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感受欧美文化

感受欧美文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感受欧美文化

感受欧美文化

“我的”真是我的吗?

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日常生活中张口闭口免不了说“我的书”、“你的家”这类再普通不过的句子。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表明了人或物的所属关系。如果涉及的对象既有你一份也有我一份,则尽可以说“我们的”,这一点中文外文也是一样的。当然有一种较特殊的情况,如果西方人大惊小怪地说“我的上帝!”这并不表明上帝属于他。这其实跟中国人说“我的天!”如出一辙,这片天反正是大家的,谁都不会误解。这就是我出国前对于“我的”、“你的”的全部理解,难道这里还会有什么玄机吗?

在正式进入法国大学学习之前,我们先进入了一所语言培训中心强化法语。培训中心设在巴黎北部一个叫贡比涅的小城。中心的主任叫吕克,是一位大腹便便的先生,头一天见面就热情地招呼我们几个学生跟他出去转转。走出教学楼,他指着一辆红色雷诺车对我们说:“这是我的车。”车虽算不上豪华,看上去却十分漂亮。上了车,开了十几分钟来到一处幽静的住宅区,吕克不无自豪地指着其中一座小洋楼对我们说:“这是我的房子。”我们都用刚学来的法文词大声赞叹:“太漂亮了!”从郊区又折回城里,在街上散步,吕克又指着一座老式建筑对我们说:“这是我的银行。”我们几个学生不由得都怔了一下,然后开始用中文议论:“他真阔,居然拥有一家银行!”“不是吹牛吧?”

我们都知道法国是个发达国家,法国人都很富有,难道这位老师真的能拥有银行?吕克的银行家的形象很快就在我们眼里动摇了。这倒不全因为我们看出他花钱小气(为了找一个不收费的停车场转了大半天),而是我们发现他几乎什么东西都说是“我的”、“我的”。路过一所中学,吕克说这曾经是“我的中学”;经过火车站,他说明天要在这里乘“我的火车”去巴黎等等,不一而足。终于我们明白了法国人说的“我的这个”、“我的那个”,有时只不过是一种习惯说法,并不永远表示所属关系,只要有点关系就可以。比如吕克所说的他的银行,其实是他在那银行里有笔存款而已。

法语中的这种“我的”概念其实在其他西方语言中也很流行。美国人特别爱说的一句话是“美利坚是我的国家”,美国一首民歌也有这么一句词:“这是我的土地。”短短一句话充分体现了美国人的自豪感:作为美国人,我很骄傲。我去美国时与在波士顿的一位中国同学一起南下迈阿密,旅馆里的伙计一听说我们从波士顿来,立刻就说:“真的吗?那可是我的城市!”我知道他不是在说那城市属于他,而是说他属于那城市。如果有中国人敢说“北京是我的城市”这种话,准保会遭人(特别是北京人)质问:“打住,打住!皇帝老子都没说过北京是他的,你算老几?”

深究起来,这里也有个文化传统问题。西方人个人意识强烈,事事以“我”为中心,说起“我”、“我的”都大言不惭,人人如此,谁也不觉得过分。中国历来讲究集体意识,决不轻易言及个人,免得被枪当出头鸟打了。所以该说“我”的时候,往往悄悄地用“我们”甚至用更概括的词代替。比如,提起自己的国家,中国人要委婉地说“我们的国家”。

中西手指文化趣谈

人有双手十指,这还用说吗?左右手各有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这当然是中文的说法。接触了西方文化才知道,严格地说人只有八指(finger),因为两个拇指有自己的名字:thumbs,一般不用fingers来表示。

