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从肢体语言差异看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从肢体语言差异看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从肢体语言差异看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从肢体语言差异看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社会在发展进步着,每一个阶段人们的进步也同步反映在了人们的沟通方式上。例如,人类最初阶段是用肢体语言来沟通的身体时代;第二阶段是用真正的语言来沟通的嘴巴时代;第三阶段是用书写文字来沟通的手写时代;第四阶段是用键盘沟通的十指时代;第五阶段就是当代用手机短信来沟通的拇指时代。确实,从古至今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人们的沟通方式不尽相同,但每一个阶段人们的沟通都离不开最初的肢体表达方式。

肢体语言是指 能够传递某种特定信息的面部表情、手势语或者其他身体部位的动作等。这是人们最初交流沟通的方式,也许口头表达出来的语言会说谎,但是肢体语言是相对比较真实的。特别是不同语言国家的人之间交往时,肢体语言往往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进行一般社交活动时,肢体语言相对比较灵活,也就是说,肢体语言种类比较多;同时,同一种肢体语言在不同的文化中所代表的含义也各不相同。因此,要用外语进行有效交际,在说某种语言时就得了解说话人的手势、动作、举止等所表示的意思。

握手是社交中的礼节,但中英握手的礼节形式差异较大。西方英语国家握手的方式是:两人以手相握,然后马上松开,两人的距离也随即拉开。中国人的礼节性动作是:两人先握一下手,然后相互靠近,两人的手扔不松开,或者干脆变成相互抓住不放了。对此,英语国家的人们往往窘迫不堪。他们认为,身体之间的距离显得过于亲密,抓住别人的手不放与握手毫不相干,同性人如此握手甚至会招致同性恋之嫌,因此,一般视为禁忌。另外,西方国家的男女相见时一般要由女士采取主动,除非男士身份很高或者年龄很大,中国人之间的交往没有女士优先的礼俗。两人相见时是否握手,一般由上级或者长者决定。

除了在一般社交中的握手礼仪的差异,亲吻和拥抱的肢体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国家,这些即使在公共场合也会做得从容不迫、运用自如,但在中国,公共场合做起来却觉得别扭。这是因为两种文化的背景不同,中国长期受封建礼教的压抑,在情感表现形式上一向非常含蓄。例如,在西方国家,久别重逢的母女在机场或者其他场合会激动地拥抱、亲吻;而在中国,历经艰辛再次见面的母女可能会激动地抱头痛哭,即使拥抱,也绝不会亲吻。

微笑,常常被人们认为是一种积极的面部表情,它代表着快乐,代表着善意,代表着友好。但是,在西方国家,有时微笑却会带来不快。比如,有一次,在美国的一所大学里,一个美国学生在毕业典礼上发表毕业演讲,当他发表完演说之后从演讲台下来的时候,不小心从阶梯上绊了一下,险些摔倒,这时,坐在观众席上的一个中国学生对他微微一笑,正是这一笑,让这个美国学生产生了极大反感,而导致他与这位中国学生之间产生巨大的矛盾。在这位美国学生看来,中国学生的这微微一笑,是对他的嘲笑,是对他极大的侮辱。而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是那位美国学生,当我们从讲台上差点摔倒时,看到台下的一个同学在对你浅浅微笑,你会认为是嘲笑吗?当然,我不会那么认为,我反而会认为这是一种鼓励、一种安慰,仿佛他在说:“没关系的。你要小心一点哦。”毕竟这只是浅浅的一个微笑而已。在看到这种差异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可以意识到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呢?

除了在一般的社交活动中,肢体语言的差异会造成沟通问题,在正式场合或者是政治领域,不同文化下的肢体表达产生的影响更大。例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前苏联领导赫鲁晓夫访问美国时,以双手握拳并举过头顶的形式向美国公民表示问候和友谊,但此肢体表达却并未传达友好的问候,反而给美国大众带来不快,因为双手握拳并举过头顶是美国人所熟悉的拳击比赛的手势,它是击败对手后表示胜利的手势。由于赫鲁晓夫曾经说过要埋葬美国资本主义的话,所以可想而知,赫鲁晓夫访美时以这个动作表示问候,难免会让美国人认为他在暗示好像他已经取得了胜利,因而会感到不快(甘华鸣,2001)。

显而易见,以上种种事例反映了肢体语言在中西方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又同时反映了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模式。

这种不同的思维模式造成的肢体语言的差异常常是不可避免的,怎样才能尽可能地克服这种肢体语言的差异变得至关重要。

首先,思维模式的不同是造成肢体表达差异的主要因素,那么了解他人的思维模式及思考方式就变得尤为关键,而思维模式的不同又是在不同文化下的具体体现,因此,要区别不同的肢体表达含义,就要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从而进一步考虑对方的思考内容,以便更好地使对方的肢体语言与场景相对应。

其次,善于了解说话者的性格特征。例如,当和一个美国女孩关系非常亲密时,她经常和你保持很近的距离,所以你也就很习惯于和她经常有亲密的动作,但这并不表示她对你有爱意,也许她是一个性格活泼外向的女孩,她很善于和身边所有关系好的男生近距离来往;但当你和一个关系很好的中国女孩在一起时,即使她性格很开朗活泼,她也很难会习惯和你经常有亲密的动作。

再次,我们也要恰当地使用自身的肢体语言。自己的肢体语言一定要适应自己的身份和生活情境,同时还需要改变自己不良的身体语言习惯。

最后,我们对不同国家的文化保持宽容和接纳的态度,理解他们的文化习惯,而不盲目歧视或者反感(高晨阳,1998)。

总之,各国文化的差异深刻地反映在了肢体语言的差异上。为了更好地了解肢体语言的差异,避免不必要的尴尬,掌握各种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思维模式变得更加重要,这样更有利于各国人之间的交流。与此同时,我们也要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合理得当地使用我们的肢体语言,促进信息的有效传达。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杨老师“改革”了
我哭了
偷看电视
一次火灾演习
害人精
竞选经费
一次危险的尝试
抹不去的记忆
还差5秒
我家的趣事
一件难忘的事
我当一天小老师
偷看电视
一辈子也不会忘怀的事
奇特的“发明”
从中西方文化比较中辨析中国民法的发展
从肢体语言差异看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从《唐顿庄园》看英国文化特征
论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关于对明清外销瓷西方文化题材纹饰的分析
英国贵族文化在英国近代小说中的体现
中西方文化中人神关系的比较
浅析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表现及原因
创造让中西方文化更深层次互动的作品
从艾米莉·迪金森和李清照的诗歌对比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英国的博物学文化
从凯特生子看西方文化
从颜色词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西方文化渗透
社会转型期西方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探析
教海无涯,其乐无穷──《紫藤萝瀑布》教后反思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
《紫藤萝瀑布》四步探究阅读设想
一石击起千层浪──《紫藤萝瀑布》教学案例
《紫藤萝瀑布》案例反思
新课标理念下的新课堂──《紫藤萝瀑布》教学案例
《紫藤萝瀑布》教学案例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想
感悟紫藤萝瀑布
《紫藤萝瀑布》教学案例
《紫藤萝瀑布》教学反思
课堂生成的《紫藤萝瀑布》
《紫藤萝瀑布》教学创意
《紫藤萝瀑布》教学难点突破
三读·三思──以《紫藤萝瀑布》为例浅谈语文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