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走进英国文化奥林匹亚

走进英国文化奥林匹亚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走进英国文化奥林匹亚

走进英国文化奥林匹亚

“在2005年英国获得2012奥运会举办权时,我们向世界承诺会回归到皮埃尔·德·顾拜旦先生对于奥林匹克运动会最本质的解读,那就是奥运理应是基于体育、艺术和教育的。”文化奥林匹亚的总负责人露丝·麦肯齐这样解释道。英国是这样允诺的,同时也是这样严肃践行的,于是有了艺术节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精彩纷呈,活色生香。

世界的庆典 “在这个夜晚里,人们反复体验,探寻着教化与混沌,毁灭与再生,光明与黑暗等一系列的矛盾”,湖区总指导朱莉·泰特后来这样评价道。与此同时,在英国其他三个城市:苏格兰的斯特灵,伦敦德里以及英格兰的伯明翰,举行的大型音乐会一起正式拉开了英国文化奥林匹亚高潮——2012伦敦文化节的序幕。

2012伦敦文化节是真正意义上的节日吗?对此疑问,文化奥林匹亚的总负责人露丝麦·肯齐在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说道,“好的节日应该是能激发民众思想以及情绪上的共鸣,或者是获得一种对城市、对地方相通的眷恋和情怀的。我们努力创造的就是这样一种‘节日’的氛围,希望能让观众、艺术家与城市,达到某种程度的共鸣。”

她又补充道:“大多数的‘节日’是呈现在某个城市或者特定的地方的;而我们的‘节日’则是整个国家的庆典”。 是的,这远不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庆典,甚至是整个世界,所有民族的庆典。

全球最大的知名综合性地产咨询服务公司世邦魏理仕的零售业研究报告指出,伦敦已经成为全球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伦敦常住人口中外籍人士的比例已经达到30%——中国上海的人口国际化程度只相当于伦敦的1%。 文化艺术节期间,30余名巴西艺术家打出“里约占领伦敦”的大旗,留下各自别具特色的印记;在曼彻斯特,名为“我们面向未来:今日之西非艺术”的免费现代西非艺术作品展同时在曼城艺术馆、惠特沃斯美术馆及公园以及普拉特霍尔博物馆服饰展厅等多地举办;8月8日-12日伦敦奥运中国文化周的举行,则在首都伦敦为普通民众架起一道亮丽的中国风景线;名为“建筑在变化:四大洲和五个角度”的国际建筑暨设计展示会则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约40个国家丰富多样的作品,提供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杰出艺术家们学习和交流的宝贵机会。

别样英国别样美

这些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在大不列颠各地展开了才华横溢的创作。

其中有一组特别的艺术项目,是对古遗址的利用与改造,希望借此呈现一个不一样的英国,奉献给英国民众以及来英伦的全世界游客一次与时俱进的享受和体验。

在罗马时代的哈德良长城遗址上,擅长结合创意、视觉艺术以及尖端科技的曼哈顿艺术家团体YesYesNo设计了86英里长的全新大型艺术装置,带着游客梦回罗马,体验防御建筑在战争时代的意义,以及向全世界展示其极度优雅的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情。

在英国南部平原,法国最知名的街头艺术团体LaCompagnieCarabosse将火元素巧妙地融入史前巨石柱,将其装扮为充满神秘色彩的梦幻世界,在此仙境里,人们的无限想象被激发,置身于感官的饕餮盛宴。

在古老精致的北部爱丁堡,NVA艺术团队别具匠心地运

用“光速”这一艺术光影装置,让其闻名遐迩的地标性建筑——亚瑟宝座山重焕生机。上千名跑步者激活独特设计的灯光组合,使图案灯装点的多条小径以及整个山坡呈现出令人称奇的动画效果。

对此次艺术活动的灵感来源,NVA的创意指导安格斯解释道:“当人们处于移动状态时,人们本身对该地的感知也是变化的,这对参与者是一次特殊的体验;对远方的观望者而言,跑步者的特征因为远距离被极大的淡化,随着跑步者的移动,亚瑟山细节和整体的形态都在不断变化,这样的变幻组合给观看者带来一种对亚瑟宝座山‘熟悉的陌生感’,创造重新认识、体验与感受亚瑟山的机会。”

