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传统文化中孕育的中西方教育思想比较

传统文化中孕育的中西方教育思想比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07

传统文化中孕育的中西方教育思想比较

传统文化中孕育的中西方教育思想比较

教育有如一条大河,而文化就是河的源头和不断注入河水中的活水。文化给教育以社会价值和存在意义,教育给文化以生存依据和生机活力。《学记》开宗明义:“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可见教育早已被摆在了立国的重要的位置。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我也看到人们同样地天生彼此有差别,而由于训练便获得很大长进;由此可见,人都一样,天生聪敏的人跟天生拙笨的人一样,谁想在某一门技艺上成为一个值得赞美的人,谁就必须学习和钻研这门技艺。”由此可见,苏格拉底也认 为人天生有区别,但教育可以使所有的人都得到改进,人人都必须受教育,从而肯定了人受教育的可能性与教育改变人的作用。传统文化是教育的重要工具,传统文化也是重要的教育材料。

传统文化是教育的重要工具,也是重要的教育材料。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特别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经过后天的不同环境、教育、实践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拉大了。孔子以后,儒家在教育方面一直居于主要地位,继之而起的是宣扬自然主义教育的道家创始人老子,“法治”教育思想的法家集大成者韩非,以及墨家的墨翟。老子针对儒家的教育主张提出“绝学弃智”,这种偏激的观点令人难以接受,也是不可行的,但是他提出的教育应该遵循万事万物(包括身心)发展的规律的命题却是传统教育中宝贵的思想精华。法家的商鞅认为“人性悍”,荀子明确提出了“人性恶”的观点,韩非则将此发展成为“人性自私”的结论。韩非认为,趋利弊害是人的本性,只有靠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来予以矫正。并且他不认为道德感化是有效的,他主张惩罚和教训。墨家教育宣扬“兼爱”、“非攻”和尚武精神,纪律严格,并注重生产劳动与使用的科技知识。从三代开始中国的教育就注重治理国家,注重道德修养及个人的精神。《大学》就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个人的学习同国家兴亡的命运联在一起。《论语》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这种教育思想使中国人重视道德教育,却把人束缚在家族的伦理关系之中,思想受到了严重的禁锢。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它消解了人的个性和自由本性,是以牺牲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一种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奴性教育。

古代西方的教育主要发源于古希腊,主要的教育宗旨是“通过教育把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传授给下一代”。公元前8世纪至前4世纪,古希腊的教育已经发展完备,并形成了两种模式——雅典式和斯巴达式。斯巴达教育主要是培养勇敢善战的士兵,以对内残酷镇压奴隶,对外进行战争和防止敌国侵略。所以斯巴达教育重视对青年的教育,却忽视了文化教育。而雅典教育的目

的是培养理想的公民,使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即身体健康、品德优良、知识丰富、多才善辩,以参与政治活动与经营贸易,成为政治家或商人。所以雅典教育相对来说是一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但是雅典教育忽视对女子的教育。古希腊最早系统地提出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德谟克利特认为人的天性与教育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教育可以改变人、创造人。之后便是家喻户晓的苏格拉底,他提出著名的“问答法”,也被称为“产婆术”,至今都影响着当今的教育。他说:“美德就是知识,美德来自教育。”由此可见,苏格拉底特别强调教育对人道德方面的教化作用。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在其师“教育为培养奴隶主和贵族统治人才的工具”的理论上,将教育与政治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又提出教育应该由国家负责并且受国家的严密控制。亚里士多德基本继承了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提倡和谐教育、文雅教育,教育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他强调教育事业是公共事业,每个人都要受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使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而特别重视理性与美德。古罗马时代的教育思想受到古希腊教育思想的影响,重视军事、重视农业、农事教育,但忽视体、美方面的教育。对古罗马教育思想影响最大的教育家主要是西塞罗和昆体良。西塞罗主张,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政论家。昆体良也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最高道德修养的演说家。他认为:“德行和雄辩才能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没有良好德行的人就不可能是一个真正的雄辩家。”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路德、加尔文、夸美纽斯等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身心健康、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的资产阶级事业家,提倡人道主义、乐观向上、热爱自由、追求平等、合理享乐、尊重儿童、反对体罚等,冲破了封建神权道德观。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思想都对西方的传统教育思想起了不可轻视的作用。

西方教育从一开始就与中国教育有着本质的不同。西方从古希腊开始就没有真正实施过“家天下”的封建帝王体系。而中国从三代开始政治上就实行法制和封建专制统治,其教育必须更丰富地表现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性和伦理性内容。中西方教育在具体方法上也有着不同的传统。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继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相比较,西方国家则更注视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批判精神,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和创新。

综观中西各名家的教育思想,我们不仅应该认识到中西由文化差异所引起的教育思想差异,而且应该深入思考,客观辩证地看待中西方教育思想的孰是孰非,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远逝的风筝 远逝的梦
壮哉,猛士!
此时有声胜无声
水的凝重 山的沉稳
渠清如许
转折
沟通,勿轻语言
语言,人类的骄傲
情感—认知—文化
语言与沟通
绝不妥协的鲁迅
语言—沟通的加速
咀嚼“桑提亚哥”——读海明威《老人与海》
我爱唐装
跨越语言障碍筑起沟通桥梁
浅析小型危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措施
广东省崩岗侵蚀现状与防治措施探讨
浅论水工金属结构产品的焊接检验
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小湾水电站主体工程混凝土配合比研究
毛泽东时代共和国水利建设成就
隧道衬砌台车加工技术
水工混凝土结构与材料学科发展
三峡工程明渠截流设计洪水分析
七子山拦砂坝施工组织设计
九曲湾水利枢纽工程聚乙烯(PE)给水管施工技术
航道申请
湖州船闸扩建工程交通桥梁板施工工艺
中小水电发电引水系统施工技术
堤防工程施工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
《三个儿子》 教案讲义1
《我为你骄傲》 写作指导
《三个儿子》 作者简介
《我为你骄傲》随堂练习 提高篇
《我为你骄傲》 训练素材
《我为你骄傲》 趣闻故事
《三个儿子》 范文习作
《我为你骄傲》 教案讲义2
《三个儿子》 教案讲义2
《我为你骄傲》 相关介绍
《三个儿子》 考点练兵1
《我为你骄傲》 教案讲义1
《三个儿子》 重难点分析
《三个儿子》 教师语录
《三个儿子》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