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义和团对西方文化的仇视

义和团对西方文化的仇视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8

义和团对西方文化的仇视

义和团对西方文化的仇视

太平天国可以说是西方文明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意义非凡的试探,刮起一股形式上全面“西化”之风。太平天国退出政治舞台约三十年后,深受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封闭、保守影响的义和团又掀起强大的“反西化”运动,为中国近代化留下深刻的教训。我们知道,一个口号等于一个旗帜,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大张旗鼓的表明其反西化的斗争纲领。中国近代化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就开始,西方文明便随列强的坚船利炮大量涌入,经过太平天国的传播和深化,以更强劲的势头在中国发挥影响力。那么义和团何以兴起、壮大,并且以“灭洋”这种极端方式反对西化?

依笔者的浅见,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之所以出现这种规模巨大的反西化的浪潮,这跟中西两种文明的不同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经历了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其文明的形成根植于与封建专制政体相适应的自然经济形态。中国自古就是个农业国家,社会阶层的划分也是依据农业经济的特点,少数占有大量土地的人跻身社会上层 ,大多数没有土地或者占有少量土地的人群沦为社会底层,靠租种地主土地维持生计。因此,中国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都与自给自足的农业文明有着天然的关系。农民长期处于自然经济之下,小农的生产方式使农民禁锢在小块土地上,对外交流的可能性被扼杀,久而久之,中国农民阶层形成了封闭、落后、对新鲜事物持怀疑、排斥的态度。义和团继承了农民愚昧、落后的一面,提出“灭洋”口号,视标榜进步、试图挑战中国传统文化权威的西方文明为“洪水猛兽”,力图一举消灭。正是在这种文明背景之下,广大农民在跟外界缺乏联系的状态之中,对于世界近代史上产生的巨大变化,完全一无所知,继续做着“天朝上国,四夷来服”的美梦。他们把西方侵略简单的看成与历史上周边落后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入侵一样的事例,盲目自大的心里,使得他们对帝国主义缺乏认识,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进步意义无法了解和接受。当西方各种先进科学技术逐渐涉及到他们生活的圈子之后,非但没有产生应有的进步作用,反而激起下层百姓的恐惧,进而引起誓死“灭洋”的后果。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会在一定的时期内触及围绕旧事物生存的利益群体。西方近代文明的涌入对农民而言,破坏了他们由来已久传统的生活秩序和心理习惯,风俗人情等。这在中国社会阶层中,这种大的变动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化”,是不可接受和痛苦的。于是在社会底层人群中,就开始酝酿反对西化的情绪。义和团在这场运动中起了组织和领导的作用,但是农民阶级本身不是社会进步力量的代表者,他们有其不可克服的盲目性与落后性。 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于此同时,外国传教士势力急剧膨胀,像洪流一样涌入农村,导致广大农民跟传教士的矛盾更加尖锐。传教士在农村抢占土地,建造教堂,吸纳教众等等。这些行为对视土地为生命、敬奉传统本土神灵的农民来说是无法忍受的。据史书记载“当时的山东72州县,就有教堂1100余处,教士教徒8万余。江苏11州府厅70余县除6县尚未建堂外,其余各县均建教堂多所,总计709座。”[5].。传教士的这种发展势头,严重刺激了百姓的仇洋情绪。山东巨鹿教案发生后,英德帝国主义者乘机进占山东,强霸威海卫,屠杀百姓,掠夺财产,圈禁土地,强建教堂,争夺筑路权利,这一系列活动使百姓“以致人心积忿不平”[6].。于是,一场规模之大、破坏力之巨的仇洋、灭洋的活动,在义和团的组织下在中国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农民百姓受两千年农业文化熏陶,面对伴随帝国主义入侵,既有善良、正义的一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在列强发动侵略、传教士进行迫害活动时,他们既有反帝爱国的正义感,也暴露了他们片面仇视新事物、顽固不化的特性。农民们把受到部分传教士的祸害,简单的理解为:传教士团体品德败坏,专好杀人掳掠,只要把他们赶出中国就可以回到过去安宁的男耕女织的日子。同时,农民也仇视洋人带来的新事物,认为这些来自西方的东西,也沾染了洋人的恶习。因此,但凡是与洋字沾边的东西全是邪恶的、必须予以灭绝,方能永绝后患。义和团起于农民,其“灭洋”思想直接来源于农民阶层以先进科技和文化为代表的世界近代化进程的片面、愚昧的认识。他们不知道,近代化带来帝国主义传教士大肆入侵的同时,也带来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文明。而与中国传统峻异的文明正是挽救中国社会危亡、民族危机的一剂良药。但鉴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使得义和团迅速在中国刮起一股强大的“反西化”之风,延缓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步伐。

义和团打着“仇教灭洋”的口号,不仅消灭洋人和中国普通教民,还对与洋字沾边的中国近代早期学习西方各种文明成果进行大肆破坏。总之包括一切来自外洋宗教,思想,科学技术,武器装备,军械,先进的生产工具,交通工具,日用商品,等等。从文化,到军事,再到器物,只要与洋人沾边,全要一锅端。

中西文化冲突之下,义和团作为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代表,登上历史舞台试图阻止西方文明传向中国,却以失败告终。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已经不适应世界近代化文明要求,其封建、保守、落后性,已经成为发展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绊脚石。事实证明,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任何落后阶层和社会力量都不能阻止社会进步的趋势,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国家才会繁荣兴盛、充满生机。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给四川地震灾区同学们的一封信
给体操王子杨威先生的一封信
《嘻哈小天才》读后感
给杨红樱阿姨的一封信
观《我的小学》有感
写给天堂爷爷的一封信
给老师的一封信
给老师的一封信
写给月亮姐姐的信
读《小公主》有感
给姚明先生的一封信
给灾区小朋友的信
给环保局的一封信
妈妈,您辛苦了
给冰灾地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跨文化交际之语境文化
主题知识网站的建设和应用
色彩关系与彩妆配色
解读巫文化艺术
试析欲望与精神之间的突围
让语文与生活双赢
浅析中国书法的艺术性
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负担的调查与思考
浅析电子时代艺术的异化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思想品德第九册教材介绍
论语言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
关于公共艺术的关联性研究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的审美素质教育
解析传统吉祥观念与动画形象设计的融合
对中学生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教育中的“盲点”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十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七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二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十二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八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九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