中国人说到拇指,往往喜欢加一个“大”字,有一点感情色彩。在西方人眼里,大拇指则很有点讨嫌,是笨拙迟钝的象征。英语里要是形容某人笨手笨脚,就说“His fingers are thumbs”(直译为:他的几根手指都是拇指)。比如形容自己不会跳舞,可以说“when it comes to dancing,I am all thumbs”(我一跳舞就成了拇指)。拇指不仅行动笨拙,而且有时也是简单思维的象征。比如形容某人单凭经验下结论或做一个粗糙的估计,就是“rule of thumbs”(拇指法则)。拇指的负面含义还有很多,比如形容某人无所事事,就说“counton one's thumb”(用数拇指来消磨时间);对别人表示藐视,说成是“thumb one's nose”(把拇指尖对准自己的鼻子)。更糟糕的是,在美国俚语里拇指还可以用来指在秤上搞鬼(wEigh the thumb)。当然,西方人和东方人都有向上伸出拇指的方式称赞某人或某事,但是西方人还会用向下伸出拇指的方式诋毁人。所以,总体来说,西方文化里的“thumb”可没有中文里的“大拇指”那么体面。

拇指不算指,所以我们中国人使用筷子吃饭必用的“食指”,英文里就叫“第一指”或“前指”(firstfinger或fore finger)。在过去战乱不已的年月,这“首屈一指”的作用主要就是搂动手枪扳机,向敌人射击。所以“第一指”曾经被称做“shooting finger”(开枪指)。时过境迁。现代人已经很少用这根指头开枪了,更多的是用来指指点点,数落他人,即所谓“finger pointing”。所以食指的名字在英文里更常用“index(指标,指向)finger”。除了开枪、指点他人,这“第一指”还可以“伸到馅饼里去”(havea finger in the pie),就是管他人闲事的意思。这倒与中国人所说的“染指”有异曲同工之妙。

虽然中国人认为“十指连心”,表面上一视同仁。但实际上,除了拇指和食指,中国人对其他几根手指好像不大重视,尤其是中指和小指之间的那根指头,居然没有一个像样的名字,默默地以“无名”为名。但是中国人眼里的无名士卒,在西方人那里成了神乎其神的“医疗指”(medical ginger)。原来,古希腊和罗马人认定无名指末端有一根脉道直接与心脏相通,通常搅拌或品尝食品要用这根指头,一旦食物中混有毒物可以及时给心脏发出警讯。直到现在,有些欧洲人在搽药、挠痒时还是习惯用“医疗指”。虽然现代医学并没有证明无名指与心脏有特殊的联系,但是无名指连心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所以表达爱慕之心的戒指一定要戴在这根指头上,无名指在英文里就有了更常用的名字“ring finger”(“戒指”指)。无名指连心,小指通灵。我们常听美国人说:“My little finger told me”(我的小指告诉我了),意思是“你不告诉我吗,我早就知道了。”这个小小精灵还有一个名字叫“earfinger”(耳指)。至于这里面的原因,相信读者诸君自有体会,我们只可意会,不便言传了。

给你点儿颜色看看

我认识一个华人朋友,在美国唐人街混了多年,英语还是说不甚利索。有一次泊车不到位,吃了警察的罚单,他气恼之下情不自禁冒出一句:“I will show you colours!”这是一句典型中式英文:“我要给你点颜色看看!”只有懂英文的中国人才能体会,洋人听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www.Lwlm.com

说到颜色,中西文化还真是有许多差别呢。先从黄色说起吧。本来黄色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颇有地位,连天子即位也要“黄袍加身”。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黄色在中国居然成了淫秽色情的意思。黄色小说、

编辑。黄色电影都在扫荡之列。我的一位朋友第一次到法国,看到巴黎的书店里有不少成人杂志,惊呼这里有这么多的黄色杂志。懂中文的法国朋友听了笑道:“法语里‘黄色’可没有色情的意思,我们这里说‘粉红色’。”除了色情书籍、电影以外,法国还特别流行“粉红色电话”(telephone rose),每分钟2~3个法郎不等,与电话那边的娇小姐打情骂俏聊什么都行。而在美国,下流淫秽的东西既不是黄色,也不是粉红色,而是用蓝色代表。端不上台面的低级下流笑话可以说“蓝哏”(blue gag),色情电影就是“蓝色电影”(bluefilms)。

