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英国文化外交的世界影响力

英国文化外交的世界影响力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英国文化外交的世界影响力

英国文化外交的世界影响力

在西方大国中,英国是开http://wwW.LWlm.cOM展文化外交比较晚的国家,但是其文化外交模式独具特色,不仅成为文化外交领域的后来居上者,其与时俱进的文化外交战略、官方与非官方机构相结合的文化外交推介机制也成为许多国家效仿的榜样。冷战结束后,面对国际社会软实力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英国更加积极地对外开展文化外交,努力借文化外交提升其软实力,以期继续发挥其“帝国余晖”的世界影响力。梳理英国文化外交的历程、总结英国文化外交的运行机制和主要方式、探讨其成功经验,有助于全面了解英国的文化外交模式。同时,对于中国文化外交的开展和文化外交模式的建构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英国文化外交的历程

20世纪之前,英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使其日不落帝国的影响力覆盖了几乎全球四分之一的地区,英国文化随着英国的炮舰政策在广大殖民地被广泛传播和接受,英国政府不屑于在英国文化的传播上投入资本,因此,直到一战前,文化外交对于英国政府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第一次世界大战动摇了英国的世界大国地位,英国政府开始意识到文化关系在维持大英帝国的影响力方面的重要性,文化外交被提上英国外交的议事日程。 二战结束后,为了挽救和恢复二战中遭到削弱的国际地位,英国政府更加重视以文化软实力弥补硬实力的不足,与丘吉尔的三环外交战略相配合,英国文化外交确立了以英联邦、英语世界和欧洲为重点的“三环”文化外交战略,英国文化外交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外交部英国文化委员会事务科于1943年设立,1945年升格为对外文化关系司,专门负责英国文化外交政策的制定、对外文化协议的签订和对外文化交流项目的拨款。在英国文化外交“第一环”的英联邦国家,英国文化外交的重点放在“英语以及英国艺术和科学的长期对外教学(援助)”,大力推动英语教学和文化交流;在“第二环”的加拿大、美国等英语世界,重点放在发展国家间教育、科学、技术领域的交流上,着力改善英国在英语世界民众中的“缺乏亲和魅力的祖父式的老古董”形象,推销英国“充满活力和具有创造性的形象”;在“第三环”的欧洲,文化外交项目则以教育、文艺交流为主。 冷战结束后,随着软实力竞争的加剧,国家形象越来越成为一国国际影响力发挥作用的重要筹码。为了“重塑”英国在国际社会的新形象,1997年以建设“新英国”纲领赢得大选的布莱尔政府上台后,英国文化外交开启了向全方位的公共外交转型的进程。同年秋天,英国政府推出了推广英国新形象的宣传片“新不列颠”和摇滚版的英国国歌《天佑吾皇》,年轻和时尚化的英国新形象运动开始运作。1998年4月,“动力英国”大型展览在伦敦第二届亚欧峰会期间高调亮相,展示了一个英国“创意和革新”的形象。从2004年开始,英国开始大规模在中国、韩国、加拿大等国启动了“创意英国”主题活动,向世界传递英国“创意、多元包容、自由开放”的新形象。

“9·11事件”后,英国追随美国发动的反恐战争严重削弱了英国在阿拉伯世界的好感度和可信度。

英国文化外交的成功经验

一、官方与非官方机构相结合的文化外交推广机制

相较于其他西方大国政府在推行文化外交中的主导作用,英国的文化外交则更多的是借助非官方机构的力量推行文化外交。其中,政府机构只是负责文化外交政策的制定和监督,文化外交的具体实施则由大量的非官方机构承担。这种官方与非官方机构相结合的文化外交推介机制不仅避免了因政府干预过多而产生“文化侵略”的嫌疑,也使得英国的文化外交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英国对外文化关系司是专门负责文化外交的官方机构,其职责主要有三项,一是负责对外文化政策的制定、对外文化协议的签订和对外文化交流项目的拨款;二是“协调外交部与英国文化委员会的关系”;三是直接领导驻外使领馆文化教育处的工作,并“协调英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系”。英国文化委员会是英国文化外交的主要实施机构,主要提供英式英语教学、英国期刊、留学情报以及各领域消息、免费咨询等服务,“其工作重点及使用资金和援助的方向完全取决于英国外交政策的取向”。在一些国家,英国文化委员会的代表同时兼任大使馆的文化参赞,以便于更加方便地开展工作。此外,大量的非政府组织也积极参与到英国文化外交活动中来,诸如英格兰艺术委员会、工艺美术委员会、博物馆和美术馆委员会、英国电影协会、大英博物馆等都在英国文化外交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吸引了大批的参与者和参观者。

