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杨昌济中西文化观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
摘要:杨昌济对青年毛泽东的成长产生过重大 影响 。在中西文化观上,杨昌济是持“中西融合论”的,主张融东西文化于一炉,冶出一种崭新的 中国 文化。杨昌济的这种中西文化观代表了当时中国先进文化的 发展 方向。青年毛泽东继承和发扬了杨昌济的中西文化观,并成为他日后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渊源。
关键词:杨昌济;毛泽东;中西文化观
大凡一切有成就的思想家,在其成长过程中都会因为名师的影响而打上其思想烙印。青年毛泽东就是这样,他后来称杨昌济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员”。杨昌济对毛泽东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中西文化观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了解杨昌济的中西文化观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对 研究 青年毛泽东的思想发展路向,把握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渊源具有重要意义。
一
杨昌济是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时的老师。他是一个学识渊博,学贯东西,融通中外的学者,更是一个诲人不倦,道德高尚的 教育 家,曾有明志诗句:“强避桃源作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被人称为:“经师人师,备诸一身,以故来学之士一受其熏陶,无不顿改旧时之宇宙观,如饮醇胶,受其影响。”青年毛泽东便是这“来学之士”之一。正处在“求学储能”阶段,求师求友之心甚切的毛泽东,为杨昌济的学识、品德所折服,努力效仿,且内化为自身学识素养和道德理想框架中的重要因素。他在给黎锦熙的信中曾说:“先生及死去了的怀中先生,都是宏通广大,最所佩服。”当然,毛泽东与杨昌济之间的认同是相互的。毛泽东把杨昌济作为自己的精神导师,杨昌济也以其伯乐之慧眼选择了毛泽东作为自己的“欲栽大木”。青年毛泽东好学深思、志向不凡的品性深为杨昌济赏识,并对其循循教导。曾有人记述:杨昌济“在长沙五年,弟子著录以千百计,尤心赏毛泽东、蔡林彬。”杨昌济也在一则日记中详细描述了青年毛泽东的身世品格,称赞其:虽出自农家,但“资质俊秀,殊为难的”,并因材施教,引同样出自农家的“曾涤生,梁任公之例以勉之”。青年毛泽东,杨昌济之间这种亲密无间互动的特殊师生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是青年毛泽东的思想嬗变的过程。青年毛泽东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等的发展轨迹上, 自然 会或深或浅地,自觉不自觉地打上杨昌济思想的烙印。在谈到新民学会的缘起时,青年毛泽东写道:“诸人大都系杨怀中先生的学生,与闻杨怀中先生的绪论,作成一种奋斗和向上的人生观,新民学会从此产生了”。杨昌济的“绪论”可谓是多方面、多层面的复杂体,中西文化观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二十世纪初的杨昌济是怎样认识中西文化,又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呢?
马克思主义认为, 社会 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思想文化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自然是在一定的社会 历史 条件下产生的。要洞悉杨昌济的中西文化观必须先考察其社会、文化背景。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剧烈新陈代谢的社会阶段。中西文化相互激战: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仍根深蒂固,持续作用于中国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形态;另一方面,“欧风美雨”却作为一种新的思潮,新的力量,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层面。新旧文化激烈交战的 时代 ,自然也是思想家们的思想急剧碰撞、交锋、分化的时代。分化的思想家们,本着自身的理念,或成为“全盘西化派”,或成为“本土文化派”,或成为“中西融合派”,各执一端,莫衷一是。“全盘西化派”,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在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往往是批判的激情多于批判的理性,而不知“桔逾淮为枳”,近代西方文化之苗得不到中国文化土壤的认同是不能茁壮成长的。相反,“本土文化派”,抱残守缺,死守着因“过度成熟而腐化”的中国传统文化不放,结果固步自封,走进历史的死胡同。
