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从美国高校学生生涯辅导看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关于从美国高校学生生涯辅导看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04

关于从美国高校学生生涯辅导看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

论文关键词:生涯辅导;职业指导;就业指导;高校

论文摘要:生涯辅导起始于美国,先后经历了职业指导、职业选择辅导、生涯辅导这一系列的演变,现在作为一种关注个人生涯发展的全新的理念,已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认同。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职业指导阶段,生涯辅导之路任重而道远。文章在简要介绍了美国生涯辅导的特点和我国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之后,就如何在我国构建生涯辅导体系提出了若干建议。

笔者认为,职业指导、生涯辅导是就业指导工作所经历的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职业指导是培养人的职业意识、职业品德和职业能力的教育过程,是帮助个人根据国家需要、职业要求和自身特点选择职业并适应职业的活动口。而大学生生涯辅导是指以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为依据,以生涯发展过程为着眼点,在生涯辅导或心理咨询专家的帮助下,明确自我生涯发展的方向,正确理解、整合、运用各种知识、经验去解决生涯发展中的各类问题,从而获得自己生涯的良好适应与发展。

生涯辅导自在美国诞生之日起,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逐渐成熟完善。而我国当前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职业指导阶段,还存在较多不完善之处。现将两国高校学生生涯辅导工作的开展情况简介如下:

一、美国高校学生生涯辅导的特点

在通过对哈佛大学、斯坦福、耶鲁、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纽约、旧金山、Baldwin—Wallace、华盛顿、东北、德克萨斯等美国十余所大学生涯辅导开展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发现美国高校生涯辅导的特点集中表现在:

1.完备的信息系统

(1)网络信息。几乎可以在每所美国高校的网站中都可以找到大篇幅的有关生涯服务(career services)的详尽信息,这些信息方便了在校大学生通过网络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公司或雇主取得联系。依此提供的大量信息,使学生自入学之初就可通过网络了解职业发展方面的动态,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预期的规划。以旧金山大学为例,Career services中提供了有关美国各大公司、各大工业领域情况的介绍,并提供了大量与职业发展相关的信息,比如:各大城市的特色及发展机会说明、面试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模拟、薪酬的要求等,内容详尽,形象直观,极具可操作性。

(2)图书信息。丰富便捷的图书资料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如纽约大学建有一个专门的“瓦格纳生涯辅导资源室”(Wagner’s 0CS Resource Room),提供了大量的生涯辅导方面的图书等资料,本校学生可以就自我生涯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随时到资源室中进行图书查询。

(3)课程辅导。这类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根据自己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合理职业生涯定位并进行科学的人生规划。它面向全校学生,旨在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帮助。如哈佛大学每年春季开设的life skill classes,内容不仅包括与就业直接相关的一些信息,还包括诸如汽车维护、烹饪技巧、生活保健等与个人的生活、休闲以及关乎个人一生发展的内容。"

2.强大的咨询网络

美国高校的生涯辅导系统除了我们所熟知的专门的咨询机构、专职的咨询师外,与历届校友建立一个有效的咨询网络,是高校生涯辅导的又一重要特色。几乎每所学校都建立有校友信息及联系方式,以更好地促进校友与学校的互动,朝有利于全体学生(毕业和已毕业)生涯发展的方向努力。如Baldwin—Wallace College由已毕业校友与学校签定合约,与在校生建立一对一互助小组,与他们一起分享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的信息;耶鲁大学拥有一个与世界各个领域的校友辅导员联系的The Yale Career Network;斯坦福也建有一个专门的Stanford Career Network,提供已毕业校友的职业生涯方面的信息、分享他们的生涯经历以及与在校生建立联系的方法等。同时,各大高校也为已毕业的校友提供生涯发展方面的辅导,从而使他们获得自己生涯的良好适应与发展。

3.多样化的实践机会

二、当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概况

我国的就业指导工作,在20世纪初受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影响,在黄炎培等教育家的倡导和一些回国留学生的推动下,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后中断很长时间,直到20世纪80年代再度兴起,但多把就业指导视为非专业化的行政事务,或毕业前临时的招聘活动、技巧指导等。也即我国目前的就业指导工作仍停留在职业指导阶段,仍然是帕森斯式的出于应急性安排的“就业安置”,并未关注到学生个人自身的发展,离生涯辅导还有一定距离。

1.服务对象范围局限

我国许多高校,包括一些开展就业指导服务较早的高校,其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的服务对象明确指向本校应届毕业生及高年级在校学生,至于对于已毕业的校友提供的服务就更无从谈起。

2.信息渠道狭窄

以网络信息为例,有关职业方面的信息非常有限,浏览国内高校的网站,除了咨询中心的名称及联系方式等表面信息较易获得外,实质性内容则少有涉及;相关书籍也相对匮乏,介绍的内容多集中于择业、求职技巧指导方面,对生涯规划、辅导方面的介绍则较少体现。

3.咨询工作不完善

(1)咨询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成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将就业指导课纳入正常的教学管理范畴,但就业指导队伍总体专业化水平较低,大量的就业指导工作均由各系(院)党总支副书记和专兼职辅导员担任,他们缺乏正规的就业指导培训,不少指导人员自身已经承担了高校的其他学生工作(如管理学生社团、组织学生活动),这种状况实难适应市场经济下关注学生个体、促进学生自我生涯发展的需要。

