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巴赫金对话与狂欢化理论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内涵

试析巴赫金对话与狂欢化理论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内涵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析巴赫金对话与狂欢化理论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内涵

论文 关键词:巴赫金 对话 狂欢化 人本主义思想

论文摘要:巴赫金的对话与狂欢化理论中蕴藏着丰富的人本主义思想内汤。巴赫金对话与狂欢化理论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本主义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对话是巴赫金对人的生存状态及其本质的独到发现,而狂欢化则是实现对话这一本真状态的理想途径。

一、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的人本主义内涵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主要产生于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分析与研究之中。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巴赫金以其独到而敏锐的眼光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创立了一种新型的复调小说。这种复调小说的基本特点在于它“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采用了一种全新的 艺术 立场,即“认真实现了的和彻底贯彻了的一种对话立场。

巴赫金通过对陀斯妥耶夫斯基作品分析 总结 出来的对话理论,蕴涵着他对我们人的存在的深切关怀,有着丰富的人本主义思想内涵。

首先,倡导一种平等独立的对话精神。正如巴赫金所指出的,在复调小说中,众多不同的声音结合在一起,但不是汇成一个声音,而是汇成一种多声部的众声合唱;每个声音的个性,每个人真正的个性,都能得到完全的保留。人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情感的生命体。他生存着就要发出声音,就渴望与他人对话。人只有在对话中,才能交流思想感情,才能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才能显示出人之为人的本质。但对话的双方地位应是平等的,彼此应是相互尊重的。尊重对方的尊严和权利,尊重对方存在的价值,重视对方在不同领域的贡献和创造,尽量吸取其合理的、有用的东西,同时对话的双方要有自己的独立意识,要善于独立思考,获得自己真正独立的地位。这才是人的平等独立的对话本质的最好体现。它充分体现了巴赫金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肯定,对人的个性的张扬和对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尊重。究其实质巴赫金在此高扬了人文主义精神,表现出他作为一个人文学者对人的对话本质的深刻认识和坚执追求。

其次,揭示了人的存在与他人的关照密不可分。在巴赫金看来,人活着或生存着,就离不开他人。“我离不开他人,离开他人我不能成其为我;我应先在自己身上找到他人,再在他人身上发现自己(即在相互的反应中,在相互的接受中)。证明不可能是自我证明,承认不可能是自我承认。我的名字是我从别人那里获得的,它是为他人才存在的。可见,巴赫金充分认识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特别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和交往关系,强调了他人对自我的观照,向我们深刻地揭示了人的社会属性。事实上,每个人在生存中都不希望自己被埋没,被他人所遗忘,而是渴望自己的声音被他人听到,并希望得到他人的回应。对话是永恒的,人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只有在同他人的对话与交流中才能得到体现。

再次,揭示出生命的存在具有未完成性和未定论性。巴赫金指出,不能把活生生的人变成一个沉默无语的认识客体,一个虽不在场却完全可以完成定性的认识客体。这样做是与人的对话性本质相违背的。一个人身上总有某种东西,只有他本人在自由的自我意识和议论中才能揭示出来,任何人无法对之背靠背地下一个外在的结论。“只要人活着,他生活的意义就在于他还没有完成,还没有说出自己最终的见解。在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作者从不在主人公背后给他们做出最后的定论。我们读者从中可以感觉到作者自己的意识获得了特别积极的扩展,扩展的方向不仅仅在于把握新的客体(各种类型的人物、性格、 自然 和社会现象),而是在于与具有同等价值的他人意识产生一种特殊的、以往从未体验过的对话交际,在于通过对话交际积极地深人探索人们永无终结的内心奥秘。这恰好与人的对话性本质相一致。那种凭主观意志、强权意志任意地给他人定性、妄下结论,进行盖棺论定的做法只能是对他人言说权的剥夺,是对他人个性乃至生命的栽害和抹杀,这在我国“文革”时期是有过惨痛的教训的。认识到人的生命存在的未完成性和未定论性,有助于平等自由、民主对话的学术氛围的建立和 发展 ,有助于人格的健全和完善。

