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02
现代舞离观众有多远?
忽如一夜春风来。近年常有“票房遇冷”之类新闻传出的现代舞演出,竟然成了上海艺术节上最“亮”的板块,三台演出票房全面飘红,并成为谈论热点,《竹梦》甚至卖起了加座。曾经“犹抱琵琶”的现代舞是否真的热了?观众离这一最具当代意味的舞蹈表现样式还有多远?
大剧院演出现场,观众的反应是耐人寻味的。猜测和理解舞蹈涵义,成了许多观众的“功课”。当然,追求“好看”仍是多数人的第一需求;也有直言“看不懂”的。一位女士就坦言,在《变幻城市》观赏过程中有点“瞌睡”;而《竹梦》尾声“扫雪撤景”的“怪招”,引来许多人的惊讶和不解。对大多数人而言,能观赏并谈论三种不同风格的现代舞,本身已经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甚至有年轻人用“很时尚”来形容一个个难忘的“现代舞之夜”。
沪上舞蹈界专家认为,现代舞成为炙手可热的亮点是可喜现象。十九世纪末从芭蕾领域延伸出来的现代舞,与中国观众“相遇”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个世纪前半叶,当它重新出现在中国舞台已是上世纪80年代。在经历了一票难求、起落不定等阶段之后,现代舞再受欢迎,尽管其中可能有偶然因素,对作品评价也莫衷一是;但还是折射出在接轨世界艺术发展、频繁接触一流精品的基础上,上海观众审美口味多元化了。这也是走近现代舞的第一步。
台湾舞蹈家林怀民认为,现代舞离中国观众并不遥远,因为它与当代人的感情和思想表达方式最为贴切,只不过经由一些不必要的渲染成了太过深奥的东西,甚至被认定是“票房毒药”。这样一来,观众和演出商都不免“谈舞色变”。其实,现代舞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已是“当代舞蹈”,发展空间更为广阔,没有什么玄奥的规则可言。他建议观众用轻松、自然的心态去看待,不必搬用复杂的哲学理念来套它,“赏心悦目”依然是现代舞的读解标准。
舞评家蓝凡、上海舞协王莹等指出,与各艺术门类联系最密切、结合高新科技手段最为快捷的现代舞,在国外的世界级城市中几乎都是居于主流地位的舞蹈样式,并有盖过传统芭蕾之势。上海正在向世界级都市迈进,现代舞也应得到更大发展,观众群体也应该更大。
他们同时认为,艺术节上的“热”,并不意味着上海观众已全面接受现代舞,更不意味着今后现代舞在上海没有市场风险。平心而论,此次引进的几部作品还不能算体现了现代舞发展的最高水平,如《变幻城市》的创意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就已出现,美国各大现代舞团及瑞典等国高水平现代舞团迄今还没有一个被引进上海。现代舞今后的市场“冷暖”,很大程度上依赖今后上海引进什么舞团和节目。
有一句话叫“有什么水平的剧目,就有什么水平的观众”,它影响着今后上海现代舞发展的速度与水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给爸爸梳辫子
- 美丽的烟花晚会
- 过年啦
- 登高
- 过春节
- 姐姐的爱心日记接力
- 剖鸡
- 洗笔袋
- 除夕之夜
- 我做“小间谍”
- 童年趣事
- 游新世界
- 记一次游园活动
- 联欢晚会
- 我改掉了一个陋习
- 走出文件框框 人力资源的非常任务(1)论文
- 人力资源管理要为企业增值服务(1)论文
- 加入WTO后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变化的现状和趋势(1)论文
- 中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五大差异(1)论文
-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与创新(1)论文
- 人力资源重要而不主要?(1)论文
- 人力资源管理评估(1)论文
- 人力资源若干问题释疑(1)论文
- 研究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对策(1)论文
- 也谈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与计量(1)论文
- 农民增收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本素质(1)论文
-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管理(1)论文
- 完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对策研究(1)论文
- 诚信是企业家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1)论文
- 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会计(1)论文
- 《生命 生命》教学案例
- 《生命 生命》课堂实录
- 紫藤小史
- 蚊子该不该打──《生命 生命》教学案例及反思
- 《生命 生命》课堂实录
-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 《生命 生命》教学案例
- 《生命 生命》教学案例
-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 《生命 生命》教学案例
- 激活思维 体悟生命──《生命 生命》一文的教学案例
- 我上《生命 生命》这一课
- 《生命 生命》教学评点
- 《紫藤萝瀑布》教学参考资料索引
- 《生命 生命》教学实录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