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白亮诚对中国伊斯兰文化的贡献3

白亮诚对中国伊斯兰文化的贡献3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02

白亮诚对中国伊斯兰文化的贡献3

白亮诚对中国伊斯兰文化的贡献3

5、在西双版纳边疆传播伊斯兰文化

1931年,白亮诚被云南省财政厅委任为磨黑井保款专员,负责收盐税。后任思茅特种消费税局兼烟酒牲屠税局局长,负责思普区税务。当时的思普区包括元江以西的把边江和澜沧江流域的广大地区(18个县),西双版纳属思普区。1935年,他向省财政厅报告,申请在西双版纳南峤创办“茶业试验场”。报告很快便获准,并于当年办起茶业试验场。1938年,他在“茶业试验场”的基础上,成立“思普企业局”,出任经理。他从家乡沙甸及滇南回族村庄招收了数百名回族青年到企业局工作。由于回族职工众多,又主要集中在佛海(今勐海)总场(总场设有企业局机关、医院、运输队、纺织厂等单位)。于是,1939年白亮诚聘请沙甸王意诚阿洪到勐海总场负责思普企业局的伊斯兰教教务,为广大回族职工服务。王意诚阿洪阿文功底较深,他为白亮诚先生的《朝觐南针》和《拜功浅识》两书校对阿文版。从1939年至1948年11月历时近10年,他都在勐海思普企业局担任阿洪,是长期也是第一位在西双版纳勐海主持伊斯兰教教务的资深阿洪。他在西双版纳传播伊斯兰教并作出自己的贡献。

6、在缅、泰和港台传播伊斯兰文化

白亮诚不仅在家乡沙甸、在省城昆明及在西双版纳边疆宣传、弘扬伊斯兰文化,而且还在缅泰两国和港台两地宣传、弘扬伊斯兰文化。

(1)著述经书,传播伊斯兰文化。1948年11月,白亮诚赴缅甸仰光定居。1949年,他从仰光启程,第二次到麦加朝觐。这次朝觐的云南籍穆斯林共14人,组成一个朝觐团,公推白亮诚为团长。朝觐结束后,沙甸哈吉林兴昌、林兴荣两兄弟留居沙特遂为沙特籍沙甸人,白亮诚及夫人沙凤书与马荣福回到仰光后,集中精力从事伊斯兰丛书的著述。他计划编纂一套伊斯兰丛书:“将伊斯兰教的五功:认、礼、斋、课、朝,列为这套丛书的首五卷。其他圣训格言,社会常识,将分别编次,揭出其要旨,叙述其规律,以备教友不时之需。亦可备供教外人研究伊斯兰文化的参考”。这是一项庞大的著述计划,为此,他成立了“耀明伊斯兰丛书室”。1958年5月,他著的伊斯兰丛书首五卷之五《朝觐南针》,在仰光出版,署名白莲父纂述,出版发行者耀明伊斯兰丛书室,代印者仰光集美印务公司。书出之后受缅甸、泰国、香港穆斯林欢迎,随之香港、泰国先后再版。为什么他首先纂述出版这本书?他在是书《凡例九》中写道:“编者二次朝觐时,老妇偕行,距离初次侍奉先慈朝觐,已二十有五年,一切不复记忆。老妇于事后,时时讥讽不能领导彼执行一切功课,使其朝一无知哈只。今其墓木已拱,编述此编,所以补予过而作悼亡纪念。”也许这就是白先生首先纂述出版这本书的动因。 为什么白亮诚先生的这五部经书会起到如此之效果和作用?究其原因,是因为白先生的这五部经书是为普通穆斯林大众而写的,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和易读懂的特点。他在《朝觐南针·自叙》中写到:“伊斯兰五功要素,皆实际而平易近人,不涉及于空旷幽眇,脱离社会。盖每一课中,关于个人心身的训练休养之外,兼寓有群学、兼爱、而平等的意义。”《自叙》中还写到:认、礼、斋、课“皆是时间广长,学习机会甚多,偶有错误,容易纠正。惟朝觐为毕生一次之功课,其条规仪式,错综复杂。既无善本足资参考,又无机会问讯学习。语言隔阂,随人进退,错误

无从补救……述者为此,先概述认、礼、斋、课、朝五项大略。阐明伊斯兰要素,然后专为朝觐一功,辑其大纲;分叙各部细则;并阐述天经圣训的根源;追溯先圣创制的原始,由入境受戒开始,按序叙述朝觐完毕,间亦偶录先贤往哲厘定各课等级轻重不同的原由,以明各教长之个别卓越伟见。另附译各处祈祷原文,使读者知祈祷范围的广泛,而体认真宰恩惠的宏大”。从上面引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白先生纂述的《朝觐南针》等五部经书的特点(实用性、可操作性、易读懂)和为穆斯林大众而写作的目的。

