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深入推进财政审计信息化的迫切性和近期思路

浅谈深入推进财政审计信息化的迫切性和近期思路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07

浅谈深入推进财政审计信息化的迫切性和近期思路

浅谈深入推进财政审计信息化的迫切性和近期思路

自2000年时任审计长李金华提出“审计人员不掌握计算机技术就将失去审计的资格”①的论断以来,经过全体审计人员的艰苦努力,审计信息化获得了重大进展。现在,信息手段已不是审计的短板,而成为了审计手中的利剑。审计人员不但能打开电子账,还有能力在审计范围内对全国银行体系内任何一笔资金实施追踪,同时信息系统审计、联网审计等开拓性工作也取得了重要成果。

这其中,财政审计信息化也取得很大成绩,但与金融、企业等审计领域的进展相比,财政审计的信息化创新不足,手段落后,很多事项还停留手工审计的阶段。在海量财政数据面前,部分审计结论缺乏全面的数据支撑,缺乏 说服力。另外,有影响的重大问题的查处也相对较少,财政审计的威力未得到充分发挥。如今,随着财政信息化进程的全面加快和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深入推进,要想发挥财政审计在国家治理当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实现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必须在财政审计信息化方面,下定决心,取得突破,迎头赶上。

一、财政信息化进程的完善要求加快财政审计信息化

(一)财政信息化的有利条件 (二)财政信息化的初步发展

财政部门一直将信息化作为财政改革与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2000年以来,全国陆续进行了“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2002年更名为“金财工程”)的建设,开发应用了部门预算管理软件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系统、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应用系统、国库集中支付应用软件系统,有力支撑和促进财政改革与发展,取得了较好效果。⑤

尽管以“金财工程”为代表的财政信息化起步较早,但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分散建设、信息割裂、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影响了财政信息化的进程。2008年,财政部副部长廖晓军曾说:“在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上、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上,已经明显落后了。由于没有统一的平台,有时要一些数字,做一些分析研究,还是要靠单兵作战,靠以前的积累,凭着经验作出判断,不仅及时性差,而且科学性和准确性也受到影响。”⑥在这种条件下,财政审计信息化也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三)财政信息化建设的完善和加快 有了这样的基础,财政审计信息化的条件已经初步具备,对预算编制、国库存款沉淀、转移支付结构等众多问题具备了采用全面数据分析的可能。

二、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深入推进要求加快财政审计信息化

(一)中央领导和人民群众对财政审计的期望。近些年来,审计部门能够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受到中央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赞誉。与此同时,中央领导人民群众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温家宝总理先后指出,“财政资金应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踪到哪里”,“审计是公共财政的卫士”。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没有审计手段的创新,仅靠财政审计人员的手工作业是难于承担的。

(二)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迫切要求。刘家义审计长提出,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2011年刘家义审计长进一步提出了“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命题。由此,在审计组织模式上,财政审计大格局应用而生,从而对财政审计的广度、深度、力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口径上,财政审计的范围突破了财政部门的财政收入概念,囊括了政府性收入的全部内容,工作量大大增加。

三、近期财政审计信息化的初步思路

目前,以《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为代表的审计软件和大量审计方法已经成型。借鉴相关经验,近期财政审计信息化方面可以做以下工作。

(一)建立“集中分析,分散核查”的审计信息化组织模式。鉴于中央财政在国家财政体系的地位和作用,应集中力量对财政部“金财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同时对地方自行开发的相关系统进行适当了解。在金融审计领域,该模式已经成熟,技术瓶颈已经突破。相比而言,金融审计主要跟踪资金,审计对象的组织体系单纯统一,数据量十分巨大;财政审计政策性强,除了资金、还有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等内容,涉及多层次组织体系和国库、税务等外部单位,数据量相对较小,如中央单位每年的财政支付仅300多万笔。具体的组织体系,可以根据财政审计特点在实践中摸索修正。

(二)以国库数据数据采集和转换为重点,以预算编制执行为抓手。历史上,数据的采集和转化是审计信息化工作的瓶颈,应下决心进行突破。考虑到财政国库数据的基础性和信息化条件较好,近期应对这方面组织力量进行研究。根据已有经验,60-80%的工作量要花在数据准备阶段。所以,这些工作要提前准备。同时,应结合财政审计和其他行业的审计经验,探索研究数据分析和挖掘的相关模块和方法,积累数据,为今后探索财政审计、银行审计和企业审计等数据综合分析做好准备。

(三)以提升审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为根本。没有人才的信息化,就没有审计工作的信息化。除了依靠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现有财政审计人员的信息化能力是决定财政审计信息化成败的关键。要借助多种形式,区分情况加强培训:一要抽调精兵,组成突击队;二要依靠骨干,推广信息化工具的应用;三要加强领导,提升领导干部的信息化指挥能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第一次走夜路
两人之家和一人之家
留在照片上的回忆
烦恼的双休日
纺织姑娘
给爸爸的生日礼物
网球“菜鸟”
急“飞”的感觉
逗笑比赛
第一次网上购物
较量
第一次杀鸭
一次难忘的采访
时间保卫战
劳动技术课
我国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描述(1)论文
国有煤炭企业如何开展能源环境审计
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1)论文
对创新财务审计模式的探讨
浅谈税务机关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教育训练绩效审计的特点与内涵
谈心理资本视角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1)论文
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及对中国乡镇企业的启示(1)论文
浅谈深入推进财政审计信息化的迫切性和近期思路
政府审计工作转型的探索
浅议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1)论文
浅论会计集中核算后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军队审计干部在职教育
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要点浅析
探讨电气工程财务审计的应对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