二、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中的人本主义内涵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是在探讨陀思妥耶夫斯基复调小说体裁的 历史 渊源、分析拉伯雷作品时所总结出来的。巴赫金在探讨陀思妥耶夫斯基复调小说体裁的历史渊源时,发现复调(对话型)小说就是古希腊、罗马文学中庄谐体体裁的变体,而庄谐体是沿着狂欢节而形成的狂欢体这一线索发展而来。

巴赫金认为,狂欢节民间文艺浸透着一种对世界的狂欢节式的感受。这种狂欢节式的世界感受具有相对性,能造成戏谑的气氛,同时具有强大的蓬勃的改造力量,具有无法摧毁的生命力。狂欢节式世界感受是以狂欢节为基础的。“狂欢节,是人民大众以诙谐因素组成的第二种生活。是人民大众的节庆生活”。在“狂欢节上形成了整整一套表示象征意义的具体感性形式的语言。这一语言分别地,可以说是分解地表现了统一的狂欢节世界观,这一世界观渗透了狂欢节的所有形式。这个语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同它相近的艺术形象的语言,也就是说转为文学的语言。狂欢式转为文学的语言,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狂欢化”。 巴赫金认为,狂欢节上的主要仪式是笑谑地给狂欢国王加冕和随后脱冕,而国王加冕脱冕仪式的基础,便是狂欢式世界感受的核心所在。这个核心蕴涵着交替与变更的精神、死亡与新生精神。狂欢式的笑显示了人们从道德律令和本能欲望的紧张对峙中所获得的自由,它对多样变化的感受保持着活力,它使人们摆脱了那些阴郁范畴的压迫,如“永恒的”、“不可变更的”、“绝对的”等。它“表现整个世界处于不断形成的观点,取笑者本身也包括在这个世界之内”。由此“人民并不把自己排除在不断生成的世界整体之外。他们也是未完成的,也是生生死死,不断更新的。

巴赫金发现,拉伯雷正是这种民间狂欢式的笑在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体现者和集大成者。他的作品就是“一部完整的民间笑文化的百科全书”。他以民间笑话和对封建教会的戏拟为主导,神圣和卑俗相倒置,诅咒与赞美相混杂。他追求自由平等,反叛官府和一切社会道德规范,颂扬裹读神灵和离经叛道的行为,讴歌充满生命力的创造精神。“它与‘任何教条主义、任何专横性、任何片面的严肃性’形同水火”。只有在这种带有节庆色彩的狂欢世界中,人与人之间才存在完全平等自由的对话,人类生存的对话本质才有可能真正实现。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巴赫金通过探寻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体裁的 历史 渊源和对拉伯雷作品的解读而 总结 出来的狂欢化理论,与其对话理论是紧密相连的,同样具有丰富的人本主义思想内涵。

第一,尊重人的价值,充满平等自由的精神。狂欢式的生活把人们从完全左右着他们的种种等级地位(阶级、阶层、官衔、年龄、财产状况)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获得平等和 自由。不同等级、不同地位的人们在狂欢广场上可以发生随便而亲昵的接触,完全打破了不可逾越的等级屏障,相互间不存在任何的距离,也摆脱了日常(非狂欢节)的礼仪规范的形式,此时的人回归到了自身,并在人们之中感觉到自己是人。狂欢节通过一系列狂欢式的特殊范畴和形式,如亲昵接触、插科打浑、俯就、粗鄙等,使人们获得了关于平等自由的背后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很显然,人的本性在这里才能得到真正的流露,并在活生生的感性物质的接触中体验到。

