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超越市民社会——评黑格尔眼中的现代世界

超越市民社会——评黑格尔眼中的现代世界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超越市民社会——评黑格尔眼中的现代世界

【 论文 关键词】市民社会 主体性原则 政治 国家

【论文摘要】众所周知,黑格尔是西方最后一位百科全书式的 哲学 家。自此以后,随着社会分工的加剧,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一个 现代 人包括哲学家再也不能掌握全世界的知识了。黑格尔正好处在那样一个古代和现代的分界点上,通过运用一个“市民社会”的概念,他彻底终结了古典时代,为未来的现代化事业指明了方向。 编辑。

从古希腊的衰落、罗马帝国的分解、基督教精神以及1789年震动欧洲的那场划时代事件的 历史 经验中,黑格尔首先提取出了一个完整的概念框架用来应对那个时代所提出的自我确证的要求。现实有效的东西已经突破了习俗的包围释放出了毁灭性的力量,它也通过瓦解它所对立的现实而瓦解了权力,这一切都是挥舞着理性和自由的旗帜、并最终在马赛曲的旋律中达到了顶峰。黑格尔对于那个他称之为“现代世界原则”的规定可谓爱恨交加:一方面,他把他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时代的降生和过渡的时代”,现代世界的原则已经埋葬了昨日,古希腊时代无可挽回;另一方面,它又被误解为限制在单个主体之中,随后一跃成为了偶像的理性,后者却只能在否定一切中达到自我肯定。

黑格尔没有把理性等同于反思和知性,他用一个不同于反思哲学的理性概念取代了前者,他把它看作是宗教一体化力量消耗殆尽后的和解力量。曾经吸引了他的 艺术 体验中的统一性转化为理性弥合自身所带来的分裂性,黑格尔和浪漫派分道扬镳,但是很快他也和康德哲学分手;和黑格尔的转变一道,其眼中的世界也在改变着它的模样,而对于这种变迁的反应随之转化为一种急迫的现实要求,即在古典模式崩溃的前提下重建秩序。种种迹象表明,在现代世界中,主体性原则已经成为了主宰,它正在迫使古典政治学的概念框架和理想一起被人遗忘。这里我想通过考察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概念来说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站立在前现代世界衰落和现代世界形成时期中的黑格尔,他用“市民社会”这个概念来把握他眼中的现代世界,而黑格尔设计这个概念正是为了超越这个现实。

黑格尔的政治 经济 学研究,以及对近代理性 自然 法理论的思考,两者结合使得他觉察到现代世界的特征:经济系统从国家中分离出来接受私法的调整,从而确立了与政治秩序截然不同的秩序形态。在这个系统中,理性褪化为算计,私利的追求在这里掀起了“激情的巨浪”。这种特征一一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分裂一一足以让古典政治学感到棘手,而在真、善、美的统一分裂了以后,道德与 法律 、宗教与国家之间的裂痕也日益明显并最终无法挽回,合理化进程已经拒绝了古典政治学的“自然”概念,所以黑格尔用“市民社会”来描述他所把握到的精神历程中的一个片断。

市民社会的前提被表述为家庭的分解,这标志着自然伦理的衰亡。家庭被看作是“在它的概念中的伦理理念”,按照黑格尔设计的精神结构,这一分解或者伦理的丧失其实也预示了市民社会必然被超越的宿命,其意义在于“在其概念中的伦理”上升为现实的理念一一国家,在这个运动中保存下来并且获得 发展 的是伦理本质。很明显,黑格尔想要最终容纳这个表现在市民社会中的主体性原则,但是黑格尔没有从个体出发,而是从家庭开始其理论构建,这一方案让他远离了近代理性自然法理论,因为后者应该被看成是主体性原则的一种表现,但是黑格尔并没有因此而完全站在古代人的立场上,他使用了一种典型的黑格尔方式一一将对立的观念整合到一个体系中来一一把这种主体性原则保存了下来,并用一个超越了反思哲学的理性概念包容了它。

在丧失了伦理性的市民社会的战场之上,盘踞着是这个系统中自发的规则:在需要的体系中人各自为战,追逐个体私利的同时要求他看到主体问的相互关系以避免灾难性的结果,黑格尔把这种普遍性看成是“被承认的东西”,“它使得孤立的和抽象的需要以及满足的手段与方法都成为具体的,即社会的。”。市民社被描述为一个需要的体系,它同时也被看作是现代世界的特产。但是由于误把国家当成单个人之间的统一,时代反思的错误就在于它混淆了市民社会和国家,这一错误使得这种反思其实是单纯地肯定现代世界的原则,也就是说,它没能立足于整个时代之上。尽管黑格尔强调哲学的“罗陀斯”,但是他还是令人惊叹地超越_r它。如同他清醒地看到主体性原则的双刃效果那样,他也已经把握到,现代世界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生活资料以劳动为中介,但是劳动的组织形式多样化了,在劳动分工日益明显的基础上提高了生产效率,追逐私利也从传统道德中解放出来成为了在私法领域内合法的追求,进而整个生产方式也合法化了;另一方面,“生产的抽象化使劳动越来越机械化,到了最后人就可以走开而让机械来代替他。”@值得注意的是,黑格尔没有把这种生产方式进一步加以概念化,点到为止的做法颇为耐人寻味。很明显黑格尔曾经思考过在这种生产方式下所带来的种种危机。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探险的真谛
深沟探险
戏曲大舞台
激流探险
一次有趣的探险
我爱吕剧
竹林探险
第一次古墓探险
冒险不等于探险
黑洞探险记
探险杜家谷
漫话探险
太空探险记
藏宝洞探险
我心目中的探险家
秘书工作性质和特点
议案的写法
独生子女证怎么办理
请示的格式、写法
公文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
怎样写法学论文
报告的格式、写法
通告格式
论文封面暨书背格式说明
国家行政公文写作格式
标准文体格式说明
工作要点写作指导
政审综合材料
创先争优主题和载体
简报的结构
利他行为的生物学和经济学解释
构建随需变化的大规模企业级信息化软件系统
对我国当前经济增长质量新评价
创新产品市场策略的经济学思考
论WTO与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对我国经济市场化的思考
试论知识经济组织的优化原则与特点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此案的中国彩电行业渠道变革探究
中国蔬菜的发展现状及出口策略(A)
在新能源开发中时间与速度的重要性分析
网络广告的运营——浅论网络广告代理
我国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对当前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应选择统一监管模式研究
第十一章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经营方式
道德基础与经济学的现代化
鸟类的祖先之谜
谁最早发现恐龙蛋化石?
《感受自然》教学设计1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
《观沧海》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
“感受自然”成果展示、交流课
青岛的春天
《古代诗歌五首》复习设计
“姚渡的春,夏,秋,冬”作文训练设计
《西江月》教学设计
化石能证实什么?
中华龙鸟的故事
《感受自然──走过四季》教与学整体设计
绝妙山水不朽诗章──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