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翻新时间:2023-02-27
传统节日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传统节日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飞速发展,许多西方的节日文化也随着经济发展的大潮涌进国门,西方节日文化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已形成了挑战。不少学生把一些西方的节日文化奉为“先进文化”崇拜,而把本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看作落后的风俗习惯对待。
或许是“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的缘故吧,面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重复出现的传统节日,学生们可能会产生“疲劳感”,甚至“厌倦感”。“躲避”“猎奇”等新的生活方式成为他们追求的新时尚,在这种特殊环境下对“西方节日”的情有独钟也就无可厚非了,其实这也是文化交流的结果。 教师作为接受系统教育的专业组织者,自然就成了点燃学生传统节日文化热情与兴趣的主要实践者和探索者。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让小学语文课程更好地传递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客观审视,因势利导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是围绕着“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编写的,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为此我精心设计了“走进中国传统节日”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想要通过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学习,继承和弘 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为我校(江苏省沭阳县扎下中心小学)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课题研究积累素材。但令我始料不及的是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非我们预想的那样好,倒是一个学生的一句“牢骚”激活了课堂的“气氛”:“谈谈情人节!”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虽然我在他们的惯性作用下走了一段“弯路”后又接上了正轨,但着实让我出了一身冷汗。冷静之余,我又重新调整教学设计,吸收了西方节日文化的内容。 毫不客气地说,小学生对西方节日的了解比老师们多得多。那一个个层出不穷的名词术语、五花八门的小故事、乱七八糟的花边新闻,绝对使你眼界大开。在学生看来,所有的老师都是反对他们掌握和传播西方节日文化的,而如今我却出人意料地走进他们和他们打成一片,还赢得了他们的信任,这为我能够顺利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西方文化和为他们重新确立我国传统节日文化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比较中外传统节日文化异同——节日文化知多少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喜欢西方节日文化的,当然就有更酷爱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经过我的细心观察和问卷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中喜爱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人数居多。问卷调查发现,他们的亲情链接主要是通过我国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几个最主要的传统节日来实现、加深和升华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所以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给他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而那些整天和家长们生活在一起的学生们,由于都在家长的阳光雨露之下,自然对一些我国的传统节日观念就相对淡薄了,而对新出现的西方文化的青睐也是可以理解的,尽管他们有点“囫囵吞枣”。 我在不同的班级开展了同一项工作,把学生分成两大组(热爱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组、喜欢西方节日文化组),让他们各自列出他们知道的传统节日。然后我们共同对国内外的传统节日进行归类,留下几个双方都能认同的节日,并把西方节日和我国的传统节日进行比较,看看他们哪些是同一类别。类比分析达成接近一致的节日有:春节——圣诞节、清明节——万圣节、七夕——情人节、除夕——平安夜、接下来各组的代表就自己所了解的节日知识进行陈述。中国传统节日组侃侃而谈、如数家珍;西方节日文化组支支吾吾、相形见绌。因说出近百个外国传统节日的名称而洋洋自得的西方节日文化组,一下子偃旗息鼓了,处境非常尴尬。我马上进行了“干预”,不让他们下不了台。“其实西方节日文化组知道的还真的不少呢?最起码他们说出的传统节日的名称数量远远高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组,这说明你们是认真对待我们这次活动的。那么,你们为什么会在第二个环节上败下阵来呢?”“这个……不知道?”“我们共同来分析一下原因,大家说好不好!”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了,场面由原来的一分为二变成了合二为一。我想这不正是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和创新的最好缩影吗? 三、正确引导,及时融入中国文化主元素 “同学们,你们为什么对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节日文化那么感兴趣?”“好玩。”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 “好玩?那它们都好在什么地方呢?你们又是怎样玩的呢?说出来给老师和大家分享分享好吗?” “这……” “老师,你说我们应该怎样玩呢?” “我也不知道!因为你们每个人心中的想法不同,所以玩法自然也就不同了,但它们是有规律可循的。不妨我们都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们一起群策群力看看能不能发现规律。” 讨论在大家的畅所欲言中激烈地进行着,但始终没有形成大家都能接受的、比较一致的看法。于是,我及时进行了点拨: “何不借鉴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优点,糅合西方文化的特色,玩一个中西合璧的、新型的西方节日文化方式呢?”一句话盘活了全局。“圣诞节”放起了烟花爆竹,圣诞树上挂起“圣联”;“父亲节、母亲节”的及时引进为学生们又增添了“报得三春晖”的机会,加深了情感纽带的链接…… 四、妙笔生花,传承民族文化 记得在学习《北京的春节》时,我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与家人一起过春节的,这时课堂气氛一下子沉闷了下来,甚至有的学生甚至黯然泪下。于是我就因势利导,大规模地组织了一次“思亲”活动。 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以某个节日为背景,以“思亲”为主题,出一期手抄报,十人左右一小组,自由组合,形式不限,诗歌、文章、绘画等都可以。 可能是思亲心切,短短的两三天二十多份手抄报就高质量地完成了。读着那一篇篇虽短,但饱含亲情的文章;吟诵那一首首充满真情的诗歌;看着那一幅幅散发着稚气的画面;我是热泪盈眶。这一张张凝聚着童心真情的手抄报,很快就带着孩子们思念亲人的心飞向那身处异乡的父母的身边。万万没想到这一小小的创举,赢得了巨大的反响,家长们很快就通过多种途径对子女们的“孝心”给予了肯定。电话、短信、信件很快就反馈了许多真挚的信息。 传统节日文化的在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下,在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下面临新的挑战,但它无法阻滞五千年文明的前进步伐。作为传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马前卒”,应该责无旁贷地肩负传薪者的重任。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客观审视,传统节日文化将会在学生们的心中生根发芽,代代相传。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可敬的清洁工人
- 报答
- 登上长城
- 烟斗先生小传
- 春雨
- 文明只差一步
- 爱看电视的奶奶
- 动物之爱
- 礼物搜索“战”
- 可爱的小狗
-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
- 我敬佩诸葛亮
- “老顽童”爷爷
- 海滩上的篝火晚会
- 美味玉米棒
- 谈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1)论文
- 论高校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1)论文
- 探析新时期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1)论文
- 关于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思考(1)论文
- 浅探人力资源开发的激励机制(1)论文
- 探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1)论文
- 浅析餐饮业服务员人力资源管理及对策(1)论文
- 论非物质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1)论文
- 浅析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1)论文
- 试析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1)论文
- 探析激励机制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1)论文
- 探析路桥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1)论文
- 论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1)论文
- 浅论农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导向(1)论文
- 探析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发展趋势及对策(1)论文
- 《爷爷和小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
- 《我们的画》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之二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八
- 《我们的画》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之一
- 《爷爷和小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之四
- 用CAI教学《小小的船》
- 《静夜思》教学设计之五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及反思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之一
- 《我们的画》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之三
- 《我们的画》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之四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九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