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文化中的“酒神”精神
翻新时间:2023-08-05
论西方文化中的“酒神”精神
论西方文化中的“酒神”精神
希http://wwW.LWlm.cOM腊神话已成为人们了解西方文化精神最基本的研究资料。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宝库,而且是它的土壤。”[1]。希腊的雕塑以神和英雄为主要形象,希腊的荷马史诗讲述神和英雄的故事,希腊的哲学也是在希腊神教中孕育而出。而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奥尼索斯及其酒神精神,对希腊哲学及西方哲学,对西方戏剧的产生,都有广泛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希腊神话为切入点,对西方诗学及西方哲学等方面的几个突出影响作出扼要的论述。
一、酒神狄奥尼索斯 希腊主神之一狄俄尼索斯,又称巴库斯,是酒神、欢乐之神,也是水果和葡萄的保护神。他是宙斯与西米里的儿子,但在很多方面有别于其他奥林匹斯诸神。小时他受天后赫拉的迫害,被巨人族撕碎,吃光身上肉,只剩他的心。宙斯把这颗心吞下,于是他又从宙斯大腿里获得第二次诞生。他在山林女神和牧神之子的抚育下长大,学会酿酒技艺。他走遍希腊各地传授酿酒技术,因此成为希腊人崇拜的偶像。每年都举行酒神节狂欢,参加者大多是妇女,她们聚集到一起,纵情豪饮,狂歌乱舞,如痴如醉,这一切便构成了神秘的“醉境”。正是在这种醉境中,酒神精神进入到每个参与者的内心。 二、柏拉图的“迷狂说” “酒神”是西方诗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很多学者将西方的“酒神”论看作是西方诗学的发源。柏拉图在谈“迷狂”时,提到了“酒神”的名字,在他看来,天才的诗人和诵诗人都不是凭技艺来做成和巧妙地吟诵诗篇来取得动人的效果,他们写出伟大的作品,或出神入化地吟诵它们,都是凭灵感来完成的。或者说,他们有神灵凭附,他们的心灵受到神灵的感召,在神的驱遣下进行创作和吟诵。“科里班特巫师们在舞蹈时,心理都受一种迷狂支配;抒情诗人们在做诗时也是如此。他们一旦2受音乐和韵节力量的支配,就感到酒神的狂欢;……诗人是一种轻飘的长着羽翼的神明的东西,不得到灵感,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就不能做诗或代神说话。”[2]创作主体进入“迷狂”状态即灵感,在“音乐和韵节力量的支配”下体验到“酒神的狂欢”。诗人正是感受到“酒神的狂欢”才写出诗,万能的诗神正是“酒神”。柏拉图的观点,对原始记忆、集体无意识与原始酒神仪式之间形成了一条隐隐约约的贯穿线。 三、神话原型说 神话对后世的影响,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模糊的,作为最古老的文化范本,神话不断地被后世援引、效仿、借喻于文本中,构成了各民族文化的命脉。这正是神话的“文化无意识”的传播方式。戴维•利明指出:“神话是人类心理历程上的一种特殊的情节,是这种特殊心理能量宣泄的‘符号’。它既是个体的,也是群体的,既然人类还未超越自身(也许永远无法超越),人类就先天带有神话的心理‘胎记’。”[3] 瑞士分析心理学家荣格从无意识心理学角度提出了“神话原型理论”,他发现,在人类的梦境中,以及各民族时代相传的民间故事、神话和史诗里,都不断出现一些共有的原始形象。童话、传说、宗教、艺术都反映了这种集体无意识心理。神话原型是人类祖先处于神话思维阶段所输入的并经过人类经验不断强化的信息。这种信息在人类摆脱神话思维,进入抽象思维之后,便以心理遗传的形式储存于一代又一代的心理底层。荣格将神话看作是艺术作品的根源,他把原型称作是神话研究的“母题”。[4] 四、尼采的“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 不可否认,“酒神精神”在尼采的哲学体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尼采在19世纪70年代发表的《悲剧的诞生》中最早提出酒神概念,他认为,西方诗源于希腊艺术,希腊艺术源于希腊悲剧,而希腊悲剧最终源于原始的希腊酒神祭祀仪式。