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7
诚信是会计工作的命脉(1)
摘 要:“会计信用短缺”已成为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个“毒瘤”,会计造假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埋下了祸根。本文面对社会现实,就我国会计诚信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重塑会计诚信做了分析,旨在呼唤会计诚信的回归。
关键词:诚信;会计工作;命脉 会计工作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越重要。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会计信用短缺”则成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诚信”是市场经济领域中一项基础性的行为规范,是会计工作的“通行证”,是会计工作的命脉和灵魂。“会计信用短缺”不仅会对社会和公众利益造成损害,而且对市场经济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诚信的支撑,市场经济秩序就会陷入混乱,社会经济就不会健康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最近提出的“八荣八耻”中的第六条就是:“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国务院前总理朱钅容基对会计人员也提出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要求。为什么诚信会受到如此的关注?因为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
如果市场失去了诚信,那么经济活动将会遭受沉重的打击,必将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国内外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引起了社会公众对会计诚信问题的普遍关注,如美国的安然、施乐、世界通信、默克制药等公司先后爆出财务丑闻;国内的有深圳原野、琼民源、红光实业、郑百文、猴王、黎明股份、银广夏等造假案也先后被曝光。
会计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这些国外、国内的会计假案的出现充分证明了“诚信”是会计工作的“至上原则”,是会计行业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立身之本,是会计工作的命脉。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会计工作失支了诚信,使会计从一门实用性的“学术”变成了令人疑惑不解的“魔术”呢? 1 会计诚信的内涵 诚信就是诚实守诺,它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荣誉、精湛的专业技术和技能、完善的品质和服务。会计诚信是指会计行为的诚实守诺,具体表现就是会计工作人员按企业客观经营状况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向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并且该信息是企业经营者做出正确生产经营决策的基础,是投资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人们往往把会计诚信片面地理解为会计人员的个人行为。实际上会计诚信既包括会计人员的个人行为,也包括企业行为,且企业行为占主导地位。
会计人员的诚信往往依附于企业的诚信,因为会计人员是企业的一分子,他们为了个人生计的需要而保持现有职位,获得既定收入,不得已而为之,他们处于会计信息生产过程中的弱势位置。而企业则是为了局部利益,故意编造虚假财务报告,以蒙骗报表使用人而获取超额利润。
当然由于某些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低下,也造成了一些不应有的会计信息失真,这属于会计人员的个人素质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个人素质。 2 会计诚信问题存在的原因 2.1 利益驱动,诱发造假行为,是会计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完善,各种制度尚未理顺,无章可循、有章不循的现象仍较普遍。
某些企业趁机混水摸鱼,他们往往为了小团体的利益,根本不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确认、计量和记录会计事项,特别是在收入、成本等相关业务上根本没有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或谨慎性原则进行处理;不按规定进行规范的摊销、预提;推迟或者提前确认收入或支出;人为地操纵成本费用的计算标准和利润分配方法,从而掩盖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对于那些准备上市或者已上市的公司来讲,只要按照融资条件做出一份漂亮的报表,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资金。
银广夏就是例证,银广夏1999年和2000年通过虚构7.45亿元利润创造了“中国第一蓝筹股”的神话,其停牌时的流通市值比1998年末增加了至少70亿元。可见,利益驱动是会计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动力。
2.2 监管不力,成本效益失衡是会计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 我国目前涉及会计诚信问题的法律很多,如《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刑法》、《注册会计师法》等相关法律。但在执行中真正受到处罚的却很少。
对个人出具虚假财务报告惩处最重的是,对披露信息中“隐瞒重要事实或编造重大虚假内容的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刑法》),其他是“处以20万元以下的罚金”(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 造假与普通商品一样,虚假的会计信息也存在供给与需求。
对于造假者而言,只要造假的收益大于成本,造假者就肯定会做出造假的选择。迄今为止,监管部门主要依靠行政处罚手段来应对会计信息造假,对直接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却很少,民事赔偿更是微乎其微。
由于造假收益明显大于成本,加之监管不力,造假之风愈演愈烈,形成了“不假反而假”的怪现象。这是会计诚信问题产生的又一原因。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论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结构
论会计诚信研究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丽的花园
- 一件难忘的事
- 未来大PK
- 叶美在秋
- 《“人不如狗”反映什么》读后感
- 春游
- 想起了幼儿园
- 小记者竞争十佳小交警
- “三八”妇女节想起恩师
- 迎奥运
- 生命
- 文明奥运伴我行
- 寒假哪里去
- 看双凤说抚州
- 我的奇思妙想
- 中国佛教文学的起源与发展
- 新融资优序理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启示
- 语言顺应论下浅谈翻译文本的选择
- 文艺也要讲政治——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的新话题
- 人性在中国文学中的流变
- 文学论文:漫谈李白和他的山水诗
- 论建立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投融资机制(1)
- 在佛门与文场之间
- 谈表外融资的合理运用和正确监管(1)
- 融资结构与企业控制权争夺(1)
- 世界华文文学史料学的回顾与展望资料
- 论文学的形象本质资料
- 浅析《红楼梦》中妙玉的性格与爱情
- 浅谈企业筹资风险产生的根源(1)
- 融资结构对公司治理的效应分析(1)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之三
- 《太阳》教学设计之三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 《万年牢》教学设计
-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之二
-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
-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