说到蓝色,不能不提到英语里“蓝色长袜”(blue stocking)这个词。这个词是18世纪的伦敦人创造的。那时有一群穿着简朴的男女每每在晚间聚会,高谈阔论文化,不与当时华服美饰的王公贵族为伍。伦敦社交界中便把他们的组织称为“蓝色长袜俱乐部”或干脆叫“蓝色长袜”。这个名称来自俱乐部的一个主要成员本杰明•斯蒂林弗利特,他穿朴素的蓝色长袜,而不像绅士们穿那种漂亮的黑袜子。慢慢地,“蓝色长袜”这个词转义泛指女才子,特别是长得不漂亮,但自认为比别人知道得多的女人。

我碰到过这么一位有点“蓝色长袜”意味的英国女士,见面她就用不甚标准的中文说:“你好!你是中国人吗?”我恭维她中文说得很好。她微微一笑:“你是在说白色谎言(white lie)吧”!这一句“白色谎言”让我琢磨半天,原来是“善意的谎言”。谎言跟白色联系上就有了善意,可见西方文化对白颜色的青睐,怪不得新娘子要披白色的婚纱。可同一个“白”字,在中国文化中可是有点背兴:办丧事是办“白事”,说话不算数是“白说”,吃饭不给钱叫“白吃”,贫困落后是“一穷二白”,连写错字或发错音都是“写白了”、“念白了”。

与白颜色相对,红色可是我们中国人的最爱。在汉语的语汇里,形容丰富多彩可以说是“万紫千红”;老百姓日子富裕那叫“红红火火”;办事顺利是“开门红”;受老板宠信就成了“红人”,连投资获利都是“分红””。我们中国人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同一个“红”字到了西方人那里不但分不得,而且成了亏本的代名词(in the red)。也许是因为忌讳,如果企业支出大于收入,我们中国人说“赤字”,硬是避免把大吉大利的“红”字直接跟坏事拉上关系。

比起其他颜色,也许只有黑色是最不具争议的颜色了,在哪国语言里似乎都有贬义,是负面的象征。仅以英语中的“Black”为例:

darken抹黑,说坏话

darklist黑名单

darkmail敲诈

darkleg工贼

darkout黑灯瞎火,灯火管制

darkguard无赖

darksmith铁匠

请注意,上边几例中最中性的一个词还是个“铁匠”。这可苦了天生黑皮肤的非洲人。连黑人自己有时也避免说这个“黑”字。如果在某种场合要是形容某人特别黑(黑人黑的程度也有不同),非洲人会小心地用“暗”(dark)这个词。

看来,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习俗不同,我们华人可不要想当然随便给别人颜色看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苯狼上学
自己的事自己做
小甲虫
台湾
我最喜欢玩电脑
天安门广场
我爱上网
快乐老爸
难忘的一瞬
美丽的九龙谷
吃零食的后果
老瓦
我的哈巴狗朋友
小蚂蚁旅行记
一对小年画
浅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浅析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
浅谈新时期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浅谈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
试论高职高专班主任如何开展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对于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浅谈职校德育课程改革
浅析职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论加强高职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
试论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途径探析
试论高校公共体育游泳课的开展
试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误区及对策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足球意识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培养
试论辅导员如何加凳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安塞腰鼓》教学反思
《安塞腰鼓》课堂实录
《安塞腰鼓》教学案例与反思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让课堂焕发审美的光辉
教研,有一种力量叫唤醒
《安塞腰鼓》教学实录
情景教学法──《安塞腰鼓》课堂实录
《安塞腰鼓》教学案例描述
《安塞腰鼓》教学反思拾絮
学生教我“下水”去
《安塞腰鼓》教学实录
《安塞腰鼓》说课稿
《安塞腰鼓》的寻美活动
《安塞腰鼓》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