他对酒神和酒神庆节作了独特的阐释和理解,形成了酒神或酒神精神观念,“肯定生命,哪怕是在它最异样最艰难的问题上;生命意志在其最高类型的牺牲中,为自身的不可穷竭而欢欣鼓舞——我称这为酒神精神”。[5] 最初,尼采是为解释艺术问题而将酒神引入哲学领域的。他认为,大自然本身在不断地创造个体生命,同时又不断地毁灭个体生命,前者是一种肯定个体生命的冲动,用日神阿波罗的名字3来命名,称之为日神冲动,而后者是一种否定个体生命而复归宇宙本体的冲动,用酒神狄奥尼索斯来命名,称之为酒神 冲动。以上两种大自然本身的二元冲动在人类日常生活中表现为梦和醉。而在艺术中,音乐源于酒神冲动,让人陶醉其中,造型艺术源于日神冲动,用美的形象让人至于梦境中。不仅如此,尼采认为,悲剧正是音乐与造型艺术二者的统一结合,因此http://wwW.LWlm.cOM悲剧是二元冲动兼而有之,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悲剧是一种酒神艺术,因为它是通过个体生命的毁灭而给人以一种与宇宙本体结合为一体的神秘陶醉,悲剧快感实质上是一种形而上的慰藉。[6]可是,自苏格拉底以后,希腊悲剧消失了,而尼采将“酒神精神”作为思想武器来反对苏格拉低主义,凭借“酒神精神”对“形而上的慰藉”建立起一种人生观,即凭借着对世界总体生命的轮回和永恒的信仰肯定个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酒神狄奥尼索斯代表的非理性精神,在20世纪现代文学转向个人的内心世界,摒弃理性具有巨大的启示性,他们把神话看作某些创作的模式手段,而塑造的人物形象身上也有着神话中某些重要的性格特征,他们成为永恒的形象,继而成为后世文学的原型。 由此可见,希腊神话作为希腊文化的最大的成就,在西方文化史中占有至尊的地位,已成为整个西方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希腊神话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原始的具有幻想性的故事,也是我们学习和研究西方文学、哲学、宗教、艺术的重要工具。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家乡的变化
- 校园一角
- 龟兔赛跑(续)
- 感悟生命
- 我的教室
- 爱的赞歌——贝尔曼先生回去以后
- 我想成立基金会
- 《最后一头战象》的江滩回忆
- 茶水变墨水
- 母亲的爱
- 缩写《小英雄雨来》
- 我最崇拜的人——清洁工
- 短暂的生命
- 我们的教室别有洞天
- 一次采茶活动
- 国内外企业管理最新趋势(1)-传播学论文(1)
- 刍议矿山企业工程审计中的投资控制
- 论企业的激励机制(1)-传播学论文(1)
- 论人本管理(1)-传播学论文(1)
- 论高等艺术类院校工程审计的现状及对策
- 基于AHP的国企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方法
- 高职院校柔性管理的内涵与达成-传播学论文(1)
- 民营企业权益的法律保护(1)-传播学论文(1)
- 浅议电力工程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 工程审计风险分析与防范策略
- 浅议工程审计对施工企业的影响
- 浅谈高校管理方式的转变(1)-传播学论文(1)
-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文化准备(1)-传播学论文(1)
- ERP应用风险与内部控制(1)-传播学论文(1)
- 电子化政府:发展及其前景(1)-传播学论文(1)
- 《四个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入情入境 感悟真知──《四个太阳》教学设计与评析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读中感悟 创新悟情
- 《四个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教学案例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体会想像之美 开启创新之门──《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