应该说明的是,白亮诚先生纂述这五部经书的另一目的是“作古今贤哲译经拾遗”。白先生认为,先辈贤哲著书(译经)对象为士大夫,非为普通教友。他在《拜功浅识·自叙》中写道:“吾国先辈贤哲,曾译注教典,阐明伊斯兰纲维,亦具备正道教义的轮廓。但在宋明理学气氛中,著述不免受其影响而偏重哲理,少释教律。其著书对象,似为中人以上的士大夫而作,非为启迪教友,作一般普遍实行的轮渡。如先贤刘子的天方性礼、天方典礼,为伊斯兰在中国的二部伟大巨著,但能被选录列入四库全书的高阁不能作普及同教的向导。其他正教真诠、清真指南、四典要会、五功释义等名著,亦皆详释教义,而略于礼法,令人有实践无由之感。近代贤哲,多趋重于翻译天经。清季有复初先生首先译出的宝命真经五卷;民初王静斋教长有古兰经初译解和校正译的二部;近来马子实君有古兰经译出版;张某某君有古兰经译数卷;(案上二君所译,未见全豹)最近时子周先生有古兰经译本发行;其他见于伊斯兰报章杂志者,一鳞半爪,亦皆具有天经的具体而微的真义。景仰时贤,每叹观止。至于李铁铮君由日文重译的古兰经,虽非正译,亦见教外人期待窥见真义之殷,而有此越俎代庖的表现。”

“翻译的经文,绝难达到切合真义的境地,因译文而限制真义,隐晦玄机,似应保持原文,供颖悟而深求真理的人士,各依本能而随时代的进化,以探求适应的真理。至于教义法规,有固定的纪律,有严格的仪节。照原则译述,不论任何语言文字,亦不论译文的高深或浅俗,皆可能达到教律的矩蠖,表现出伊斯兰文化的特征。同教中的东西各国,皆有教义法规的译本传播,凡知其本国文字的人,即能知教义和一切典章文物。薪尽火传,足供吾人借鉴。愚不自揆梼味,妄拟纂译伊斯兰丛书一部,作古今贤哲译经拾遗。”由于白先生这五部经书写作目的明确、读者对象明确,因而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1965年8月6日,白亮诚先生归真于密赛,他计划写作的伊斯兰丛书只完成首五卷,圣训、格言、社会常识等书没有完成,这是一件遗憾的事件。

(2)促进泰国北部清迈滇南回族社区的形成。伊斯兰教的传播主要是随着穆斯林的迁移而进行传播的,并非靠宗教人士的传教活动,这一传播特点在云南尤为突出。

1948年11月,白亮诚从勐海经打洛出境缅甸,跟随他出国的有王意诚、马公安、金治堂、林永文等50余人。他们中绝大多数是云南沙甸的回民,少数为沙甸周边大庄、盘溪等回族村寨的回民。后来,他们又随白先生或自行从缅甸移居泰国北部的清迈等地,并与先期移居在那里的云南回族构成泰国重要的滇南回族社区,他们笃信伊斯兰教,是虔诚的穆斯林,不少人后来成为朝觐麦加的哈吉。他们在清迈建有王和街清真寺,围清真寺而居,又形成滇南回族街区。他们中还有阿洪,如王意诚阿洪。王阿洪跟随白先生从缅甸移居泰国清迈。他协助白亮诚先生编纂伊斯兰丛书首五卷。白先生对此多次深表谢意,在《朝觐南针·凡例》中写到:“本书付印时,得王意诚君为我清理阿文印版及校对,并同马耀东甥及合宗孝君奔走接洽。”在《拜功浅识·自叙》中写到:“本书制造阿文版及排印阿文,均由王意诚哈只负责处理,并为校正疏漏和笔误,并贡献很多宝贵的意见。谨附此致谢。”王意诚阿洪阿文功底较深,为伊斯兰教在泰国、缅甸的传播作出了贡献。跟随白亮诚移居泰国北部清迈的这批沙甸回民,为当地教门的兴旺、发达作出了贡献。这是白亮诚先生传播伊斯兰教文化的一项成就。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可爱的小鸡
我的妈妈
我心中的好老师
蜜蜂与蝴蝶
观看打乒乓球
懂事的好孩子
读后感
有趣的游戏
开心的一天
小花兰兰和小草绿绿
散步
快乐的夏天
地上的小蚂蚁
小猫可可失踪记
我有一个好伙伴
论危险状态下公民生命权的保护——“超级玛丽”案的启示
试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难点探析
论村官腐败问题探析
对当前基层法院信访工作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试析能动司法与司法公信力的互动
浅析宪法财产权的性质
浅谈利用脑神经兴奋规律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探讨物理教学应注重审美观念的培养
浅析社区矫正风险评估的内涵及目的
浅论和谐社会残疾人宪法权利的特殊法律保护
简论交强险理赔范围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浅析司法人员如何应对网络舆论
试论高等教育行政纠纷解决机制探究
浅谈雇员受第三人侵害案的赔偿责任认定
试论加强公共政策分析构建和谐社会
《借生日》教学设计
《看电视》教学设计
《雨点儿》教学设计
《影子》教学设计
《阳光》教学设计
《雪孩子》教学设计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