二、与国家利益诉求相适应的文化外交战略

与英国国家利益在不同时期的诉求相适应,英国的文化外交也在不断改变战略和策略。二战结束后,为了挽救和恢复英国在二战中遭到削弱的国际地位,与丘吉尔的“三环外交”战略相配合,英国文化外交的重心主要放在英联邦国家、英语世界和欧洲,并针对不同目标国家实施差异化传播策略,重点放在语言传播和吸引精英群体对英国的向往。冷战结束后,为了适应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的需要,改变英国在世界公众中保守、古板的老旧英国形象,继续发挥英国的“帝国余晖”,英国的文化外交战略开始从狭义的文化传播向注重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交流并重转变。

在海外塑造更多亲英的精英,使英国在国际社会中能获得更多的支持,一直是英国文化外交的重要目标。在全球物色精英并为他们留学英国提供咨询和其他帮助是英国文化委员会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英国政府设立的志奋领奖学金、马歇尔奖学金和英联邦奖学金则为他们完成学业提供保障。留学英国的经历不仅是一个培育与他国精英关系的过程,而且可以确保这些留学人员带走的和此后拥有的是这个国家真实的形象,从而从观念上认同该国的行为,这无疑是英国政府“最合算的交易”。冷战结束后,随着软实力竞争的日趋激烈,英国政府意识到仅仅局限于精英路线的文化外交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需要,于是开始注重文化外交的“平民化”。目前体育外交、创意文化产品等大众文化交流项目已成为英国加强与他国普通民众沟通的重要方式。英国是板球的发源地,英国在向世界推广板球运动的过程中拉近了与他国民众的距离。如今板球运动在印度、巴基斯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几乎成为最受欢迎的运动,随着板球走向世界的还有英国的文化大国地位和影响力。以创意产业为主的大众文化交流项目也成为英国文化外交的重要方面。从“007”系列电影到小说《哈利·波特》,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海外“邦德迷”、“波特迷”,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更是世界最畅销的工具书之一,随着它们走向世界的还有英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甚或思维方式。 三、借助英语的世界语言地位推行文化外交 英语推广已经成为英国开展文化外交的开路先锋,不仅增强了英语的吸引力,也大大提升了英国的吸引力,表现之一就是留学英国的海外学生数量连年攀升。1979年留学英国的海外学生仅有8.8万,而仅2009—2010年度就有36万外国留学生涌入英国,以至于英国移民事务官员戴米恩·格林(Damian Green)表示,到英国留学的外国学生人数之多难以继续维持下去,英国开始考虑要限制到英国的外国留学生人数。[4]

四、借助英联邦实施文化外交

英国拥有一个由53个国家组成的“大英文化圈”——英联邦,英国与其他英联邦国家间固有的历史、语言文化纽带,不仅为英国提供了一个进入、影响其他英联邦国家的独特通道,也成为英国借助英联邦国家走向世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平台。

自20世纪30年代文化外交提上英国外交的议事日程以来,英国就非常注重在英联邦其他成员国开展文化外交。即使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政府大量消减教育经费时期,英国在英联邦国家的文化外交项目也没有中断。冷战后,尤其是在布莱尔政府“枢纽外交”思想指导下,英联邦在英国外交中的地位被重新提升,成为英国“枢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从中得到的“回报”也相当可观——英国仍然发挥着远远大于其国力的世界影响力,“帝国余晖”犹存。