第二,揭示了人的存在永远处于交替和更新之中。在狂欢节上给国王加冕脱冕的仪式,表明一切事物都处于变化、更替和更新之中,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相对性和双重性。世界正是在不断地交替和更新中得到 发展 。任何事物和思想一旦凝固了,僵化了,那就意味着停滞和死亡。巴赫金指出,狂欢节是“不断生成、交替和更新的节日。它与一切永存、完成和终结相敌对。它面向未完成的将来,死亡、再生、交替更新的关系始终是节日世界感受的主导因素”。人与人之间只能是面对面的交谈下去,永远处于不可终结的对话之中,即使人走了,他的话语仍留在人们中间,等待着回答和响应。而民间的狂欢式的生活正是这种对话形态的最好体现。

第三,充满全民参与、“普天同庆”的理想精神。民间狂欢节充满诙谐、快乐、坦率和生气勃勃的格调和氛围。在诙谐的笑声中,人们的心灵得到解脱,心情非常愉快和舒畅。正因为狂欢节体现了民众的理想,巴赫金认为狂欢节的节庆生活“应该从人类生存的最高目的,即从理想方面获得认可”。狂欢节所体现的理想精神不同于一般的理想精神,因为狂欢节的生活,狂欢节上的平等、自由、欢乐是每个人都能真切地、活生生地感受到的。在狂欢节和其他节日的民间广场活动中,节庆性与人类生存的最高目的、与再生和更新的联系,才能充分而单纯地得以实现,才能成为民众进人全民共享、自由、平等和富足的乌托邦王国的第二种生活。

从以上可以看出,巴赫金对话与狂欢化理论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本主义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对话是巴赫金对人的生存状态及其本质的独到发现,而狂欢化则是实现对话这一本真状态的理想途径。人的价值和意义只有在平等自由的对话状态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而这种状态在巴赫金看来,在日常的生活(官方社会)中由于森严的等级壁垒,不可能人人都能实现,它只有在民间生活中尤其是民间狂欢式的节庆生活中才能得到真正实现。在那里一切权威、等级都被抹平或消除,人人都可获得一种完全自由的世界感受。这时的人回到了自身,解除了种种束缚,异化感消失,不再分彼此,而是相互平等,不拘形迹,自由交往。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得以充分体现,这正是巴赫金对人类生存最高目标的理想精神之体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也追星(魏晨)
房县探险记
探险心得
我的理想
这就是我
我的自画像
读《探索世界未解之谜》有感
这就是我
我的一次探险经历
这就是我
我的理想
梦中探险
五龙潭探秘
这就是我
这就是我
公文主题词应当规范化
欠条与借条有区别
应用文常用术语
公共关系活动策划书的写法
会议邀请函格式
写好年终总结的五技巧
论文关键词的写法
学术论文英文题名和英文摘要的写作
公文标题中常见病例分析
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公文质量
批复的写作
学生活动公物借还注意事项
公文处理及其基本任务
新闻的写作经验技巧
转岗申请书格式范文怎么写
第一章:扑面而来的新经济浪潮
新经济的增长与波动
不同资源禀赋下的经济增长路径
第二章 美国:新经济的发祥地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转变动因分析
第七章 新经济时代的创业规则
从新经济反思货币政策
发展知识经济与促进中国经济有效增长
浅析虚拟经济条件下面临的新挑战
经济学挑战什么“历史[学]”?
经济制度变迁和个人储蓄行为
网络经济:国际互联网引发的经济革命
关于当前中国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反思
新经济与传统产业升级的关系
经济压倒民主?一些回归后民调数据的分析
鸟类的祖先之谜
《感受自然》教学设计1
化石能证实什么?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
《感受自然──走过四季》教与学整体设计
《古代诗歌五首》复习设计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
“姚渡的春,夏,秋,冬”作文训练设计
谁最早发现恐龙蛋化石?
青岛的春天
《西江月》教学设计
绝妙山水不朽诗章──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赏析
“感受自然”成果展示、交流课
《观沧海》教学设计
中华龙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