与前两个派别不同,杨昌济持的是“中西融合论”。在他眼里西方文化不是绝对的好,中国传统文化也不是绝对的坏,两者各有所长,且各有弊端。例如,在谈到中国家族主义 问题 时,他指出其种种短处:“人各私其亲,驯至以私灭公之弊,家族主义过重,则国家主义社会主义因之而有所妨害,此中国家族主义之短处也。恃有同宗之助,长族人倚赖之心,使民性堕落,国力减损,此又中国家族主义之短处也。无赖之人,以亲亲之大义强索同宗之救助,使个人不能自由享受其财产;良善者受其蹂躏,不肖者肆其凶横,此又中国家族主义之短处也。聚族而居,自为风气,难于进化,此又中国家族主义之短处也。”尽管中国家族主义劣迹斑斑,但也不无是处。“宗以族得民,相生相养,相维相制,民情乃不涣散,而有安居乐业之风,此中国家族主义之长处也”。这些认识切实而深刻,由此杨昌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可见一斑。中国文化固然存在着固有的缺陷,但西方文化也不是尽善尽美,“西人物质文明极盛”,然精神文明难免缺失,“遂为衣食住三者所拘,徒供肉欲之发达己耳”。基于这样的认识,在中西文化的价值取向上,他态度中庸,不走极端,主张融中西文化于一炉。中国传统文化必须批判,但也仅限于“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西方文化不能不“拿来”,却不能全盘不加 分析 地硬生生地照搬。关键要各取所长、各舍其短。可见,融合不是调和,更不是征服,而是中西文化之间的相互吸取和改造,融合的方向必须是代谢的,是扬弃的,融合后的文化是新的,具有原有文化所不具有的本质和特征。更进一步说,“中西融合论”是“破”与“立”的统一体,“破”的是中西文化的腐朽成分,“立”的是一种生机勃勃、崭新的文化,犹如涅槃后的凤凰浴火重生。从这层意义上说,杨昌济的“中西融合论”已经脱出了“中体西用”的窠臼。
这种“中西融合论”既实现了文化的嬗兑,又“攀结上了民族情感的大树”,使批判的激情和批判的理性达到制衡,相得益彰,这似乎更符合积淀了几千年的中国中庸平和的民族心理。所以,当“全盘西化派”最终化为“强弩之末”,“本土文化派”走进历史的死胡同,都没有找到中国文化发展的正确道路时,“中西融合”却有如初现之旭日,开始展现其东升之势,成为后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石。显然,在当时“中西融合论”具有先进文化的性质,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
二
由于毛泽东、杨昌济之间亲密无间互动的特殊师生关系,杨昌济的“中西文化融合论”,被毛泽东继承和发扬下来,并为他后来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了条件。这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关于中西文化的定位。杨昌济学贯中西的学术背景,特别是对西方 哲学 和伦 理学 的精湛把握,赋予了他极强的文化洞察力。他认为,虽然中西文化各异,如“中国人尚文,西洋人尚质;中国人以孝为主,西洋人以爱为主”,却都有其存在的内在根据和价值,“一国有一国之民族精神,犹一人有一人之个性,一国之文明,不能全体移植于他国。国家之一有机体,犹人身之为一有机体也。非如机械然,可以拆卸之而更装置之也”。杨昌济甚至把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存在的依据来看待,他强调“国家之独立,以学问之独立为一大要素”。并举英德两国为例,“英、德二国者,可谓学问独立者也。英国有英国之文学、哲学、 科学 ;德国有德国之文学、哲学、科学。世界各国重要之书籍,在英、德二国莫不有其本国文之译本”。基于这样的观点,杨昌济在教学实践中重视把中西文化结合起来,据《达化斋日记》记述,他通常把中西著作穿插起来进行阅读,在教学时,“所讲不限于西洋之伦理学说,中国先儒如孔孟周程张朱陆王及船山之学说亦间取之”。青年毛泽东接受了杨昌济的这种观点,进一步明确了中西文化在世界文明构造中的位置,他把“世界文明分东西两流”,宣称:“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内要占个半壁的地位,然东方文明可以说就是中国文明”,正可谓是“万物并育而不相违,道并行而不相悖”。
其二,关于借鉴中西文化的次序。中西文化在世界文明中各占半席之地,那么在吸收、选择中西文化时,是先西后中,还是先中后西呢?在这个 问题 上,杨昌济也 影响 了毛泽东。在外留学多年的杨昌济深切地感受到“囿于东洋之思想”不免有“狭隘之讥”,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弃之。相反,应该把 学习 东洋思想放在前导性和基础性位置,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兼容并包的吸取各种西方文化。他敏锐的觉察到“顷者留学东西洋者众矣,其成绩优良,多为国文,国学有根柢之人,其于国文、国学不深者,与其所习之专门 科学 未始于一技之长,而影响于风俗人心者不大。”因此,主张“子弟之学习外国语,不宜太早,总宜先注重国文,使文理粗通,又必于普通 教育 之时期,以国语教授各种普通科学,其欲求专门之学问者,乃注重于外国语言文学,此乃学问之常轨也。”青年毛泽东深受这种观点的影响,并付诸实践,他在给周士钊的信中,谈到留学问题时就指出:“吾国似应先 研究 过吾国古今学说制度的大要,再到西洋留学才有可资比较的东西。”并最终决定留下来“对 中国 这个地盘”作实地的调查和研究,没有踏上出国留学之路。当然,学习中西文化的次序也不是绝对的,取中资西,取西资中,相互交替,循环进行,但这个循环 发展 链条的起点是中国文化。
其三,关于取舍中西文化的标准。中西文化的取舍标准在其“有用性”,在于实践。积贫积弱的中国使“救亡图存”成为 时代 的主题,任何思想 理论 的取舍都必须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有用则取,无用则舍,不断实践,不断取舍。经世致用也是湖湘文化的精髓。被誉为“湘中大儒”的杨昌济, 自然 恪守经世致用之道。他对曾国藩所提出的经世之学的务实态度拳拳服膺:“曾文正谓 经济 治学,当以能树人能立法为主。余谓改良 社会 物质生活,能为百年之大计者,乃是真人才”。强调“不可不就吾国之情形深加研究,何者当因,何者当革,何者宜取,了然于心,确有把握而后可以适合本国之情形”。作为湖湘学子,青年毛泽东贪婪地吸收湘中先贤们的思想精粹,更推崇经世观念和务实精神,在《讲堂录》中有记载:“古者为学,重在行事,故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主张“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在此基础上,他乐于对于各种学说进行综合 分析 ,在实践中设法把各科学说检验一番,强调取舍要以“中国这个地盘”为落脚点。只有对“中国这个地盘的情形”加以调查和研究,借鉴比较西方文化时,才有可以凭借的依据。