同时,英国还积极借英联邦之力扩大英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与英国有着深厚文化渊源的英联邦已经成为英国文化外交走向世界的独特跳板。路透社在分析伦敦申奥成功的原因时指出,英国2002年成功举办了由53个国家参加的英联邦运动会,这无疑为伦敦申奥成功增加了重要的筹码,英联邦在此次申奥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为英国影响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机会——英国已经开始考虑“组建一队文化大使”,积极利用伦敦奥运会开展文化外交。

英国文化外交的效用分析

文化外交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式,英国在90多年的文化外交实践中,在与时俱进的外交战略的指导下,运用灵活多样的外交方式不断推动英国文化走向世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具体而言,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提升了英国的软实力。

一、造就了英语的世界语言地位 二、巩固了英联邦文化共同体

英语教学和培训以及提供奖学金吸引英联邦留学生到英国接受教育是英国在英联邦国家开展文化外交 的主要方式,其中,成效最为显著的是培养了一大批亲英的英联邦国家政治精英,如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马拉维总统班达、加纳总统库福尔、美国总统克林顿、印度总理尼赫鲁、拉吉夫·甘地、马来西亚总理赫曼等都有留学英国的经http://wwW.LWlm.cOM历,英国通过文化外交不仅维系和发展了与英联邦精英间的长期关系,也极大地影响着这些国家的对英政策。而英国在英联邦长达90多年的文化外交活动,也使英国文化的影响渗透到英联邦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英联邦国家,英语成为各英联邦国家的通用(官方)语言、绝大多数英联邦国家的中学和大学建制几乎完全按照英国模式创建,而大部分通过英国政府提供的奖学金项目在英国留学的人员,回国后在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2008年英联邦奖学金委员会进行的一次对曾经获得过该奖学金的人员的调查中,一位来自斯里兰卡的学者说:“通过英联邦奖学金,我曾在牛津大学学习金融法。这使我现在可以对我国的财政和经济管理施加重要的影响。”[7]

三、塑造了英国“创新、活力”的新形象 四、保持了“帝国余晖”的世界影响力 当然,英国的文化外交也并非没有缺憾,尤其是英国在伊斯兰世界的形象几乎没有大的改观。这一方面是英国文化外交的一些策略失误所致,如过多的单向信息灌输而不是双向的对话,未能把握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的人们沟通中的差异等,但另一方面,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英国追随美国在中东的军事介入抵消了英国的文化外交努力。换句话说,不是英国的文化外交做得不够,而是没有处理好文化外交与外交政策的关系,穆斯林民众对英国外交政策的反感使英国在中东的文化外交活动大打折扣甚至失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告别一年级
袖珍姑娘
夜晚的星星
小花洒
第一次鼓起勇气
吃哈根达斯
下跳棋
笔袋
今天我高兴
颜色的语言
读《一百个名人成才故事》
找针
看成绩报告单感想
学国际象棋第一天
我也是宝贝
试论《职业口才》课程建设的创新实践
关于高职院校图书馆对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简思
试论新背景下的高职计算机课程改革
试析对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的思考
简论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考核改革的可行性
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与高职教育发展问题
试论高职院校多媒体教学的探索
关于适应产业结构新体系的职业教育改革重点方略
试论工作过程的商务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改革
试析就业导向角度谈高职学生管理工作
关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核心竞争力初探
简论中等职业学校创新型“人本德育”改革研究
试论职业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构建
关于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性实训基地的措施研究
试论高职兼职教师的聘用及管理
《皇帝的新装》教学案例
《皇帝的新装》教学实录与反思
《皇帝的新装》课标解读
《皇帝的新装》典题例析
《皇帝的新装》课文简析
《皇帝的新装》解读:一篇庄严的成人童话
《皇帝的新装》主题新解:人性的悲哀
《皇帝的新装》课文导读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
童话的特点与作用
论童话
《皇帝的新装》教学实录
《皇帝的新装》学法指导
《皇帝的新装》课本剧剧本
《皇帝的新装》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