(2)咨询机构不健全。我国现行的高校就业指导咨询机构,无论是机构的设置,还是设备硬件条件,力量都很薄弱,且机构人员将多种职务混于一身,忙于应付大量与就业有关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将大量时间花在办理手续、发布就业信息和宣传上,难以有精力去从事周期性较长且富有个性化的大学生生涯辅导工作。"

三、借鉴美国经验,采取有效措施,构建我国高校生涯辅导体系

1.观念的转变

首先,短期的职业指导向长期的生涯辅导转变。我国目前广泛开展的就业指导工作范围小,时间短,主要集中在对毕业生所做的一场讲座,一次辅导上,这种突击性质的外部指导很难对大学生一生职业生涯规划产生影响。当前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中广泛存在着缺乏正确的自我定位,不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个性特长和时代特点,导致整个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非理性化。因此,当下我国高校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尽快实现这种就业安置式的指导观念的转变,充分认识到生涯辅导的重要意义,把指导的目标转向促进个体生涯发展的方向上来,将生涯辅导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育实践过程中,成为教育的一部分,以实现学校与社会的良好对接。其次,观念的转变还应包括专业与职业相对应的观念转变。使学生自己的兴趣、个性特长真止在一生的职业发展中发挥作用,拓宽职业生涯发展的口径,进行更为合理性的职业生涯规划。

2.将生涯辅导纳入常规的课程体系

通过课程的形式来实施生涯辅导,以促使学生的生涯发展和成熟。生涯辅导课程可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不同的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辅导的内容可以包括对当前社会就业政策的文本解读、各大就业单位的情况介绍,还应包括一些实践性的内容,如正确认识自我、模拟面试,与各界人士直接对话,分享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历程等等。在这一点上高校可以吸纳一些热衷于大学生生涯辅导的校友或志愿者进入课堂。例如,目前中国的JA志愿者团队,这是一个由来自全国各地的各个领域的成功人士组成的团队,通过与大学生分享自己在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上的经历,帮助大学生顺利步入社会。笔者曾参加过在上海某高校由JA志愿者组织的“Career go”课程,课程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了解个人兴趣、简历书写、模拟面试等几个环节,采取分组互动的授课方式,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目前的发展情况,通过与自己感兴趣领域的高层管理人员直接对话,向他们请教职业发展的困惑,分享他们的经历,在对自己的兴趣、特长、职业生涯有一个较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实现良好的自我定位,做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今后职业生涯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多方位咨询网络的建立

咨询网络包括咨询程序的简化、咨询时间的拓展、与校友建立良好的联系等,其中与校友建立联系、争取校友的帮助是我国高校实行生涯辅导所应考虑的重要内容。鼓励那些在职业生涯中发展较好的校友参与到学校对在校大学生的联合培养中,分享个人求职经验、解答在校学生的困惑,有条件的最好能建立起“一帮一”的辅导小组。校友从母校走向社会,一般都会对母校有一定的感情,只要高校采取有效的措施,主动与校友联系,进行及时的沟通与交流,争取校友的合作还是有很大现实性的。

另外,可以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与校外有关职业指导部门合作,共同担当起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生涯辅导的重任。如可以争取各地的职业指导中心与高校合作,定期到大学进行讲座等,面向广大学生,宣传最新社会求职动态,分析当代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困惑与存在的不足,同时,还可以利用职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便利,拓宽广大在校学生的社会实践的机会。

4.实习机会的多样化

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新的工作岗位不断涌现,那种往昔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一辈子的情景已不复存在,求职路上充满了变数。因此,大学生除在校期间做好学习这一本职工作外,积极参加多种社会实践,体验不同的实习经历显得尤为必要。这样不仅为自己更好地适应这个多变的社会奠定基础,而且也为自己更好地了解自我,找准职业发展方向,进行更合T-自身的生涯规划提供了帮助。高校则应努力与所在地的相关企业等组织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拓展大学生的实习渠道,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实习岗位,使其在真正的实践锻炼中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之路。

综上所述,生涯辅导一词近些年在我国的教育理论界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其理念也得到了众多专家的认可,但在实际的运作中尚存较大的难度,从职业指导向生涯辅导的转变任重而道远。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给杨利伟叔叔的一封信
给北京2008奥运会的一封信
给布什总统的一封信
给妈妈的一封信
给外公一封信
一封寄往天堂的信
给葛冰的一封信
建议书
致2008北京奥运会的一封信
致外国朋友的一封信
致2008奥运健儿的一封信
给表弟的一封信
给李欢的一份信
给台湾小朋友的一封信
给叔叔的一封回信
关于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
试论《体验商务英语综合教程》教材评价
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创新探析
试论自主学习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
关于艺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双向情感投入策略之我见
对于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探析
简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试论新资助体系下贫困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探析
关于高职导游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现状综述
关于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之我见
关于高校舞蹈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试论高职院校《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教学改革探索
试论社会网络视角下的海西高校大学生创业对策性研究
关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加强现代大学管理中的文化建设
《外国诗两首》结构分析
叶赛宁是我生命的主角──专访莫斯科叶赛宁研究中心主任、俄罗斯著名电影导演兼演员谢·尼戈年科
《外国诗两首》课文题解
聆听一位乡村诗人深情的吟唱──读叶赛宁的《我沿着初雪漫步》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诞辰
叶赛宁的书信:窥视心灵之室的后窗
《外国诗两首》写作特点
对浪漫主义的超越:约翰·济慈的美学历程
叶赛宁的农村诗
美丽的夏夜
《外国诗两首》问题探究
早逝的浪漫主义诗人济慈
《外国诗两首》学法指导
雨夜
叶赛宁的爱情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