在首都伦敦,曾一度被称为“舞蹈界不死天王”的美国获奖舞蹈家伊丽莎白·斯特莱布和她的极限动作公司奉献了其挑战人类身体极限的精湛技艺,带给这座城市一系列令人屏息的精彩。他们的“非同寻常的一天:斯特莱布舞步”在伦敦市内的标志性建筑物上演,譬如,让32名舞者分别依附于旋转着的“伦敦眼”上的每一个轮辐,又或从千禧桥上纵身而下等等。从黎明至深夜,斯特莱布和她的团队毫无保留的带给伦敦观众视觉上的无限冲击,心灵上的强烈震撼。

这位应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伦敦市长的联合邀请来到伦敦进行艺术创作的舞蹈家斯特莱布的一句话或许能够代表艺术节组织者举办这一系列活动的初衷,她说:“我想用我的舞步来向这些建筑以及建筑背后所蕴含的独特而深远的意义致敬。我希望世界能够跟随我们的舞步来发现并且阅读一个别样的伦敦,一个别样的英国。”

全民的舞蹈

静谧广袤的夜空下,大片人群守候在广阔的草原里,低声耳语,似乎在期待着什么,那种表情,略带紧张却又掩藏不住的欣喜。忽而,远处传来大概巨人熟睡时不经意发出的隆隆的均匀呼吸声。随之而来强烈节奏的鼓点,轰然倒塌的巨响,巨人梦醒,于是,故事拉开序幕——一个惊慌失措,踉踉跄跄地跌撞着冲向舞台的女人,艳红的烟火紧紧追逐着她的每一个脚步,宁静的夜空被这突如其来的光亮与巨响生生划破,随后女人被倏然悬至200英尺的高空,人群开始涌动,继而沸腾,继而欢呼……

这是来自贝法斯特至2012伦敦文化节五光十色的献礼巨人国度的一幕。

“巨人国度”是一个受北爱尔兰历史启发,汇聚杂技、高空舞蹈、嘉年华、马戏团、音乐、多媒体及烟火的恢宏的室外艺术活动。事实上,它是北爱尔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室外艺术活动。怀着“让每个人有机会参与体验艺术”的愿望,举办方将其免费对公众开放。

“放飞思维与想象,让文化艺术珍品散落在英国的每一个特别且优美的角落。因为,戏剧不应当被局限在剧院,艺术不应当被束缚于画廊”,文化节举办方曾这样极力倡导。这一呼吁在此次盛典里得以热烈的响应——文化节突破以往剧院艺术的限制,大量的艺术活动被安排在传统剧院外举行,采用的是一种家庭式、参与式的友好开放形态。

如果说形态上的开放友好只是艺术活动表现形式上的突破,那么全民参与则可以说是一个本质上的飞跃。正如英国卫报资深戏剧评论家林恩·加德纳所说:“‘文化奥林匹亚’更多的是对于艺术本质、艺术参与性、艺术受众者及受众动机的一种扣问与反思。”

在这次艺术盛宴中,大量活动都凸显着非常浓烈的社会因素,一种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艺术形态。艺术是一种让人们对自身感到愉悦,对他人心怀感激,对周围、对未来保持积极乐观的方式的理念被反复强调与凸显。组织者希望全英人民能够参与、融入且受益于这次文化盛宴,更是希望此次盛典能够成为激励不列颠年轻一代精神的馈赠。

如今伦敦随处可见“参与其中”、“激励一代人”的口号,便是此次活动严肃践行的一个侧影。它积极的响应体现了顾拜旦先生在创办当代奥运之初就提出的“艺术和体育一样是最能启发激励年轻人”的这一信念。“全民参与”这一观念的严格推行从此次文化节的“全民热舞”的舞蹈活动与“天堂崩塌”的戏剧活动中可见一斑。 此次活动不仅在规模上遍及整个英国,参与人数也超过五百万人,活动场面蔚为壮观。对此次“全民热舞”,社会人士称赞其以一种极具能量、热情、美学的艺术性展现方式,让不同的种族、团体汇聚一起,并给人们留下永久的馈赠。

伊普斯威奇的《天堂崩塌》则是一个很典型的“全民参与”的戏剧活动,届时一位现场的神秘博士将展开高潮迭起的探险活动,所有观众都将不自觉地被带入演出情

境里,每一场演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次探险活动也都是截然不同、极具创意的。

“当人们顺着庆典宣传册里的目录开始一个个地观看且参与节目活动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打破一种对‘剧院艺术’的传统认识,一种曾经对剧院和表演概念的局限甚至狭隘的理解。当普通大众去尝试观赏这种文化艺术,并且因此感到身心愉悦,也许其中的一部分人会再次回来,希望得到更多,这个时候,我们庆典就有了存在的意义。”来自英国卫报的林恩·加德纳这样评价道。

