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由文化结构管窥西方青年亚文化

由文化结构管窥西方青年亚文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28

由文化结构管窥西方青年亚文化

摘要:青年亚文化是与主文化相对而言的副文化价值系统,是副文化意义系统的一种表达方式或生存风尚。它代表的是青少年群体的利益,强调对社会既定价值准 则的替代、补充或忽视,反映出青年亚文化群体试图通过自己的青年亚文化在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意识文化等层面所认同价值系统来解决产生于广泛社会关系中的 各种结构矛盾。

关键词:文化结构;青年亚文化;摩登族;摇滚派;光头仔;朋克:无赖青年

一、引言

任何一种特定的社会都有它的文化及其生存方式。这种文化及其生存方式给这个社会的所有成员打上了不同程度的印记,其中大多数是抹不掉的。每一 种特定的文化都会创造出某些社会规则与规范,以便使行为符合一般的期待。规则对于行为有着一种附着疏导或制约的作用。社会中的群体、个人总是有目的地把一 些文化原则应用于环境,他们必须理解本身所需的特殊环境,做出可采用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社会规则(文化准则)很少能得到完全依从,因为人总是有一种天 然的倾向逃避或者歪曲社会规则的意义。

二、西方青年亚文化的文化结构解读

1.物质文化

青年人的衣饰、发型等是保护自己的重要符号工具,也是引起他人注目、强调自我存在的手段。它们不仅用以表明青年亚文化成员和主流文化的区别, 也用来表明他们和其他青年亚文化群体的不同。音乐、舞蹈在青年亚文化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摇滚乐。夸张的电子乐器、强调宣泄、反叛的歌 词,化解了年轻人不易满足的愿望和好奇心,以及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多种矛盾心理,使他们的情绪得以疏导和发泄。

摩登族于20世纪50年代在伦敦东部发展起来。交通工具是摩登族社交生活以及突显自己的必各要件,进口的意大利伟士牌(vespa)和蓝美达 malnbret∞踏板摩托车是他们的选择。他们选择这类车子是因为它们是内置式的引擎,骑士可以穿着昂贵的西服端坐其上,前面板及下踏板不会让裤管卷入 链条或弄脏鞋子。因为这些车种都有数不尽的改装套件,这让摩登族有了最个性化的表现:每个人都把机车改装得非常华丽、非常炫目,从而更凸显自己穿着的流行 度。他们常常成群结队地在繁忙的街道上穿梭前进、呼啸而过,引起路人的注视。他们通常分期付款买车,但所改装或加装的零配件却相当昂贵,足以再买

一、二台 车了。

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摇滚派由摩托车手或加油工人组成,他们穿着黑色皮夹克,大领扣,靴子和牛仔裤。他们之中既有精力充沛横冲直撞的“骑车高手”,也有对摩托车狂热不太感兴趣的加油工人。除了酷爱摇滚音乐外,他们也都喜欢猫王埃尔维斯的音乐。

光头仔是20世纪60年英国工人阶层兴起的青年亚文化,他们是些好斗的劳动阶层清教徒。他们穿着工鞋,牛仔裤高高挽起,头发剃得精光。他们的音乐有西印度群岛音乐斯卡(ska)以及雷鬼音乐(Reggae)采用的布鲁斯节奏。

2.行为文化

青年亚文化会产生自己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绝大多数的青年亚文化,除非它们具有明晰的政治因素,否则,在任何简单意义上都不是反抗性的。它 们可以是反叛性的,可以推崇和追求特殊的时尚、偶像、仪表等,但它们的反叛很少达到一种鲜明的对抗。因此,青年亚文化作为青年文化的存在方式显现,首先强 调的不是对主流文化的否定或反抗,而是强调对社会既定价值准则的替代、补充或忽视。其次,追求特殊的时尚是青年亚文化独有的行为表达方式。时尚作为文化的 重要指示器,它可以表示青年亚文化存在的程度。第三,由于青年亚文化是与主导性文化妥协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表达方式,一般不会对主导文化的现存秩序、规则构 成威胁,故而能获得主导文化的宽容纳取。

3.意识文化

如果说青年亚文化的物质文化是其外表层,行为文化是中介层,那么意识文化就是它的心理、价值层。意识文化包括青年亚文化成员的社会心理、价值 取向、审美趣味、政治信仰等,是青年亚文化作为文化类型存在的灵魂。意识文化必须通过行为文化这个中介才能转化为物质文化。因此,意识文化一方面是青年亚 文化成员行为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指导和约束成员行为的因素。青年亚文化作为与主文化相对而言的副文化价值系统,是副文化意义系统的一种表达方式或生存风 尚,其内容反映出青年亚文化群体通过他们所认同的价值系统试图解决产生于广泛社会关系中的各种结构矛盾。