其四,关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前景。“前景”是一个前瞻性,预见性的概念。预见虽夹着主观因素,其背后是对中国文化深入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虽在其发展进程中暂有挫败,但中国文化包容的特性,却赋予它极强的抗争力。杨昌济对中国文化的复兴很有信心,他说:“吾之所望者,在吾国人能输入西洋之文明以自益,后输出吾国之文明以益天下,既广求世界之智识,复继承吾国先民古遗传之学说,发挥而光大之。此诚莫大之事业”。“合东西两洋之文明一炉而冶之”,冶出的是一种不同于中西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与重建的变相表现形式。从这层意义上可以把杨昌济归于新儒家,20世纪80年代儒家文化的复兴验证了这种观点的正确性。和杨昌济一样,青年毛泽东对中国文化发展前程并不悲观,相反,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不是我们根本的没能力,我们没能力有其原因,‘就是我们没有练习’”,“我们中国民族原有伟大的能力!压迫愈深,反动愈大,蓄之既久,其发必速”,并且断定:“他日中华民族的改革,将较任何民族为光明彻底。中华民族的社会,将较任何民族为光明。……我们黄金的世界,光华灿烂的世界,就在前面!”这是青年毛泽东的展望,也是其强烈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张扬。
思想家们的思想理论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总能保持 历史 和逻辑的一致性。青年毛泽东的这种先中后西,先内后外,以实践为基础的中西文化吸取、选择观贯穿他的一生,为他后来构建自己的思想理论,为他后来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奠定了思想 方法 论基础。在新文化运动中,杨昌济主张融合的中西文化观没有给予他像陈独秀等“思想界明星”的声誉,但是却被他的得意门生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下来,并后来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源泉,这是他未能预见到的,但思想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历史穿透性,在某一时代“寂寞”的思想,却能成为后世的金科玉律,这是历史的悖论,也是历史发展的逻辑所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该怎样上学去的调查报告
- 报复
- 难忘的一件事
- 傻爸爸
- 中秋之夜
- 母爱
- 老人、柴间、叫声、牛奶
- 邻居家的小狗
- 美丽的校园
- 美丽的校园——校园的—角
- 小草精神颂
- 我最尊敬的人
- 罪犯
- 校门一景
- 请到我的家乡来
- 当前**部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思考
- 澄海区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
-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与对策
-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 公安分局大练兵活动“一性三化”组训法调研报告
- 实施五大战略突出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支撑作用
- 构建五个平台努力开发农村人才资源
- 山区贫困县民营经济发展的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 乡村公路建设与管护的调研报告
- 支教无怨无悔
-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机动车安防现状及技防服务对策
- 三江县基础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
- 处置农村不合格党员的实践与思考
- ——**镇镇长对**镇农民增收问题的调研
- 部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试析民办高等教育如何走出窘途
- 试论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类职校办学模式探索
- 浅谈职业院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之我见
- 试析对高职设计艺术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的探究
- 浅析高职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浅析职业教育特色的培育与保障措施研究
- 试析职业教育的规范化办学理念及运行机制探究
- 浅析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 浅论中部地区动漫游戏职业教育
- 试论高职柔性教学管理模式构建探析
- 简论对当代高职英语教育重要性的分析
- 简论从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困境窥视校企合作问题
- 试论高职教师激励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 试析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 浅谈基于行为主义的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对策研究
-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 《狼牙山五壮士》疑导式教案设计
-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 《学会看病》教案学案设计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