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哦,你所访问的页面不存在了,可能是炸了

可能的原因:

1.手抖打错了。

2.链接过了保质期。

以学术引领市场 ——2006•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画集序_以学术引领市场 ——2006•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画集序文档下载_免费文档下载-查字典文档网

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以学术引领市场 ——2006•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画集序

以学术引领市场 ——2006•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画集序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以学术引领市场 ——2006•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画集序

毕业论文

从以上引述不难看到,在见证人类历史与文化的史料中,“文献”是1种具有经典性、权威性和历史价值的证据。具有文献性的艺术作品同样可以见证艺术发展的历史,同时也可以见证人类认识自身的历史。由此,以“文献”来命名1个艺术展,便成了衡量艺术作品经典性、学术性和审美价值的尺度。世界著名的艺术文献展是5年1度的“卡塞尔文献展”,它与威尼斯双年展和圣保罗双年展并称为世界最重要的3大当代艺术展。半个世纪以来,“卡塞尔文献展”以“文献”而享有美誉,它展示了当代艺术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激发了艺术家和策展人的热情和理念,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影响了西方社会的政治和社会思潮。“文献展”通常具有经典、学术、前沿等特性,其目的往往是本着回顾、研究历史(包括刚刚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当代史),以面向未来,推动当代艺术的发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因而文献展这1展览模式,既具备史学的意义,又具有学术研究的价值。

9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在商业浪潮的席卷下,从1个政治社会迈向了商业社会。这种始料不及的社会的转型,使1向被政治意识所左右的中国人逐步转向了商业意识。商业的冲击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人的生存观念,也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曾1向以清高为荣的艺术家们,现在也大都成了商业社会的顺民。艺术不再如以往那样崇高,被视为1种无价的纯精神载体,而是降格为可以换钱的商品。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已形成1个无法抗拒的浪潮,几乎所有成名的、未成名的艺术家都被自觉或不自觉地卷入其中。如果说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艺术市场还只青睐那些已故的或未故的中国画名家,那么,近两年,中国当代艺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市场的关注,这个转向,表明中国当代艺术的商业价值已开始被市场所认可。于是,1些艺术家被市场看好,转眼间成了商业社会的宠儿、投机者追逐的对象。而另1些艺术家由于市场的兴起使作品有了出路,从而程度不同地改善了他们的生存境遇,也激活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不能不说是件好事。甚至可以说,市场的支持,是比任何其他的支持更为实惠、更为持久也更靠得住的支持,包括那些反对商业倾向的艺术家在内,市场的诱惑也在时时提醒他们不可放弃任何1个商业机会,在现代条件下,不与市场打交道的艺术家是不存在、也是不可能的,问题只在于,能否对市场的诱导保持高度警惕,能否清醒地提防止自己游离学术轨道,落入市场的陷阱。

面对市场,不只艺术家,批评家也同样经受着考验。坦率讲,批评家、策展人多是1些不懂经济、缺少商业头脑的文化理想主义者。910年代初,1些批评家曾热衷于参与艺术市场的创建工作,但却不切实际地急于把当代艺术推向市场,1厢情愿地将学术强加于市场,最终因为操作失控不得不放弃初衷。批评家与投资者常因相互求爱而结合,又因同床异梦而不欢而散。批评家在稳定市场秩序、给画家以学术定位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他们对于多数在商业上得宠的艺术家却不屑1顾。他们保持沉默也并非没有道理,那就是这些艺术家的艺术太顾及公众的趣味。由于批评家总是本能地关注那些独辟蹊径的和具有艺术史意义的艺术家,因而对于那些迎合公众趣味的商业倾向(不管它在商业上取得多大成功)均不以为然。因为在他们来看,1个艺术家1旦为市场所趋,他所具有的开创意义也就不复存在。因为市场所需要的,就是不断重复自己。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艺术行为都难以避开商业的浸染,但真正的艺术创造的原始趋动力却是艺术家的内在需要而非市场需要,它绝对应该是非功利的。因此,就这个意义看,批评家永远不会成为市场的同路人。批评家虽然也非常希望那些精神漂泊、生活处于流浪状态的前卫艺术家能够在经济上得以改善,但是他们却不愿目睹这些艺术家变成市场的猎获对象。

艺术批评家和艺术策展人作为群体,应是学术的体现者。严格讲,他们的学术活动本应与市场无关,为了保持学术的纯正和独立,他们必须警惕来自商业的侵蚀和政治的掌控。然而在中国,学术活动最大的难题是,还没有基金会这样不求回报、不干预学术的经济后援。任何艺术投资,都要求以回报作为其前提。在这种情况下,策展人就不得不对1定程度的市场操作做出妥协。但这种妥协1定是有原则的妥协,因为我们的目标是既定的,那就是要让市场逐渐理解、适应和接受我们的学术判断,以实现我们的学术目标。虽然这样1些想法也还只是批评家的良好愿望,虽然我们的学术努力在市场中能发挥多大的作用还是1个未知数,虽然在今天,多数学术活动还仍然不得不拖着1个商业的尾巴,但批评家不会因此而放弃自己的学术使命,他们仍会继续努力,直到真正影响市场。

市场无论对于艺术家还是批评家,都是1个无可回避的事实。因此在今天,批评家不仅要以批评见证艺术、还要承担起以学术引领市场、提升艺术市场和艺术收藏的品质的重任,这是1项非常富有建设意义的工作。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批评家们已经在不间断地在此方面做出努力和尝试。在艺术市场日益繁荣的当代,如何将批评的独立性、严肃性与市场操作的规范性结合起来,如何使中国当代艺术在创造、欣赏、收藏和研究诸方面逐步进入1种良性循环之中,依然是批评家面对的历史任务。

来源:中国美术批评家网 作者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可爱的小鸭子
姥姥家的小猫
科学小实验
游植物园
野菊花
家乡的山
可爱的小猫
喷泉
煮面条
我的小发明
今天真快乐
第一次演出
第二次龟兔赛跑
校园的春天
我想变成……
企业内部审计外包应当把握好的环节
政府采购绩效审计问题研究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标准体系的构建探讨
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审计
对科研单位化解经济责任审计矛盾的思考
中美两国审计委员会制度对比分析
新准则下债务重组审计的对策研究
关于运用审计方案有效控制审计质量的几点思考
制度环境、外部审计、投资者保护与企业价值实证研究述评
中国历史上审计的内容、机构和职能
我国证券审计市场的基本特征研究
从内部审计的三大发展趋势浅谈其增值功能
浅谈审计市场信用危机研究述评
我国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整合研究
宙斯、赫拉和赫耳墨斯
《寓言四则》的表现手法
浅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寓意
《智子疑邻》译文
《寓言四则》重难点突破
《伊索寓言》简介
《寓言四则》课文结构分析
《寓言四则》学法指导
《寓言四则》课标解读
写在人生边上──读伊索寓言
《寓言四则》学法导引
激发想象,引导探究──谈《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教学
想象,让课堂如此美丽──“蚊子被蜘蛛网粘住以后……”教学叙事
《寓言四则》课文导读
《寓言四则》课文鉴赏──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