摩登族青年是半熟练的白领工人,他们对于工人阶级生活盛行两种态度:一种是对保守的工人阶级男子气概的价值观大加赞赏,另一种是觉得这些东西 高深莫测,对此不感兴趣。像无赖青年一样,摩登族从伦敦东部的贫困区发展起来,但是他们认同的是不同的价值观念:无赖青年的男子汉形象抛弃了花花公子派头 以保持男子汉气概,即所谓的文质彬彬不再是女人气,而摩登族则试图用纯粹的嬉皮士形象来掩饰、摆脱他们的阶级地位。摩登族也反映了美国黑人青年中的那种温 文尔雅的花花公子形象。但是尽管如此,他们所反映的下层白领阶层向上爬的群体,其外表形象与它的阶级对手、粗鲁的摇滚青年截然不同。这两种人都出现在20 世纪60年代初期。对两种形象,那托描述为:摩登族意味着娘娘腔,自高自大,效仿中产阶级,渴望竞争和势利、虚伪,摇滚派则意味着天真、蠢笨、邋遢得不可 救药。

光头仔的暴力和种族主义使他们赢得了“街头青年”的称号,即指那些随时会被激怒的“街斗靴青年”。从风格上看,他们与激进摩登族颇有渊源,都 是由地方头目纠集成的地方帮派。他们中的狂热的足球迷与对手的支持者们一起卷入了绿茵场上的暴力事件。光头仔信奉传统的保守主义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注重努 力工作,维护地方利益,这些使他们对嬉皮士、同性恋者和少数民族进行攻击。为了捍卫所谓的“英国生活方式”,他们对移民采取种族主义立场,因而成了民族主 义的象征。这些“穿靴子的清教徒”们反对嬉皮士的自由主义、主观主义和蔑视工作的态度,反对他们要“奇迹般地复兴传统的劳动阶层社会”这一想法。

三、结语

青年亚文化的文化结构很大程度上是属于观念性的构成而不是物质性的构成。从根本上理解,青年亚文化作为副文化形态,主要以一种精神性表现方式 而存在。它的文化结构又主要是用“文化象征符号”建构起来的,处于社会的边际地位,变异而不稳定。它的物质文化(层面)和行为文化(层面)的符号外显往往 是其内层意识文化(层面)作用外推的结果。因此,青年亚文化是非规范的社会次文化、理想文化和精神象征性文化。它强调异质性,突出象征、自主性,并关注自 身的合理性。

一般而言,继承性和批评性、接受性和改造性都是青年亚文化的特点。但是,青年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副文化现象,主要不在于它对主流文化的继承、 接受,因为这不能显现出其存在的价值和理由。青年亚文化之所以被视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主要是因为它对主流文化的偏离、批判和改造。正是这种叛逆构成了 青年亚文化的突出特征和被社会重视的原因。

尽管青年亚文化构成了对社会体制的冲击,但是,政治体制长期运作之后,会产生某种封闭性和惰性,此时,不断有年轻一代加入进去,就会使政治体 制和社会需要间保持新的平衡。因此,青年亚文化的这种“预警——反馈”功能也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青年亚文化所体现出的超前意识与批判精神以及对社会的偏 离倾向,能适时地提醒人们对诸多社会问题做出反应、调整以应对和解决社会关系中的各种矛盾,对克服社会的惰性和惯性能起到预警器的作用。中国www.LWlm.Com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奉献精神鼓舞我们前进
美丽的北湖
我为书疯狂
菊花表真情
美丽的校园
展望2005
正确处理垃圾
让爱改变一切
我的一家
种瓜得瓜
捕虫高手=盘中餐? —记一个青蛙老爷爷的自述
活在今天
春园赏景
期盼2008年奥运
呵护生命
乡镇长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事迹
十大杰出母亲先进事迹
“十佳公务员”推荐材料
公司商务总监党员先进事迹
妇联情系贫困女童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县委党校校长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事迹
村创先争优活动典型事迹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基层党组织典型材料
信号台台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煤矿公司矿长个人先进事迹
优秀共产党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教师个人先进事迹
乡镇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会计师优秀党员先进事迹
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先进事迹
环境审计准则体系建设初探
关于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制定的若干问题(二)
是谁在制约审计委员会制度
英国加入欧共体研究
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整体构想
论清代前期湖南赈灾救灾
“兴”的文化溯源
论周扬建国前的现实主义理论
中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业绩效关系研究
中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教育建议
独立审计·资本市场监管与会计信息失真
“三曹”生命意识的思想文化渊源
审计有风险准则来导航
分析“兴”研究的现代意义
商务英语毕业论文范文-论中美贸易关系
祥林嫂到底死于何时
谈《祝福》的情节高潮
祥林嫂不是“捍卫封建贞操观念”的“节妇”──解读鲁迅小说《祝福》
谈《祝福》里的钱
《祝福》的讽刺艺术
谈《祝福》中短工的形象
关于祥林嫂的死
《祝福》课本剧
我看《祝福》中的鲁四老爷
《祝福》的主题
相煎何太急──《祝福》中柳妈形象之我见
关于《祝福》中的几个问题
耐人寻味的长胖──读鲁迅《祝福》一得
驳《祝福》分析中的一个传统观点
祥林嫂的悲剧性到底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