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辅助作用,或者说,两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艺术是美的结晶,美的体现,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它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改造人,使其受到启发,得到感染,受到熏陶,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艺术教育的功能还够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有益于智力的开发。人类社会的发展告诉我们,无论专业知识还是专业技能只能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都是以人的文化素质为基础的。科学素质教育要求大学生不仅获得专业知识,发展专业技能,更须注重专业素养的提高,即更多地激发那种对学业追求的悟性和灵性。而这种“激发”在很多情况下是通过艺术思维来实现的。艺术教育在直觉能力、想象力等方面不仅能影响和促进智力的发展,而且常常可以直接导致新的发现、发明和创造。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有助于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增强学生审美理念和发掘其创造潜能。许多中外著名的科学家如:爱因斯坦、阿西莫夫、钱学森、李四光、杨振宁等,他们的一生,都对艺术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就是很好的证明。
艺术教育还可以增强大学生心理的自我调节能力,使他们保持饱满、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在校大学生有心理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心理学家认为“艺术是心灵的体操”。通过一定的艺术教育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且对提高学生自主意识,控制情绪低潮,保持乐观心态都具有很好的作用和效果。同时,大学生通过参与不同形式的艺术活动,表现自我、抒发理想,得到他人赞扬与肯定,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也能使人保持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提高其自身的理想信念和综合素质。"
艺术教育除了具有“辅德、益智、促体”的作用,从政治意义上讲,还更能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培养集体主义观念,鼓舞青年人蓬勃向上,积极奋进,成为有理想,有追求,有抱负的一代新人。
其三,从人的发展的更高意义上讲,艺术本身具有的独立的教育作用,那就是它的审美教育作用,即形象的、感性的、情感的教育作用。随着人类物质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审美艺术、审美需求也必然会提高,丰富的物质,优美的环境,崇高的精神,高尚的情操,都成为不可缺少的审美内容。物品的精细,环境的优美离不开美的要求,既需要审美能力,更需要审美创造力。只有具备足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力,才能创造丰富优美的物质和环境;情操的高尚,精神的崇高,更需要审美理想的支持,没有审美理想支持的人,难以成为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利于人民的人。
其四,从更宏观的角度讲,高等学校的大学生在他们毕业之后,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将融入社会,融入各行各业,他们的艺术素养必将会影响到其周围的许多人。必将会对一定社会风尚的形成起到一种“引领”作用,进而对整个国民的文化素质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产生深远的意义。这就意味着,我们今天在高等学校所开展的艺术教育,已经远远超出学校教育本身的意义。
在党中央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艺术教育既是教育规律本身的需要,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门必修课,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高校开展艺术教育的基本模式与方法
首先,作为一个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明白:实施艺术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是始终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
其次,普通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方式和目标,既有别于艺术院校,也有别于师范院校。它是贯彻实施新的教育战略,进行“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的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所以,我们在工作中,既要认识到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和规律性,更要兼顾普通高校的具体特点,通过艺术教育使大学生广泛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世界优秀艺术成果,提高学生文化艺术素养,自觉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笔者结合多年从事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经验,总结了以下基本模式
1.坚持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模式。普通高校,特别是理工类院校,其专业性较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比较程序化,单一化,大部分时间是泡在教室、实验室、机房或图书馆里,对艺术教育学习甚少,而艺术教育虽不是专业课,却能使学生紧张之余,放松大脑、调节心态,拓展思路,为其它方面的学习创造条件。因此,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学中应重视艺术课堂教育,开设一定量的综合性的艺术类课程作为必修课。通过严谨、精当、内容多彩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对艺术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地了解,对艺术的门类、形式、特点、风格流派以及社会作用等获得较为全面的正确认识,并从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中获得积极的精神营养。