”世界莎士比亚文化节“影像-摄影师:Jillian EdelstEin 图解:

莎士比亚戏剧节:发掘莎翁年代

英格兰民众的价值和信念

莎士比亚被称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为纪念他们引以为傲的大文豪,英国人民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莎士比亚戏剧节”。此次的“文化奥林匹亚”活动,必然也少不了莎士比亚的身影——皇家莎士比亚剧团与英国国内、国际主要艺术团体展开了前所未有的通力合作,为观众精心创作了大型新作品、开创性的合作作品以及对莎翁著作的改编作品。

大英博物馆的“BP艺术展——莎士比亚:世界大舞台”,则借助莎士比亚戏剧表演的镜头,通过对地图、印刷品、手稿和奖杯等艺术品的深入研究,来探索莎士比亚在塑造大不列颠的民族身份中的深远意义。除此之外,在BBC和大英博物馆通力合作的全新的广播节目“莎士比亚的动荡年代”,巧妙地透过莎士比亚读者的视角,对那个动荡年代物品的研究与探索,来找寻与发掘莎士比亚年代英格兰民众整体的价值和信念。

哈利波特 图解:

《哈利.波特》:从这里

感受英伦的民族性

著名翻译家杨静远曾说过:“就民族性来说,英国人应该是欧洲最不舍得告别童年的民族,这或许与英国儿童文学的昌盛互为因果。”英国人所创作的儿童文学品种以及经典形象远多于其他国家,如彼得·潘、小熊维尼、虎克船长、库伊拉等。

当今英国儿童文学的代表作当数《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植根于英国深厚文化土壤的《哈利·波特》不仅是现代童话的代表作,更是英国整个国度在文学上厚积薄发的一种必然表现。在文化节期间,哈利波特魔幻摄影棚的对外开放,对于广大“哈迷“们来说无疑是一个令人无比兴奋的消息,在此次的近距离接触中,“哈迷”们能进入到哈利·波特的霍格沃兹魔法世界里,身临真实拍摄场景,参观戏服和道具,体验特技效果。曾经只存在于想象里的魔法世界如今真实的呈现在每一个参观者面前。

玛丽·卡特兰佐伯品 图解:

创意伦敦2012:时尚与艺术联动

伦敦市长与英国时装协会、芭莎艺术基金会联合主办,社会各界时尚、艺术人士通力协作带来的“创意伦敦2012:时尚与艺术联动”艺术展。18名顶级时尚设计师和一流的视觉艺术家,分成9组合作,以奥运会和残奥会精神为灵感,给人们带来一系列无限创意和妙趣横生的原创艺术作品。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信心满满的说到:“我毫不怀疑,这次展览……向世界展示伦敦这个大都市最为独特的一面,通过创新合作的力量带给我们一个无与伦比、精彩纷呈的夏天”。

让我们从英国新锐设计师玛丽·卡特兰佐和多媒体艺术家马克·蒂奇纳尔之间灵动合作的一个名为《晕染景色(从战争到蕾丝)》的7分钟的影像来一窥其中独特的艺术魅力。动画画面鲜艳生动,马克·蒂奇纳尔试图用多层次的文本和玛丽亮丽活泼的印花进行互动,来描绘残奥会和奥运会的品质——力量、勇气、速度、激情、精确与雄心。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快乐的节日
给我十个胆
我的老虎脾气
20年后,我……
下辈子我要当个男孩儿
陷阱
记一次登山活动
月光,妈妈
为大桥“洗脸”
航天壮举激发了我
童年趣事
烤肉
捉螃蟹
最后一片绿地
我发现了快乐其实很简单
论高职院校数学选修课程体系的构建
浅谈高职法律事务专业实践教学形式及原则探索
浅析高职物联网专业建设及发展的思考
浅析高职院校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制课程群建设
简论高职机电类专业对学生的体能要求及体育教学的对策
浅析创业背景下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
简析拓展高职学生美育新途径的思考
简论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与运行的有效机制
试析区域经济发展转型视域下的温州高职教育改革
浅析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学习策略研究
试论NYP模式的我国高职基础课教师专业发展
试析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简析高职化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简论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探究
简论校企业合作可持续发展的文学素养培养
《秋天》学习目标
《秋天》课标解读
《秋天》语法修辞
《秋天》重难点突破
《秋天》课文导读
《秋天》写作特色
《秋天》结构分析
《秋天》问题探究
《秋天》典题例析
《秋天》中心意思
《秋天》学法导引
《秋天》课文简析
《秋天》课文借鉴
《秋天》重点难点
《秋天》语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