坚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方式,开设各种门类的艺术选修课。例如,以讲座的形式及观摩鉴赏的形式进行,内容涉及音乐、舞蹈、美术、影视、戏剧、文学、礼仪、设计、心理等,以适应不同基础、不同爱好。、不同年级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通过专题讲座、主题报告及参观鉴赏等活动等,最好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创造作品,或参与方式,应当不拘形式,不以过高的标准要求,重要的是给广大学生提供一种深入了解和学习各类艺术的机会,并玩昧、体验自己的审美感受,充分享受创造美的过程中的乐趣,深刻领会艺术的境界和艺术精神。"
2.加强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及艺术教育活动。校园环境是文化艺术教育的基础,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搞好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可以赏心悦目,陶冶情操。在教学楼、公寓、活动中心、食堂等学生公共场所建立艺术走廊、树立格言牌,赋予校园景观以人文气息,可以启人心智、催人奋进,这些都是进行艺术教育的有效方式和必备途径,同时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物质基础。
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保证活动的经常持久,必须做到制度化。如,举办一年一度的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结合迎新送老、“五四”、校庆、元旦等重大节日举办庆祝演出活动,还有暑期社会实践、文艺三下乡等活动,形成制度,长期坚持。同时要做到形式多样、新颖,特别要注意吸引学生广泛的参与。如举办歌咏、舞蹈、器乐、朗诵、健美操等表演比赛,美术、书法、摄影、航模制作等作品展评,组织征文、征联、网页制作等活动,为不同特长、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搭建适合自己的舞台。在此基础上发现、挖掘优秀人才,组成专业性较强的学校代表队,通过参加各种表演活动、比赛活动、交流活动,展示学校艺术教育的最高水平。
3.精心建设管理学生艺术团,发挥好学生艺术团的领军作用。学生艺术团应本着“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原则和“为同学们服务,为学校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办团宗旨,成为大学生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载体,成为广大学生进行艺术实践的园地,学校实施艺术教育的课堂。
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要强调对艺术团员的全面要求,要求他们处理好两个集体(班集体和艺术团集体)的关系,要求他们挑起学业和艺术两副担子。规范管理制度和考核体系。聘请专业优秀、德艺双馨的专家、教授、老师担任艺术团的指导教师,通过系统的教学、排练、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提高学生的艺术业务水平。采取梯队式管理建制、发挥艺术特长生的骨干作用,保证艺术团的艺术水平、队伍建设都能稳步、持续发展,整体艺术水平不断提高,主导校园文化的艺术方向,活跃校园文化的整体氛围。
用建设“全校全面发展的代表队之一、培养优秀人才的阵地之一”的思想来建设艺术团。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团队的凝聚力的基础是它的文化与精神。作为一支代表队,艺术团要成为全校学生的精神风貌的代表、艺术方向的代表和艺术水平的代表。
同时,我们必须指出,艺术是提倡创新的,一切优秀的人类艺术成果,也都是创新的结果,因此,在实施艺术教育的过程中,不应拘泥于既定的内容和形式,而应以追求最佳的效果为目标。艺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应当是不断更新和与时俱进的。
总之,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育人,培养求真向善的新人。艺术教育作为一门集德育、美育为一身的学科,必将在我国大学教育中、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推动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活雷锋”
- 我的好朋友
- 雨
- 面对生活
- 一个微笑,融化了我心中的冰雪
- 鱼儿也得打着伞
- 假文盲
- 难忘的小学生活
- 我为他感到自豪
- 假如我会克隆
- 我发现了家乡的变化
- 希望
- 笨笨后悔了
- 假如我是……
- 童年趣事
- 物业公司实习报告
- 地理实习报告
- 大学生暑假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范文
- 商业物流中心实习报告
- 德国实习经历
- 企业管理专业大学生暑假实习报告范文
- 会计类实习报告
- 南工一个06届毕业生真实的实习报告
- 平面设计实习报告
- GiGi代言专区板块实习斑竹实习报告小结
- 市场营销系2009年毕业实习总结报告
- 小学实习教师的实习报告
- 实习报告—法学类
- 计算机专业学生实习报告范文
- 医院实习报告
-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比较研究
- 从文化视角浅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 探析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 浅谈动物名称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内涵差异
-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 中西方文化与文化兴国
- 求索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之中
- 美国影视文化在中国大学校园中的传播
- 中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浅论
-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 分析西方文化圈思想主体及未来东西方交流的发展方向
- 西方文化对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影响及对策研究
- 双语教学注重西方文化的渗入
- 西方文化渗透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研究
- 浅谈改革创新精神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及意义
-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再见了,亲人》助读
-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再见了,亲人》导读教学设计
- 《打电话》教学设计
- 《打电话》教学设计
- 《打电话》教学设计
-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打电话》教学设计
- 《打电话》教学设计
-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